珍貴高雅的天鵝(2 / 2)

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每天有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從遙遠的西伯利亞來到這裏過冬,其中光天鵝就有80000多隻,可以說鄱陽湖就是中國的天鵝湖。

鄱陽湖由於受暖濕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平均 1600多 毫米,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並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這裏的環境和氣候條件均適合候鳥越冬,因此,在每年秋末冬初,從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以及中國東北、西北等地,飛來成千上萬隻候鳥,直到翌年春逐漸離去。

如今,保護區內鳥類已達300多種,近百萬隻,其中珍禽50多種,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

珍貴、瀕危鳥類還有白鸛、黑鸛、大鴇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斑嘴鵜鶘、白琵鷺、小天鵝、白額雁、黑冠鵑隼、鳶、黑翅鳶、烏雕、鳳頭鷹、蒼鷹、雀鷹、白尾鷂、草原鷂、白頭鷂、遊隼、紅腳隼、燕隼、灰背隼、灰鶴、白枕鶴、花田雞、小杓鷸、小鴉鵑、藍翅八色鶇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豐水季節,水天一色,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煙波浩渺,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枯水季,小河淼淼,在寬闊的草洲上蜿蜒,夜來徐汊伴鷗眠,西徑晨炊小泊船。秋荻片片,飛雪連天,候鳥出沒其間,是實實在在的人間仙境。

到了春夏之交,則又是蘆海汪洋,氣勢如虹,蘆荻漸多人漸少,鄱陽湖尾水如天。還有“藍藍的天空”,“甜甜的空氣”,“散漫的牛兒”,“悠閑的牧童”。

每年春、秋、冬三季,芳草萋萋,草深過膝。一到冬季,則蘆葦叢叢,蘆花飛舞、候鳥翩飛、牛羊徜徉,讓人流連忘返,被譽為“我國最美的草原”

鄱陽湖煙波浩渺,氣勢磅礴,濕地公園內河流眾多,溪水蜿蜒,農田蔓延,蘆葦片片。湖光山色,景色幽靜,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溶山水之靈氣於一方,彙自然與人文為一體。

鄱陽湖大孤山一頭高一頭低,遠望似一隻巨鞋浮於碧波之中,故又稱“鞋山”,位於九江市湖口縣以南的美麗浩瀚的鄱陽湖中。大孤山是第四紀冰川時期形成的小島,它高出水麵約90米,周長千餘米。大孤山三麵絕壁,聳立湖中,僅西北角一石穴可以泊舟。山上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大禹曾在此山岩刻石記功,唐時建有大姑廟。民間傳說此名為玉女大姑在雲中落下的繡鞋變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芝山在鄱陽縣城北,原名土素山。661年,山上產靈芝3株,刺史薛振上貢朝廷,謊稱係靈芝山所產。從此,芝山名揚天下。

拓展閱讀

相傳古時有一年輕漁郎胡春,在打漁時忽逢狂風暴雨,正在危險之時,有一位綠衣少女手執明珠,為漁郎導航,方才轉危為安。

此少女原是瑤池玉女,名叫大姑,因觸犯天規,貶於鄱陽湖,獨居碧波之間,兩人由愛慕結成佳偶。漁霸盛泰見大姑美貌似花,頓起歹念,於是趁機加害胡春。

當大姑見胡春被盛泰擊傷,欲置之死地時,大姑即將所穿之鞋踢下,化作峭壁,將盛泰鎮壓於湖底。此鞋即成為山,也就是大孤山,實為“大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