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坊在南天門下“十八盤”的盤道中間。以此坊為界,坊南謂“慢十八”,坊北為“緊十八”,古有過得此坊便可成仙之說。石坊建於明代,係兩柱一洞的跨路坊。在此抬頭仰望南天門,可見盤道陡峭,猶如天梯懸空,回視來路,青峰浮雲,碧海湧波,宛若置身天街。
南天門坐落在登山盤道的盡處,又名三天門。翔鳳、飛龍兩峰雄峙東西,天門扼隘口而立,險中出奇,氣度非凡。門分兩層,下為拱形門洞,上為閣樓,名摩雲閣。門西側有元代杜仁傑撰、嚴忠範書寫的《天門銘》石碑,銘詞古雅,楷法端嚴。
無字碑矗立於泰山極頂處,高6米,寬1.3米,厚0.9米,重約170噸,由石灰岩琢磨而成。其形製自下而上漸次收分,頂部覆以方石一塊,其上又疊置一小型雕柱,遙觀如一通巨型經幢。
據清代學者顧炎武考證,此碑當係漢武帝封禪泰山時所立。當時漢武帝劉徹自認為“受命於天”“功高莫名”,任何語言、文字都不足以充分表達其豐功偉績而已。
經石峪刻經位於泰山中路東側大羅漢崖山澗之中一塊約3000平方米的石坪上,自東而西鐫刻有47行經文,內容為北朝以來廣為流行的《金剛經》。每個字徑約50厘米,銘一兩厘米,被後人尊之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經文隸書,字體圓潤,氣勢雄奇,是我國重要的佛經刻石。
鴛鴦碑又名雙束碑,是泰山現存最早的唐代碑刻,內容為唐高宗至德宗年間六帝一後時期岱宗觀修齋建醮文書,共27篇。其中僅武則天時期的就有9篇,並保留了武則天獨撰的一些新字。這種造型新穎、集中刻石紀事的碑刻,為我國碑刻史跡所僅見。
紀泰山銘,雕鐫在泰山極頂大觀峰東側,全文4段,24行,每行51字,共996字,連同額名正好1000字。這是唐玄宗李隆基於公元725年封禪泰山時親自撰書,也是他封禪泰山的曆史見證。銘文由隸書寫成,形製端莊,書藝遒逸,文詞典雅、氣魄恢宏。
碧霞元君祠坐落在泰山極頂南麵。建於宋代,明清均有增修。初名昭真祠,金稱昭真觀,明稱碧霞元君廟或碧霞靈佑宮,清朝乾隆年間改今名。祠內供奉主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也稱泰山玉女,俗稱泰山老母。
日觀峰位於岱頂天柱峰東南,為觀看日出的最佳去處。峰北有巨石探出,長約兩丈,名拱北石,又名探海石。
“旭日東方”乃岱頂之奇觀,初始隻見一紅線,漸漸擴張,絢爛多彩,久之忽現弓形,須臾即呈半圓,轉瞬躍出海麵,頃刻間便光芒四射,普照人間。
玉皇頂也稱天柱峰,是泰山的頂峰。因建有玉帝觀,故名。極頂石周圍有石欄杆,石上題有“極頂”兩字。西北有“古登封台”碑,是古代帝王登高封禪的地方。
玉皇廟建於泰山極頂,為泰山上地勢最高的建築物。主殿內供明代鑄玉皇大帝銅像。東有迎旭亭,西有望河亭。在亭內東可觀海上日出,向西望晚霞夕照。
後石塢在泰山之陰的山峪中,三壁環抱,被稱為“岱陰奧區”,謂奧妙無窮之意。石塢石洞內泉水叮咚,寒冬形成的冰柱,如同玉圭,雖盛夏也不融化,故有“六月寒冰堅玉柱”之說。此處多鬆柏,姿態各異,“石塢鬆濤”堪稱佳景,且多怪石,嶙峋如筍,有“筍城”之稱謂。
黑龍潭位於東百丈崖之下。西溪之水曲折奔流來到這裏驟然飛落絕澗,架空懸注,如飛虹閃電,飛馳而下,頓時雲煙吞吐,晦明變幻。潭邊西溪石亭楹聯一副:“龍躍九霄雲騰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揚波”,所言非常形象。潭上有長壽橋,狀若彩虹;潭南有龍潭水庫,晴日可觀傲徠倒影。
普照寺在泰山南麓,是泰山保存最完整的禪寺。初建於六朝,後多有擴建,明清時均予以重修。該寺依山建造,分上中下三重。以雙重山門、大雄寶殿及摩鬆樓為中軸線,東西配以殿廡、禪房、花園等。
拓展閱讀
傳說,天地剛分時,有一個叫盤古的人,生長在天地之間。盤古死後,他的頭變成了東嶽,腹變成了中嶽,左臂變成了南嶽,右臂變成了北嶽,兩腳變成了西嶽,眼睛變成了日月,毛發變成了草木,脂膏變成了江河。所以,泰山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五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