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獨尊——泰山
泰山古稱岱山,也稱岱宗,春秋時改稱今名,因地處東部,又稱東嶽。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因古人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古之帝王每每要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故有“五嶽獨尊”之說。其山勢突兀峻拔,景色壯麗,有眾多的名勝古跡。
泰山的主要景觀有岱宗坊、王母池、紅門宮、萬仙樓、鬥母宮、柏洞、壺天閣、回馬嶺、中天門、雲步橋、對鬆山、五大夫鬆、升仙坊、南天門、無字碑、經石峪刻經、鴛鴦碑、紀泰山銘、碧霞元君祠、日觀峰、王皇頂、後石塢、黑龍潭、普照寺等。
岱宗坊是由東路步行登泰山的起點,為四柱三洞式石坊,全部選用優質花崗岩砌築,上覆石瓦,單簷挑角。坊東西兩側為岱宗坊遊園,人們多在此休憩。
王母池古稱瑤池,也叫群玉庵,位於岱宗坊北麵,再轉折向東不遠處,王母池傳為王母約會群仙的地方。這是一組依山傍水、高下相間、玲瓏緊湊的古代建築群。唐代詩人李白在《遊泰山》詩中也有“朝飲王母池,暮投天門闕”的詩句。現存多為明清建築,三進式院落,平麵呈長方形。從前院到後院逐步登高。內中有王母池,池西為王母泉,泉水清瑩、甘洌,經年不涸。
紅門宮因其西北懸崖有兩塊並列如門的紅石而得名,登上台階映入眼簾的是四座石坊,前後相連,故有小坊群之稱。第一座牌坊為一天門坊,初建於明代,清朝康熙年間重修。其後緊連著的就是孔子登臨處石坊,再後是天階坊和瞻岩初步兩座石坊。它以飛雲閣為中心,分為東西兩部分,東為彌勒院,西為元君廟。另建有更衣亭,乃是帝王登山換鑾更衣之處。
萬仙樓舊稱望仙樓,坐落在紅門宮以北,為一跨盤道樓閣式建築。門洞高4.4米,上層樓閣三間,重梁起架,九脊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門洞之陰上刻“謝恩處”三字,傳為舊時帝王登山,地方官員送駕至此謝恩返回之處。
鬥母宮坐落在泰山龍泉峰下,東臨溪水,古稱龍泉觀,原為供祀“先天鬥母大聖元君”,傳說是北鬥眾星之母的道觀,後改為佛門的尼姑廟院。鬥母宮分南北三層院落。中、北兩院各有大殿三間,宮中有殿宇、樓閣、亭榭、廡廊等房屋數十間。整個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致。
宮門西向,門口枕石上有琢雕精細、形象逼真的石獅子一對。南院寄雲樓建於1914年。北院正殿為送子觀音殿三間,東軒為聽泉山房,憑牖遠眺,可觀泰山著名勝景三潭疊瀑。宮前一棵明代古槐,猶似臥龍翹首,故名臥龍槐。此處景致靜中有動,別具一格。
柏洞在鬥母宮北麵,盤道兩側山崖上布滿古柏,連綿上千米,使人猶如進入了一個由柏樹組成的隧道之中,故有此稱。這裏古柏茂盛,蔭翳蔽日,人行其間,雖在盛夏烈日之下,也覺清爽可人,多在此休憩。
壺天閣在柏洞北麵,始建於明代,原名升仙閣,清朝乾隆年間擴建後改今名。所謂“壺天”,即道家所稱的仙境。門洞兩旁鐫有對聯:“登此山一半已是壺天,造極頂千層尚多福地。”
閣樓為重簷歇山式,黃色琉璃瓦覆蓋。閣北為元君殿,閣西有倚山亭。回馬嶺位於壺天閣西側,舊稱石關,也叫瑞仙岩。盤路上立有石坊,上書“迴馬嶺”三個朱紅大字,使人意識到登山至此,道路險峻,馬已不能上,隻可徒步攀登了。這裏重巒疊嶂,峰回路轉,形勢險要。
中天門位於泰山中、西兩路交彙處,也叫二天門。高踞於黃峴嶺之上,為泰山主峰屏障。中天門石坊立於十二連盤和倒三盤的結合處,旁有巨石仆臥如虎,因名伏虎石,石壁上有清吳大澂大篆“虎”字,古樸雄健。
雲步橋位於中天門上,因石橋飛架在雲霧繚繞的斷崖之上,人行至此如在雲中漫步,故名。雲橋高懸如虹,百丈崖瀑布似白練傾瀉而下,是為“雲橋飛瀑”,乃泰山十大自然景觀之一。
五大夫鬆石坊下有一塊巨石,上刻“飛來石”三個大字,是明萬曆三十一年在一次狂風暴雨中,從山上滾落下來的。
山坡上有一棵古鬆,狀若傘蓋,長枝下垂如拱身行禮迎接賓客,故名望人鬆,也稱迎客鬆。相傳為秦時古鬆,已成為泰山標記之一。東北懸崖上刻有清朝乾隆皇帝《朝陽洞詩》,俗稱萬丈碑,為泰山最大的摩崖刻石。
對鬆山又稱萬鬆山,或稱鬆海,位於南天門下。這裏兩峰對峙,鬆生絕壁,雲出其間,風起則鬆濤轟鳴。清朝乾隆皇帝至此,遂有“岱宗最佳處,對鬆真奇絕”的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