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公園——雞公山
雞公山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境內,曆史上與廬山、北戴河、莫幹山並稱我國“四大避暑勝地”。
早在公元1400年前的北魏時期,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有文字記載,其後眾多名人騷客、達官顯貴、富商巨賈也來此山遊玩,文人們留下了大量的讚美詩篇。
雞公山雄踞於武勝關、平靖關和九裏關三關之間,山腳下的武勝關是我國曆史上九大名關之一,它猶如一把石鎖,將大別山和桐柏山鎖扣成一體,形成江淮之間綿亙千裏的天然屏障,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雞公山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譽,佛光、雲海、霧凇、霞光、異國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稱為“八大自然景觀”。
雞公山大地構造位於秦嶺褶皺係東段桐柏山脈和大別山脈褶皺帶,地質構造演化具有多旋回螺旋式不均衡發展的特點。構造以斷裂為主,褶皺為次。區內岩石主要為雞公山混合花崗岩和靈山複式花崗岩基。
雞公山保護區位於桐柏山以東,大別山最西端,主體山係基本上分布在河南、湖北兩省省界上,呈近東西走向。
南主峰報曉峰又名雞公頭,北主峰為籬笆寨,西主峰為望父老,東主峰為光石山。
由於區內地質體產狀的傾角較陡,地表徑流侵蝕作用強烈,溝穀切割較深,山坡的坡度多在30°以上。山脈涇渭分明,溝穀縱橫密布。又因河流橫向切蝕山體,從而形成了一係列深穀、峽穀和橫向山嶺。
雞公山保護區地處北亞熱帶的邊緣,淮南大別山西端的淺山區。受東亞季風氣候的影響,具有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和山地氣候的特征。這裏四季分明,光、熱、水同期。春季氣溫變幅大,夏季炎熱雨水多,秋高氣爽溫差小,冬長寒冷雨雪稀。
雞公山主體山係是近東西向或北西向延伸,地形總體上南高北低。主體山係是長江與淮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山係以北的東雙河、九渡河彙入師河,複入淮河;山係以南的環水、大悟河彙入漢水,複入長江。
雞公山雨量充沛、泉源眾多、水源豐富,俗有“山中一陣雨,林內百泉流”之說。
雞公山保護區植被屬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域的桐柏山、大別山山地和丘陵鬆櫟林植被,具有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性質。
森林植被明顯呈喬、灌、草三層結構。喬木層通常可分為兩個亞層,建群種和共建種為栓皮櫟、麻櫟、馬尾鬆、化香、楓香、黃檀、五角楓等。林下灌木層優勢樹種有山胡椒、鹽膚木、白鵑梅、映山紅、胡枝子、黃荊等。草本層優勢種有求米草、大金雞菊、羊胡子草、野苧麻、顯子草等。
雞公山地處大別山山脈北坡,為北亞熱帶向南溫帶的過渡地段。以亞熱帶植物成分為主,兼有暖溫帶的成分。植被地帶性表現出典型的由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落葉闊葉林地帶向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過渡的特征,是多種區係成分的交彙帶。區內森林茂密、生物資源豐富。
雞公山因其整個山勢宛如一隻昂首展翅、引頸啼鳴的雄雞而得名。《水經注》中稱為“雞翅山”。明朝雞公山和雞翅山並呼。清代定名雞公山,沿稱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