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衡這種高尚的品德與他長期認真讀書、注重個人修養是分不開的。後來,許衡通過刻苦學習,成為元初著名的理學家。
夢想小啟迪
一個人的美德表現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它應該是對良好習慣的一貫堅守,而不是偶然做出的某種舉動。擁有這種品質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男孩明白了自己的短處
有一個男孩,父親要他學拉丁文,但他對拉丁文不感興趣。於是,他就對父親說:“爸爸,我不喜歡拉丁文,能不能讓我做別的事情?”
他的父親說:“可以呀,你去挖水溝好啦,牧場正需要一條灌溉的渠道。” 男孩的父親既是製鞋匠,又是牧師,還是一個擁有十多公頃土地的農夫。他一生生活簡樸,勤儉持家,把所有的積蓄都用來購置土地,從來不追求享樂。
男孩聽了父親的話,就真的到牧場去挖水溝。可是,他的手拿慣了筆,拿起鐵鍬來就感到十分吃力。當天他幹得疲憊不堪,渾身酸痛,感覺幹這個活也不輕鬆。
他咬緊牙關又堅持了一天,到了傍晚,怎麼也熬不住了,隻好承認“疲勞壓倒了我的傲氣”。
他,終於又回到了拉丁文的課堂上。在以後的歲月裏,男孩兒一直記著從這件挖水溝的小事中得到的教訓:必須承認,人有所能,也有所不能;有所長,也有所短。
正是這件小事,改變了男孩的一生。他認識到,一個人不管多麼優秀,也有短處,也有不能做的事情。同樣,一個人無論多麼普通,也有長處,也有能夠做到的事。
21歲時,他開始學習法律,兩年後,就由波士頓律師會授予律師資格。這一時期,他總是以別人的長處,補充自己的短處,以別人能做的事,補充自己所不能做的事。隻要別人在某些方麵比自己優秀,他就大膽使用,使那個人成為自己能力的補充,成為自己事業大樹上的枝條。
39歲時,他終於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材,當上第一次大陸議會的代表。其後又參加了第二屆大陸會議。最後,他成為美國獨立後的第一任副總統,不久又接替喬治·華盛頓成為美國第二任總統。
他,就是《獨立宣言》簽署者之一,被美國人視為最重要的開國元勳之一的約翰.亞當斯。
夢想小啟迪
知錯能改,善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並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行為,也不失為人生的一種美德,也可以成就偉大的人生。
約翰改正自己的錯誤
有從前有一個農場主,他有一個兒子名叫約翰,是個非常粗心的孩子。別人讓他做的事情,他總是做不好。
一天,爸爸對兒子說:“約翰,你這麼粗心,又這麼健忘!以後你每次做錯事情時,我將在這個郵箱上釘一顆釘子,以便提醒你做錯事的次數。每次你做對了事情,我就拔出一顆釘子。”
他父親履行了他的諾言,每天他都要釘上幾顆釘子,但是很少拔出來釘子。
最後,約翰看見郵箱上釘滿了釘子,他開始懺悔自己犯了這麼多錯誤,下決心做一個好孩子。
第二天他表現得非常好,也非常勤勞,結果父親拔出了幾顆釘子。
以後,他每天都是如此。這樣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郵箱上隻剩下一顆釘子了。
他的父親把他叫來,說:“看,約翰,這裏還有最後一顆釘子,現在我打算把它拔出來。你不覺得高興嗎?”
約翰看著郵箱,並沒有像父親期待的那樣表示出高興的樣子,而是哭了起來。
他父親非常奇怪,問道:“我的孩子,你怎麼啦?為什麼會難過?我本來以為你會高興的,因為所有的釘子都沒有了呀。”
約翰哽咽著說:“是啊,爸爸!釘子是被您取沒了,但釘子製造的創傷還在那裏啊!”
父親看看郵箱上釘子釘過的痕跡,點點頭說:“孩子,看來你以後不會讓我再釘釘子了!”
夢想小啟迪
創傷與錯誤、壞習慣一樣,你可以克服它們,可以逐漸地醫治它們,但是它們製造的傷痕還是存在。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要盡量將錯誤消滅在萌芽之中。
埃迪的爸爸認錯
7歲的埃迪坐在靠近門邊的書桌前寫作業,外麵風很大,門必須緊緊關上,否則作業本就被風吹得“啪啪”直響。
埃迪不得不一次次跑去關門,每次門關上沒多久,一陣猛烈的風就又把它吹開了。
這時,鄰居山姆叔叔來找埃迪的爸爸。他沒有進門,和埃迪爸爸倆人站在大門外閑聊了起來。
沒過多久,風又把門吹開了,於是埃迪又跑去關門。他猛地把門合上。
然而這次,大門卻因為碰到障礙物而重新反彈了回來。
與此同時,埃迪爸爸的痛苦的叫喊聲響起來了。埃迪驚恐地抬起頭,看到門外爸爸的五官痛苦地扭曲在一起,頭發一根一根地豎起來,他的五根手指奇怪地上下抖動著……
看到埃迪出來,爸爸暴怒地衝他揚起了手。原來,剛才爸爸的手放在門框上,埃迪突如其來的一關門,差點把爸爸的手指夾斷了。
埃迪嚇壞了,以為這次一定免不了一頓暴打。但是爸爸的巴掌一直沒有落下來,埃迪的臉頰感受到的,僅僅是一陣兒手掌扇起的風而已。
事後,爸爸對埃迪說:“當時我實在痛得厲害,原想狠狠地打你一個耳光。但是,轉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門框上的,錯誤在我,沒理由打你。”
父親的這句極為普通的話,給了埃迪一個畢生受用無窮的啟示:自己犯了錯誤,就要自己承擔後果。
夢想小啟迪
犯了錯誤必須自己承擔後果,不可遷怒於他人,不可推卸責任。無論你是一個父親、老板,還是領袖,無論你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能承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插上別人羽毛的麻雀
一天,一隻麻雀飛去見鳥的國王鷹,向它哭訴道:“別人都看不起我,它們說我長得很醜。”
老鷹想了一下,覺得麻雀確實可憐,於是就命令所有的鳥都分別送給麻雀一片羽毛。麻雀將各種鳥兒的羽毛插在自己的身上,變得漂亮極了。麻雀把翅膀一張,五彩繽紛的羽毛叫人看得眼花繚亂。
麻雀有了這身羽毛後,就驕傲起來。它不再去理睬別的鳥兒,而是天天欣賞著自己的羽毛,自我陶醉著:瞧我有多漂亮啊!一天,烏鴉從它麵前路過,麻雀嘲笑說:“這是誰呀?渾身黑不溜秋的,看著就讓人不舒服!”烏鴉氣憤地說:“你原來也比我好看不到哪裏去!”
又有一天,一隻白鴿從它麵前飛過,它又說白鴿的羽毛沒有一點顏色,給鳥類丟人。
白鴿聽了,氣得差點掉眼淚。麻雀看著平時高傲的白鴿眼淚汪汪的樣子,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從此以後,麻雀每天都披著五彩的羽毛到處招搖,儼然就像是森林女王一樣。有時,見到一些鳥兒,連話也不願意說了。鳥兒們都飛到它們的國王老鷹那裏去,憤憤不平地向它告狀說。老鷹聽了很生氣,就派一隻小鳥兒把麻雀叫了過來。
“所有的鳥兒都在告你的狀呢,麻雀!”老鷹對它說:“聽說你拿它們的羽毛來自誇,驕傲得連話都不願同它們說了,是真的嗎?”
麻雀說:“它們是出於妒忌才這樣說的,因為我比它們所有的鳥兒都漂亮得多。你瞧一瞧,就能判斷出誰對誰錯了。”說著,麻雀張開兩個翅膀,跳起舞來。老鷹看後也覺得麻雀的的確確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