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子罕真正的寶物
春秋時,宋國有個小官叫子罕,他一向堅守道義,廉潔奉公,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
有一天,一個衣著樸素的人登門拜訪,那人從懷中掏出一塊半青半白的璞玉,放在子罕麵前說:“大人為官清正,百姓受惠多多。小人在山上采石,發現了這塊璞玉,特意獻給大人,以表敬意。”
子罕婉言謝道:“我不需要它,你得之不易還是帶回去吧!”說完把璞玉推到那人麵前。
那人以為子罕不懂璞玉的價值,又說道:“大人,我讓玉石工看過了,它是價值千金的寶貝,所以我才敢獻給您。”
子罕嚴肅地說:“我一向把不貪當做寶物,你把玉石當做寶物,如果把它給了我,豈不是你我都丟掉了自己的寶物嗎?”
獻玉人見子罕有如此高尚的品德,就向他深深地施了一個禮,說出了自己獻玉的原因:
“小人是個普通百姓,偶然得到了這樣的寶玉,如藏在家中,反會遭強盜殺害,因此把它獻給大人,望大人收下!”
子罕明白了那人的苦衷,就讓玉石工把玉拿去打磨,然後把這塊玉賣了一大筆錢,把錢全部給了獻玉人,並且告訴他鄉裏的裏正會保證他的安全。
獻玉人聽後感動得熱淚盈眶,連連叩頭致謝,拿著錢回家了。
夢想小啟迪
公正廉潔是做官的根本,可許多人卻把當官作為攫取錢財的敲門磚。這樣的人不知聽到子罕的“把不貪當做寶物”的格言,會不會有無地自容的感覺?
西門豹鏟強扶弱
西門豹做官時,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他的事跡在老百姓中廣泛流傳。在一個小鎮上,有一家磨坊,主人是一對夫婦。這天,夫婦二人推磨磨豆腐,手忙嘴也不閑,嘮叨起西門豹來。
老婆說:“西門老爺可真好,破除了河神娶妻的迷信,又引出漳河水澆地,算得上是個好官。”
老頭一聽:“咳!咱沒兒沒女,又沒田地。他破除迷信也好,引水澆地也好,與咱有啥相幹?可與咱們相幹的事,在他的眼皮底下,他卻不管!”
老婆問:“啥?”
老頭氣呼呼地說:“城裏那個老鹽店缺斤少兩,坑了多少百姓!今天我稱他二斤鹽,又少我二兩!西門豹不推磨賣豆腐,他知道咱這血汗錢是咋掙來的?老鹽店幹這號缺德事,他咋不管管?他西門豹究竟好不好,我還說不準哩!”
老婆聽他粗聲大氣地,忙說:“嘿,你小聲點兒,這話要是傳到西門老爺那裏,可是要惹禍的啊!”老頭不在乎地說:“怕啥,他名字雖厲害,總吃不了人吧?”
他們哪裏知道,這些話被西門豹在窗外聽了個一清二楚。原來西門豹來村裏私察暗訪,恰好路過這裏。第二天,西門豹把老頭傳到大堂,問道:“賣豆腐的,昨天你們夫妻二人一邊推磨,一邊對本官說長道短,可有此事?”
“啊?”老頭心裏大吃一驚:這西門豹可真神!昨天俺在屋裏說話,又沒有別人,他咋會知道呢?說了就是說了,看你能把我咋著!你西門豹到底好壞,今天便能看個分曉。老頭頭一擰答道:“有。”
西門豹說:“你是認打認罰?”老頭說:“隨你的便。”
西門豹說:“好!給你一斤鹽錢,罰你替我到老鹽店裏稱一斤鹽來。”老頭一聽鬆了口氣,心想:這還不簡單?我就替你稱上一斤。老頭把鹽稱來,西門豹讓人用秤一稱,隻有十五兩(過去的秤,一斤是十六兩),便說道:“賣豆腐的,半路上你打拐了吧?咋隻有十五兩呢?”
老頭聽說這話,頓時火冒三丈:“西門大人!老鹽店的掌櫃從來賣鹽不給夠秤,坑害百姓。在你眼皮底下,你不去管,反說我拐了你的鹽。你你你……你罰我稱鹽原來是一條毒計呀!”
西門豹笑了:“老人家,請不要生氣。這是一計,是為民之計,也是為你之計。一會兒你就明白了。”說罷便傳老鹽店的掌櫃上堂。
老鹽店的掌櫃一到,西門豹拿起那包鹽,問道:“掌櫃的,這鹽是我打發賣豆腐的老頭剛才從你店裏稱來的吧?”
老鹽店的掌櫃自知理虧,“噗通”地跪倒在地:“大老爺!是夥計一時看錯了秤,少了一兩。”
西門豹把驚堂木一拍:“胡說!百姓罵你自從開店以來,從沒看對過秤,每斤總少一兩。你賣了多少年鹽?又賺了多少銀兩?你可知罪?”老鹽店的掌櫃一看形勢,知道抵賴不過,連連叩頭認罪。
西門豹說:“你認打認罰?認打,重打一百大板;認罰,罰你買頭毛驢送來!”老鹽店的掌櫃怕受皮肉之苦,磕著響頭說:“小人認罰!”毛驢送到堂下,西門豹拉著賣豆腐老頭的手,說:“老人家,念你夫妻二人上了年紀,推磨勞累,這頭毛驢就贈送給你倆啦!”
老頭這才明白西門豹的用意,自己原來是錯怪他了。老頭牽過毛驢,千恩萬謝地回家了。
夢想小啟迪
西門豹治河神的事跡曾經廣為流傳,那件事表現了他的浩然正氣。這個懲治不法鹽商的事雖然不大,但也反映出他為官清正、關注民生的高貴品質。
董宣執法鐵麵無私
漢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依仗兄弟做皇帝,驕橫非凡,無視法令。她的奴仆也不把朝廷的法令放在眼裏。
但是,當時也有一些執法嚴明,敢於跟皇帝貴戚、豪強地主作鬥爭的官吏。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他們甚至不怕丟掉自己的烏紗帽和性命,洛陽令董宣就是其中的一個。
湖陽公主有一個家奴仗勢行凶殺了人,因怕官府追究責任,躲在公主府裏不出來。
董宣不能進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門口守著,隻等那個凶手出來。
一天,湖陽公主坐著車馬外出,跟隨她的隨從中就有那個殺人凶手。
董宣得到了消息,就親自帶衙役趕來,攔住湖陽公主的車。
湖陽公主認為董宣觸犯了她的尊嚴,沉下臉來說:“好大膽的洛陽令,竟敢攔阻我的車馬?”
董宣可沒有被嚇倒。他當麵責備湖陽公主不該放縱家奴犯法殺人,並不顧公主阻撓,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來,當場就把他處決了。
湖陽公主氣得跑到宮裏向漢光武帝哭訴,說董宣欺負她。
漢光武帝聽了,十分惱怒,立刻召董宣進宮,吩咐內侍當著湖陽公主的麵,責打董宣,讓公主消氣。
董宣伸出手說道:“請皇上先別打我,讓我說完了話,我情願去死。”
漢光武帝怒氣衝衝地問道:“你還有什麼話可說的?”
董宣說:“陛下是一個中興的皇帝,應該注重法令。現在陛下讓公主放縱奴仆殺人,還能治理天下嗎?陛下若是同意公主的做法,用不著打,我自殺就是了。”
說罷,他仰起頭就向柱子撞去。漢光武帝連忙吩咐內侍把他拉住,可董宣已經撞得血流滿麵了。
漢光武帝知道董宣說得有理,也覺得不該責打他。但是為了顧全湖陽公主的麵子,要董宣給公主磕個頭賠個禮。
董宣寧願把自己的頭砍下來,也不肯磕這個頭。內侍把他的腦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兩手使勁撐住地,挺著脖子,就是不低頭。
內侍們知道漢光武帝並不想把董宣治罪,可又得給漢光武帝台階下,於是就大聲說:“回陛下的話,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
漢光武帝也隻好笑了笑,向內侍下命令說:“把這個硬脖子攆出去!”
湖陽公主見漢光武帝放了董宣,很是氣憤。她對漢光武帝說:“陛下從前做平民的時候,還收留過逃亡的和犯死罪的人,現在做了天子,怎麼反而對付不了小小的洛陽令?”
漢光武帝說:“正因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的時候那樣幹了。”
漢光武帝不但沒治董宣的罪,還賞給了他三十萬錢,以獎勵他的執法嚴明。
董宣回到官府,把這筆錢全分給了他手下的官員,他自己分文未取。以後,董宣繼續打擊不法的豪門貴族。洛陽的土豪聽到他的名字都嚇得發抖,人們都稱他是“臥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