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密謀和勒索(1 / 3)

12月21日以來,太陽又開始北移。它把這些海域遺棄給寒冷的冬天,而把夏天帶回了北半球。

模範島距南回歸線有十來度了,它要一直向南航行到湯加·塔布群島,抵達航海計劃中的最南端後,再取道北上,這樣就能夠維持最適宜的氣候條件。的確,在太陽來到頭頂上空的時候,島上不可避免地要經受一段酷暑天氣。但是海上有風,而且散發熱量的太陽漸漸遠去,所以炎熱會逐步消退。

薩摩亞群島與湯加·塔布群島的重要島嶼之間有8度之差,距離約為900公裏。機器島無須加速,它悠然前行。這裏的海總是那麼美麗,如空氣般寧靜,幾乎沒有驟雨來打擾它。模範島隻需在1月初到達湯加·塔布群島就可以了,在那裏停留一個月以後再去斐濟群島,然後北上去新赫布裏底群島。放下馬後朝東北方向航行,再回到馬格達利那灣,結束模範島的第二次航行。

在這一年的最後一周中,人們開始歡樂地準備過聖誕節。各種宴會、晚會以及官方招待會的請帖紛至遝來。島主席舉行了一場盛宴招待億兆城的那些顯貴,左舷區和右舷區的名人們都應邀出席。托克登和考弗蘭兩家還坐在一張桌上,這證明城裏兩區間有了某種程度的和解。元旦這一天,兩個公館還計劃交換賀年片。華脫·托克登甚至收到了考弗蘭太太舉辦的演奏會的邀請卡。從女主人對他表示的歡迎來看,這的確是個好兆頭。加裏斯特斯·門波爾不斷對任何一個願意聽他說話的人,重複說:

“已經行了,朋友們,已經行了!”

在這期間,機器島仍舊平靜地向湯加·塔布群島方向航行。誰知,意想不到的變化卻在12月30日的夜裏發生了。

在淩晨大約兩點多鍾的時候,遙遠的地方傳來隆隆雷聲。這種現象顯然極為正常,故而沒引起觀察員的擔心。人們總不至於假想到這可能是海戰吧!除非是在南美洲那些共和國戰艦之間展開的拚鬥。總之,模範島作為獨立的島嶼,與世界的兩個列強一直和睦相處。住在這島上,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然而,從太平洋西海域傳出的隆隆雷聲一直響到天明。它顯然不同於遠方炮台上那實在而規律的炮聲。

西姆考耶艦長接到軍官的報告後,來到天文台塔樓,觀察著遠處的地平線。眼前的海麵看不見任何光線。然而,天空與往常不一樣。紅紅的火焰映紅著天空,延至頭頂。雖說天氣不錯,但是大氣中好似蒙上一層濃霧。氣壓表沒有突然下降,這也就表明空中氣流沒有任何異變。

然而黎明時分,早起的人卻都感到無可名狀的驚訝。不僅隆隆的響聲沒有停止,空中還泛起一種黑紅色的霧,又好像揚起的塵埃,開始像雨一樣往下落。這是一場煤煙粒子組成的傾盆大雨。不多一會兒,街道和屋頂都蒙上了一層紅色的物質,這種降落物集洋紅、茜草紅和紫紅為一體,其中還夾雜著一種黑色的燒石。

所有居民都來到戶外,大家都試圖搞清楚這是什麼現象。

的確,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現象呢?其實,人們見到過許多由矽石、蛋白石、氧化鉻和氧化鐵組成的紅色塵埃雨。在本世紀初,卡拉布阿布、魯齊那兩個地方就曾經下過這種雨。當地迷信的居民說看見裏麵有血滴,實際上,不過是氧化鈷而已。遠處有火災時,也會飄來這種粉粒。

居住在島上的一位沒落國王認為,這些東西應該來自西部群島的某座火山,他的想法得到天文台的人們的支持。他們抓起幾把火山岩粒,覺得它們雖然穿越了大氣,但還沒有完全冷卻,溫度還是比周圍的空氣高,那種沒有規律的鳴響聲還是可以聽得見,這無疑是猛烈的火山噴發的結果。再說,這一片海域的島嶼上火山遍布,有這種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難道模範島正在受到火山的威脅嗎?艦長先生十分擔心,因為這樣一來,航行就會變得十分困難。於是,他下令降低速度,模範島隻得以最慢的速度移動。

某種恐懼正籠罩著億兆城的居民。

大約在中午時分,天色變得更加昏暗。居民們紛紛走出房子。如果島的金屬外殼被火山噴發的力量掀起,那他們的住房肯定也得垮掉。要是海水翻越了海岸的鋼筋欄杆,洶湧地衝向田野的話,那這種災禍就更令人擔心了!

島主席與艦長西姆考耶來到炮台,身後還跟著部分居民。軍官們被派到兩個港口去駐守,時刻保持警惕;機械師們被吩咐做好準備,如果有必要的話,立即讓機器島掉頭朝相反方向逃去。不幸的是,隨著天色逐漸變黑,航行也越來越艱難了。

大約3點時分,能見度不到十步開外。見不著一絲光線,火山灰吞蝕了全部陽光。尤其令人生畏的是,模範島在粉塵的重荷下漸漸下沉,無法保證吃水線露在水麵之上了。

這不是一艘船,不能把貨物扔進海裏來減輕負重!

沒有辦法,隻能寄希望於這架機器的堅固性並且耐心等待了。

已經是晚上,準確地說是深夜。如果不是靠看時鍾,根本無法估計當時的時間。四周一片漆黑。粉塵雨不歇,既然不可能點燃空中的電月亮,便將它卸下來。

至於說室內與街道的燈光,已經亮了整整一天。如果這種現象還要持續下去,這種長明燈會不會一直亮著?

深夜,這種狀況仍未得到好轉。隻是隆隆之聲的頻率似乎在降低,也不似那麼猛烈了。火山噴發的恐懼趨於平緩,火山灰雨在強勁的海風下,向南移去,逐漸平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