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解之謎

這一發現,導致出一係列難解之謎,引出了新的困惑,動搖了傳統的、固有的觀念。人們對植物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它們不是不會說話,而是用它們自己的方法來溝通、傳遞它們的信息。一些科學家認為現在還不是下結論的時候,更有說服力的解釋有待於大量地實驗之後才能作出。關於植物的超能力,已經廣泛地引起了世界上許多人的注意,有人通過自己或者別人的觀察、研究,試圖作一些解釋,但是這些解釋是不是很完整,很確切呢?

比如說,有人認為植物之所以具有感應月球和地磁的超能力,是因為植物擁有交流信息的天線裝置,植物的刺或毛是一種導波管,類似天線的作用。由於有這些導波管,植物便可以感應可見光、紅外線或微波光線,可以敏銳地感應化學物質、氣味,還能接受壓力、空氣電離子、溫度和濕度等,因而使得植物擁有了特殊的超能力,能與人類、星球或原始星雲做信息交流。科學家們的觀點、假設為人類探索自然之謎拓開了思路。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地球植物所蘊藏著的奧秘和潛力是不容忽視的,那麼等待著我們的又是什麼呢?是更加艱難的探索。

能夠自衛的樹

非洲有很多保護良好野生動物樂園,長勁鹿和撚角羚羊可以在公園範圍內隨意走來走去,可以到處挑選園內不同樹木的葉子。而撚角羚羊則被圈養在圍欄內,不得不限於吃生長在圍欄內的樹葉子。科學家還發現,長頸鹿仔細挑選它準備吃葉子的那棵樹,通常從10棵樅樹中選一棵。此外,它們還避開它們已經吃過的樅樹後迎風方向的樅樹。

專家研究了死羚羊胃裏的東西,發現死因是它們吃進去的樹葉裏單寧含量非常高,這種毒物損害動物的內髒。在研究長頸鹿胃裏的東西之後,他們發現長頸鹿吃入的食物品種較多,所吃入的樅樹葉的單寧濃度隻有6%左右,而撚角羚羊胃裏的單寧濃度高達15%。為什麼在同樣一些樅樹的葉子內,而在不同動物胃裏,單寧濃度不同呢?經研究專家認為:樅樹用分泌更多單寧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以免遭到動物吞食。在研究中科學家們還發現:當樅樹不止一次受到食草動物的侵襲時,樅樹能向自己的同伴發出危險警報,讓它們增加葉子裏的單寧含量。收到這一信息的樹木在幾分鍾內就采取防禦措施,使樅樹葉子裏的單寧含量迅速猛增。

植物之間有傳遞情報行為,已被人們所公認,但它是如何傳遞的呢,它的同伴又是怎樣接收到它的情報的呢?還需要專家們進一步研究才能得知。

在線小知識

科學家認為,植物雖無神經係統,但是對外界刺激同樣有反應。當把植物組織的微小動作放大到幾千倍後。查明七葉樹的葉子、蕪菁等,能以金屬、動物肌肉同樣的形式對壓力做出反應。

植物發光的秘密

會發光的柳樹

在江蘇省丹徒縣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有幾棵生長在田邊的柳樹居然在夜間發出一種淺藍色的光,而且刮風下雨,酷暑嚴寒都不受影響。

這是怎麼回事呢?有人說這是神靈顯現,有人說這些柳樹是神樹,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

科學家們得知這一消息後,對柳樹進行了體檢,並從它身上刮取一些物質進行培養,結果培養出了一種叫“假蜜環菌”的真菌。答案找到了。原來,會發光的不是柳樹本身,而是假蜜環菌,因為這種真菌的菌絲體會發光,因此它又有“亮菌”的雅號。假蜜環菌在江蘇、浙江一帶較多,它專找一些樹樁安身,用白色菌絲體吮吸植物養料。白天由於陽光的緣故,人們看不見它發出的光,而在夜晚,就可以看見了。

能發光的楊樹

1983年,在湖南省南縣沙港鄉,人們發現了一棵能發光的楊樹。這棵樹的直徑有0.23米,4月7日被砍伐並剝掉樹皮之後,竟然在晚上發起光來,就連樹根和鋸出的木屑也一樣放光。一根1米長,0.05米粗的樹枝,它的亮度就相當於一隻5瓦的日光燈。但是,隨著樹內水分的蒸發,亮度就一天比一天減弱,但樹枝受潮以後,亮度又會增加。楊樹發光的原因,還沒有查明。

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的原始森林裏,又新發現了5棵罕見的夜光樹。在沒有月亮的夜晚,當地人會看到這樣一幅奇景:在一棵大樹的枝杈上,有成百上千個6厘米左右大的月牙兒正在放著熒光。當微風吹過的時候,千百個小月牙兒輕輕地搖啊搖的更是好看。原來這些小月牙就是夜光樹上會發光的葉子。

揭秘發光的真相

其實,不但真菌會發光,其他菌類也會發光。據說,在1900年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上,有人把發光細菌收集在一個瓶子裏,掛在光學展覽室裏,結果這一“細菌燈”把房間照得通明!

菌類為什麼會發光呢?原來,在它們體內有一種特殊的發光物質叫熒光素。熒光素在體內生命活動的過程中被氧化,同時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這種光利用能量的效率比較高,有95%的能量轉變成光,因此光色柔和,被稱為冷光。

江西省井岡山地區有一種常綠闊葉樹,葉子裏含有磷,這種磷釋放出來以後會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成為磷火,磷火能放出一種沒有熱度,也不能燃燒,但有光亮的冷光。白天看不見,但在晴朗無風的夜晚,這些冷光聚攏起來,仿佛懸掛在山間的一盞盞燈籠,當地人叫它“鬼樹”。

古巴有一種美麗的發光植物,每當黃昏時花朵才開始綻放。這種花的花蕊中聚集了大量的磷,微風吹過,花蕊便星星點點地閃爍出明亮的異彩,仿佛無數螢火蟲在花蕊間翩翩起舞。有意思的是,一旦黑夜逝去,這種花就像完成了使命,很快就凋謝了。

非洲岡比亞南斯明草原上有一種名叫“路燈草”的植物,可以說是發光植物中的佼佼者。別看它小,它所發出的光亮,甚至可以與路燈相媲美。路燈草的葉片表麵有著一層像銀霜一樣的晶珠,富含磷。每當夜幕降臨,這種草便閃閃發光,把周圍的一切照得十分清晰,當地居民把這種小草移到家門口充當“路燈”。

夜皇後的花朵內也聚集了大量的磷,一旦與空氣接觸就會發光。夜間活動的昆蟲見到亮光,就會被吸引前去幫助植株傳播花粉。夜皇後的花朵放光,實際上是一種適應環境的特殊本領。

發熱的植物

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幾乎終年嚴寒酷冷,即使那裏的夏季,氣溫也常常在攝氏零度以下,然而生長在那裏的植物卻能在冰雪中開花結實。科學家驚奇地發現,這些植物的花朵溫度總是要比外界高一些。

那麼,這些植物的花朵為什麼會放出熱量呢?這一直是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瑞典植物學家發現,北極的大部分植物的花朵都有向著太陽轉動的習性。因此,他們猜想,這也許與花朵溫度的升高有關。

為了證實這種推測是否正確,他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用細鐵絲將仙女木的花萼固定,使它不能向陽轉動,並在花上安放一個帶有很細金屬探針的溫差電阻來測定溫度。當太陽升起時,測出被固定的花朵比未被固定的花朵溫度低0.7℃。這一實驗結果,似乎揭開了植物花朵升溫之謎。 但是,後來發現在南美洲中部的沼澤地裏,生長著一種叫臭菘的植物,每年三四月份天氣還相當寒冷時,它的花朵已經綻開。據測定,臭菘在長達兩周花期裏,它的花苞裏始終保持在22℃的溫度,比周圍氣溫高20℃左右。花有臭味,卻引誘著昆蟲飛去群集,成為理想的禦寒暖房。顯然,用植物向陽轉動的理論,是無法解釋臭菘花苞的恒溫和高出氣溫20℃這一奇妙現象。

有一種叫做“斑時阿若母”的百合科草本植物。這種植物在環境氣溫為4℃時,花的體溫可達40℃左右。這種發熱植物的花溫為什麼如此之高?科學家發現,這種植物在開花之前,已在花的組織裏貯存了大量的脂肪。開花時,脂肪進入組織細胞內,發生強烈的氧化作用從而釋放出大量的熱能,所以造成了花溫較高的結果。

另一種發熱的植物叫做“佛焰”,它的雌蕊和雄蕊都隱藏在苞的深處。為了能在花開之後請到媒人,它把花溫急劇升高,散發臭味,如同發熱的腐爛的動物屍體或發酵的糞堆發出的氣味,於是一種對熱敏感、喜歡吃腐爛物的蠅類就急急忙忙趕來,為它們做媒,完成了傳授花粉的偉業。這是植物發熱的第二功能。

此外,佛焰發熱,可以使四周的風轉變成圍繞著佛焰花序旋轉的渦流,而且這種渦流不受外界風向的影響,並能把四周各個方向吹來的風轉向佛焰苞的開口處。這樣,不僅能使熱量均勻地分布在整個佛焰苞內,使整個花朵能融化厚雪的覆蓋,而且,更令人驚奇的是,佛焰花序周圍的渦流能把頂端成熟的花粉吹到下部未經授粉的花朵內,從而達到沒有蠅類為媒,利用熱氣流為媒也能成親的目的。

植物發熱的奧秘

植物學家通過研究和探索,終於揭開了其中的奧秘。原來,在臭菘的花朵中有許多產熱細胞,產熱細胞內含有一種酶,能夠氧化光合產物,葡萄糖和澱粉釋放出大量的熱量。據測定,其氧化速度實在驚人,與鳥類的翼肌對能量的利用差不多。

不久前,科學家發現喜林芋屬的一種芳香植物,它的產熱本領更高,它能像熱血動物那樣,用脂肪作為燃料來產生熱量,因此產熱效率更高。在開花期間,花中的溫度可高達37℃。植物的產熱現象,引起了植物學家們的極大興趣。他們對此做了進一步的探索,不但在這類植物的花中發現了產熱細胞,而且在其根部和韌皮部等部位也發現了產熱細胞。

植物發熱的意義

那麼,植物發熱對其本身有什麼意義呢?

有的學者認為,植物花朵發熱,可以促進花香四溢,引誘昆蟲前來為它們傳粉。盡管臭菘的花有臭味,但卻可招引臭昆蟲前來傳粉。也有的學者認為,發熱植物多生長在寒冷的地方,產熱有利於植物體內的物質運輸和生化反應,從而提高植物對嚴寒的抵抗能力。同時,發熱植物的花朵裏的溫度比外界氣溫高出許多,自然就成了昆蟲的理想禦寒場所,昆蟲前來寄宿,也就幫助傳播了花粉。因此,植物的發熱本領,是對寒冷環境的一種適應能力。

目前,關於植物發熱問題,科學家還沒有統一的看法,還有待於人們去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才能完全揭開這個謎。

在線小知識

科學家研究發現,一種叫“臭菘”的植物會發熱,它的成熟期在冬末春初,自身溫度比環境溫度高出20℃~25℃,能夠融化厚厚的雪層,於是,花可以鑽出雪層,避免了被凍傷的危險。

植物驅蚊、治病之謎

能驅蚊的蚊淨香草

隨著天氣轉暖,能驅蚊的植物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蚊淨香草就是這樣一種植物。它是被改變了遺傳結構的芳香類天竺葵科植物。該植物耐旱,半年內就可生長成熟,養護得當可成活10年至15年,並且其枝葉的造型可隨意改變,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蚊淨香草散發出一種清新淡雅的檸檬香味,在室內有很好的驅蚊效果,對人體卻沒有毒副作用。溫度越高,其散發的香越多,驅蚊效果越好。據測試,一盆冠幅0.3米以上的蚊淨香草,可將麵積為10平方米以上房間內的蚊蟲趕走。另外,一種名為除蟲菊的植物含有除蟲菊酯,也能有效驅除蚊蟲。另外,艾葉、夜來香、茉莉花都可以驅蚊,但是夜來香不宜放在室內,可以放在陽台。

新型驅蚊樹,屬芸香科的落葉喬木,是最近幾年才發現推出的驅蚊樹新品種。它利用葉麵特有的香茅醛物質,通過高溫蒸發作用散發到空氣中達到驅蚊的效果。

七裏香

七裏香是一種四季常綠的小灌木,外形呈傘房狀,分枝多,緊密,葉小亮澤,花白繁密,花後還能結紅色漿果,常常修剪的棵形美觀大方,為居室增加美感。葉片有濃濃的辛、甜香味,驅蚊效果很好。

食蟲草

食蟲草是一種菊科草本植物,可長到一米來高,花小黃色,一棵達數百隻花頭,各花頭的外圍苞片有黏液,就像5個伸開的小手指般有趣。隻要有小蚊蟲落在上麵便被粘住,之後,蟲子屍體被其慢慢消化作為其生長營養。若有灰塵粘落上麵,數天後也被消化得無影無蹤。盆栽擺放在家裏,捉蚊又吸塵。

夜來香

蚊子害怕夜來香強烈的氣味,自然可以收到驅蚊的效果。這類花卉大多優雅清麗,種植方便,價格也不貴,加之夏季開花時綠白相間,望之易生涼意。但專家提醒,夜來香一類花卉的香氣初聞往往沁人心脾,但聞久了因其過於濃烈可能會有不適反應。

驅蚊草

有的釋放係統作為載體,將香茅醛物質源源不斷釋放於空氣中。同時,還植入含有清新氣味和淨化空氣作用的植物基因結構,形成天然蒸發器,因而芳香四溢。

在炎熱的夏天,這種草會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經測試,其驅蚊效果良好,對人畜無害,可驅避上百種蚊蟲。驅蚊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存溫度在零下3度以上,室內外均可栽培。一般溫度越高,香味越濃,驅蚊效果越好。

治病樹

在美國邁阿密小哈那區,有一戶人家砍倒了一棵奇怪的樹。沒想到,樹幹上的液汁創造了奇跡,它使一個91歲高齡的老盲人雙眼複明;還使一個患嚴重關節痛的婦女消除了疼痛。

消息傳開之後,招來了許多病人,他們圍在這戶人家的花園外麵,爭著用小刀割下一小片樹皮。為了防止造成交通事故,當地政府不得不派出警察維持秩序。

這棵樹是加勒比熱帶樹,俗稱“海灘葡萄”。經專家鑒定:這種樹的液汁裏含有一種特殊的物質,它能有效地清除眼睛裏產生的內障的黏質物,使盲人複明;這種樹汁還可能有消除腹瀉、痢疾的功能。但它並不是包治百疾的“靈丹妙藥”。

皮膚樹

墨西哥有一種叫“特別斯”的奇樹。因為它對治療皮膚燒傷有特殊的療效,所以人們又稱其為“皮膚樹”。當地人把這種樹的皮剝下來曬幹,再用火燒,到一定程度以後再把它研成粉末,把這種粉末敷在傷的地方,創傷很快就會治好。

在墨西哥大地震後,皮膚樹顯示了它治愈外傷的神奇功效,治好了許多傷員。經專家鑒定,這種樹的樹皮裏含有兩種抗生素和強大的促進皮膚再生的刺激素。

抗癌樹

科學家們發現,有一種名叫三尖杉的樹,具有抗癌的功效。三尖杉的樹皮是灰色的,葉子是長條形的,跟一般的杉樹相似。它的根、莖裏含有20多種生物堿,尤其是三尖杉脂堿和高三尖脂堿,可用於治療白血病;還有一種叫美母登的樹木,內含有美登素、丁香酸等成分,具有抑製癌細胞的分裂繁殖作用。

退燒樹

在非洲盧旺達的原始大森林中,有一種退燒樹。它的枝條和葉子中含有一種液體,具有退燒作用,能治療重感冒。盧旺達居民患重感冒發燒時,摘幾片“退燒樹”樹葉,放在嘴裏咀嚼,一般隻需半個小時,就可以退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