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

湖水怪

發現不明水生物

2008年11月,我國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野中鄉、六枝特區中寨鄉等地的牂牁湖不斷傳出奇聞:江中有巨型水怪出沒,一艘運煤的輪船曾被其掀翻至江底。

2008年11月30日,六盤水市副市長帶隊考察牂牁湖時,長約8米的不明水生物再次出現在湖麵翻騰。次日下午14時30分,當考察船正在掉頭回行時,突然水麵波濤翻滾,一個黑影從約百米外的水底翻出,扇動著七八米長的魚鰭一樣的家夥,清澈的水麵頓時浪打浪,人們稱:“那家夥體重肯定不會低於一噸。”

不明水生物之謎

2008年11月30日天氣晴好,40餘人組成的牂牁湖旅遊區考察團,來到了牂牁湖,展開了考察。就在船掉頭航行時,湖麵忽然水花翻騰,近百米外的水麵上浮出一條黑色的魚鰭。一名考察團團員定睛一看,“那其實就是一條巨大的魚,身長足有8米。”因為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魚,船上的人全都驚呼起來。考察團人員拿著相機對著黑影連拍了7張照片,同時啟動攝像機,拍下長達一分多鍾的視頻鏡頭。

船工盧香勇是當地毛口鄉村民,已有8年駕駛渡輪的經驗。他也驚歎:“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魚!”激動的人群忙請他駕船追上去看個究竟。

此時,巨魚漸漸沉入水底。船上有人提醒說:不要再追了!前不久在上遊的水城縣野鍾鄉沉了一艘運煤的船,據說就是遭到巨魚的襲擊所致。

專家的說法

據六盤水師範專科學校長期從事動物教學和研究的一位教授介紹,20世紀50年代,毛口一帶曾釣出上千克重的鰱魚。

1986年曾在該流域的發耳鄉采集到一枚鰱魚標本,雖然該標本體積較小,但與最近獲取的視頻資料顯示的魚鰭很相似。

由於沿江溶洞較多,也有可能因築壩攔水導致溶洞內藏身多年的巨魚遊入湖泊,因此不排除該巨魚是鰱魚的可能。但上述推測仍需進一步考證才能成立。

在線小知識

鰱魚屬於鯉形目,鯉科,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鱗片細小。鰱魚性急躁,善跳躍。

青海湖出現精靈水怪

青海湖發現水怪

1955年6月中旬,一小隊解放軍戰士陪同一位科學家分乘兩輛水陸汽車在我國青海湖考察。班長李孝安首先發現水中巨物:長10多米,寬2米,露出水麵0.3米,像鯊魚一樣,呈黑黃色。1960年春,漁業工人在湖中捕魚時,看見遠處卷起巨浪,浮出一片黑色的巨物,既像鱉殼,又像鯨背,浮沉了幾次,才從人們眼前消失。

1982年5月23日下午,青海湖農場五大隊2號漁船工人再次看見水怪,不露頭尾,背部長約13米,身上閃著魚皮似的光。

水怪是不是大魚呢?自古藏民把水裏遊的魚奉為神靈,從不傷害和捕食。這樣,幾十年前湖內有的大魚重10噸以上。可青海湖的魚是湟魚,也稱裸鯉,是無鱗的,絕不可能長到十三四米長。自然,這水怪也不是神靈,隻能是生物,這種情況引起了科學家的廣泛興趣。

科學家的推斷

一是水怪出現之前天氣都較悶熱;二是3次目擊到的水怪形狀均較大,顏色都是黑色類,活動特點都是露出水麵一下,然後立即下沉,長度都在10多米,由此可以斷定3個水怪是同類物體;三是它們出現的地點都在海星山與青海湖東岸之間。

科學家推測,青海湖水怪不太像是蛇頸龍之類的遠古爬行生物,因為3次出現的水怪都是藏頭藏尾的,無高大的駝峰,這些均不符合蛇頸龍的生活習性。

由於青海湖畔的藏民把水中遊魚奉為神靈,從不傷害和捕吃,久而久之,致使湖內魚類繁殖到飽和程度,數十千克重的大魚很常見。

盡管現在有了國營漁場開始捕撈,但湖內是否還遺留罕見的大魚也未可知。當然,說水怪可能是大魚不足為信,因為淡水魚長至5米至6米長就屬稀少了,不可能長到十三四米。

青海湖魚精靈之謎目前已經引起了世界科學界的關注。我們期待早日揭開罩在它身上的神秘麵紗。

在線小知識

水怪或稱“海怪”,以特指海洋中的水怪,也指生活在水裏的神話傳說和未知名的生物。科學家認為,在海中大約1000米深的地方,有許多大型未知生物,體長在18米至20米之間。

神農架長潭水怪

目睹怪物

1985年7月的一天中午,我國湖北省石屋頭的一位村民路經神農架長潭。突然,水麵翻動,“嘩嘩”直響,冒出幾丈高的水柱。村民仔細一瞧,發現水中有好幾個“癩頭包”正在向上噴水。它們前肢端生有5趾,又長又寬,扁形,在水中呈淺紅肉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