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的形成(1 / 1)

銀河的形成

晴朗的夜晚,在那深藍色的天幕上,有一條白茫茫的帶子,銀光閃閃,橫過天際,像一條高懸天空的大河,古人以為它是天上的一條河流,因此叫它“天河”或“銀河”。

直至意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發明了第一台天文望遠鏡,人們才看清銀河原來是由大大小小的恒星組成的。因為它離我們太遠了,以至肉眼看來就像白茫茫的光帶。我們用肉眼看到的星星,包括銀河都屬於銀河係。銀河係裏大約有2000多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還有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它的總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400億倍。它的外形好像一個鐵餅,中間厚,邊緣薄。

光線從銀河係的一側跑到另一側,需要10萬年的時間;從上麵跑到下麵,也要10000多年的時間。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係,也是銀河係裏的成員,位於銀河係的邊緣部分,距離銀河係中心大約有30000光年。

在銀河係裏大多數的恒星集中在一個扁球狀的空間範圍內,扁球的形狀好像鐵餅。扁球體中間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徑約為7000光年。核球的中部叫“銀核”,四周叫“銀盤”。

銀盤外麵有一個更大的球形,稱為“銀暈”,直徑為70000光年。銀河係是一個旋渦星係,具有旋渦結構,即有一個銀心和兩個旋臂,旋臂相距4500光年。其各部分的旋轉速度和周期,因距銀心的遠近而不同。太陽距銀心約23000光年,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繞銀心運轉,運轉的周期約為2.5億年。

銀河係物質約90%集中在恒星內。最年輕的極端星族Ⅰ恒星,主要分布在銀盤裏的旋臂上;最年老的極端星族Ⅱ恒星則主要分布在銀暈裏。

恒星常聚集成團,除了大量雙星外,銀河係裏已發現了1000多個星團。銀河係裏還有氣體和塵埃,氣體和塵埃分布不均勻,有的聚集為星雲,有的則散布在星際空間。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還發現了大量星際分子。銀河係核心部分是銀心或銀核,那裏有一個巨型黑洞,據估計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幾千萬倍。

知識小鏈接

太陽以每秒250的千米的速度繞銀心轉一周,約需2.5億年。美國“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除負責偵察木星、土星任務外,也擔負著尋找“外星人”的使命。“先驅者10號”是向銀河係進軍的第一艘宇宙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