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日月潭,簡稱明潭,位於台灣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為台灣第二大湖泊。湖最大水深27米,自然生態豐富,也是最多外來種生物的淡水湖泊之一。
日月潭景色優美,“雙潭秋月”為台灣八景之一。此潭舊稱水沙連。因四麵環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島浮現,圓若明珠,形成“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景,當人們站在山上觀望台往北邊看,湖岸圓圓的像太陽一樣;又往南邊看湖岸一角彎彎的像月亮一樣,所以叫“日月潭。”
關於日月潭的名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話說很久以前,這個大潭裏住著兩條惡龍,有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將太陽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將月亮吞下。這對惡龍在潭裏遊來遊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的,像玩大珠球。它們隻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人世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樹木枯萎了,鳥兒不叫了,稻田裏快成熟的稻穗也幹癟了,家家戶戶的糧食吃光了,牛羊快餓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這時,當地一對青年男女,聰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決心為人世間找回太陽和月亮。他們曆盡艱險,大尖哥用從山底下挖出的金斧頭,把惡龍砍得遍體鱗傷,水社姐看準時機,用從山底下挖出的金剪刀剪斷了惡龍的肚子。
大尖哥摘下公龍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龍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們變成了巨人,站在潭裏像兩座高山,大尖哥用勁把太陽拋起來,水社姐就拔起潭邊的棕櫚樹向上托著太陽,把太陽頂上天空。
接著水社姐用勁把月亮拋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櫚樹把月亮頂上天空。太陽和月亮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複蘇。草木活了,樹上的鳥兒又歌唱了,田野裏稻穀又結穗了,人們歡呼雀躍。而大尖哥和水社姐從此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潭邊。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潭叫做日月潭,把這兩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
知識小鏈接
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本由玉山和阿裏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麵海拔760米,麵積約9平方千米,堪稱明珠之冠。在清朝時即被選為台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