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畔的古城廢墟
挖掘古跡
1922年的一天,人們在印度旁遮普邦的印度河畔挖掘出一座麵積約85萬平方米,可以容得下數萬居民的古城廢墟。人們驚愕地發現:整座城市四周築有雄偉堅固的高大城牆;城牆上,每隔一段距離有一座方形城堡。城內住房大多是磚木結構的多層樓房。住房之間道路暢通,主街道足有10米寬。街道旁邊的人行道上,一根根路燈杆子像侍衛一樣直立在那裏,房內都有傾倒垃圾和排放汙水的通道。這些通道從樓上到樓下,再通入地下。考古學家發現,古城遺址中的一具具古屍都具有強烈的放射性。還有些因受過某種高溫而形成的玻璃物質,七零八落地分散在古城的各個角落。後來,人們給這座廢墟取名為“死丘”。
摩亨佐·達羅城市
摩亨佐·達羅,又稱死丘,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約於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於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摩亨佐·達羅是一個早期古代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會”之稱。
該段時期的其他古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克裏特島文明。摩亨佐·達羅考古遺址位於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拉爾卡納縣,靠近印度河右岸。
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摩亨佐·達羅考古遺址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巴基斯坦所在地區最早的文明是在肥沃的印度河流域發展起來的。到約公元前2500年時,這裏已出現規模較大的城市,其中之一就是摩亨佐·達羅。
摩亨佐·達羅的突然毀滅
雖然摩亨佐·達羅的繁榮經曆了漫長的幾個世紀。然而,在曆史學家的眼裏,也隻能是一瞬間的過眼煙雲。到了公元前18世紀中葉,哈拉帕文化突然衰落,印度河流域很多地方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尤以摩亨佐·達羅為甚。
20世紀初,一個振奮人心的考古發現,解開了長期以來曆史學家為之爭論不休的一個科學課題:誰是印度古代文明的主人?隨著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古城的發現和發掘,迷霧終於撥開,曆史以其無可辯駁的真實,向世界宣布:是黑色皮膚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印度古代燦爛的文明,而不是入侵的雅利安人。印度河流域無愧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摩亨佐·達羅毀滅的原因
有人設想,是由於城市內部發生劇烈的變革和鬥爭的結果。但是這種設想似乎缺少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又有人認為雅利安人的入侵是導致這一毀滅過程的基本原因。
雖然這種觀點找到了考古文獻的佐證,如俾路支諸部落、臨近伊朗的諸部落,或與印度河流域文明相近的周邊各部落,很可能都先後參與了這一過程。
考古資料證明,他們確實入侵過這一地區。然而,究竟是哪個部落首先進入這一地區的?誰是這種“英雄行為”的創造者呢?通過科學家長期的探索與研究,這個曆史之謎終於解開。原來它是被一場特大的爆炸和大火毀滅的。巨大的爆炸力不僅使古城半徑1000米內所有建築物被摧毀,而且使走在街上和待在家裏的人和動物,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殺戮。原來是自然災害摧毀了這座繁榮而美麗的古代城市。
科學家證實,這種巨大的爆炸力來源於大氣中電磁場和宇宙射線的雙重作用。空氣中非常活躍的化學微粒,導致氣溶膠的產生,並迅速積聚和占據了廣闊的空間,形成大小不等的球體。
這種物理化學性球體有的被稱為“冷球”,這是一種未曾燃燒的色暗不透明的黑色閃電;有的是一種發亮的球體,呈檸檬黃色或亮白色。
在線小知識
古代的摩亨佐·達羅是一座繁榮美麗的城市。同時也說明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次大陸地區已經進入了早期的國家階段。這座城市也許是當時統治者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