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呼吸:潮汐(1 / 1)

海洋的呼吸:潮汐

潮汐的解釋

世界上大多數地方的海水,每天都有兩次漲落。白天海水上漲,叫作潮,晚上海水上漲,叫作汐。

海水為什麼會時漲時落呢?這個問題從古代起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直至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潮汐的秘密才被揭開。

月亮引潮力

現在人們弄清了潮汐現象主要是由月球的引潮力引起的。這個引潮力是月球對地球表麵的引力,加上地球、月球轉動時的慣性離心力所形成的合力。

月亮像個巨大的磁盤,吸引著地球上的海水,把海水引向自己。同時,由於地球也在不停地做圓周運動,海水又受到離心力的作用,一天之內,地球任何一個地方都有一次對著月球,一次背著月球,對著月球地方的海水就鼓起來,形成漲潮。

與此同時,地球的某個另一點上的慣性離心力也最大,海水也要上漲。所以,地球上絕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總有兩次漲潮和落潮,這種潮被稱為“半日潮”。而有一些地方,由於地區性原因,在一天內隻有一次潮起潮落,這種潮被稱為“全日潮”。

太陽引潮力

不光月亮對地球產生引潮力,太陽也具有引潮力,隻不過比月球的要小得多,它隻有月球引潮力的5/11。但當它和月球引力疊加在一起的時候,能使潮水漲得更高。

每月農曆初一時,月亮和太陽轉到同一個方向,兩個星球在同一個方向吸引海水。而每月農曆十五,月亮和太陽轉到相反的方向,月亮的明亮部分對著地球。這時,兩個星球在兩頭吸引海水,海潮漲落也比平時大。

我國人民把初一叫朔,把十五叫望,因此這兩天產生的潮汐就叫“朔望大潮”。

軍事應用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領25.000將士從金門島出發,到達澎湖列島,進入台灣攻打赤嵌城。

鄭成功的大軍舍棄港闊水深、進出方便但岸上有重兵把守的大港水道,而選擇了鹿耳門水道。

鹿耳門水道水淺礁多,航道不僅狹窄而且有荷軍鑿沉的破船堵塞,所以荷軍在此處設防薄弱。

鄭成功率領軍隊乘著漲潮航道變寬變深時,攻其不備,順流迅速通過鹿耳門,在禾寮港登陸,直奔赤嵌城,一舉成功。

1939年,德國布置水雷,攔襲夜間進出英吉利海峽的英國艦船。德軍根據精確計算潮流變化的大小及方向,確定錨雷的深度、方位,用漂雷戰術取得較大戰果。

赤潮是因何而起

赤潮,被喻為“紅色幽靈”,是一種複雜的生態異常現象,發生的原因也比較複雜。關於赤潮發生的機理雖然至今尚無定論,但是赤潮發生的首要條件是赤潮生物增殖要達到一定的密度,否則,即使其他因素都適宜,也不會發生赤潮。

在正常的理化環境條件下,赤潮生物在浮遊生物中所占的比重並不大。但是由於特殊的環境條件,使某些赤潮生物過量繁殖,便形成赤潮。

水文氣象和海水理化因素的變化,是赤潮發生的重要原因。海水的溫度是赤潮發生的重要環境因素,20℃至30℃是赤潮發生的適宜溫度範圍。

科學家發現一周內水溫突然升高大於2℃,是赤潮發生的先兆。另外,海水的化學因子如鹽度變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海水鹽度在26~37的範圍內,均有發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鹽度在15~21.6時,容易形成溫躍層和鹽躍層。溫、鹽躍層的存在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條件,易誘發赤潮。

由於徑流、湧升流、水團或海流的交彙作用,使海底層營養鹽上升到水上層,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營養化。營養鹽類含量急劇上升,引起矽藻的大量繁殖。這些矽藻過盛,特別是骨條矽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

這些矽藻類又為夜光藻提供了豐富的餌料,促使夜光藻急劇增殖,從而又形成粉紅色的夜光藻赤潮。

據監測資料表明,在赤潮發生時水域環境多為幹旱少雨,天氣悶熱,水溫偏高,風力較弱,或者潮流緩慢等。

海水養殖的自身汙染也是誘發赤潮的因素。在對蝦養殖中,人工投喂大量配合飼料和鮮活餌料。池內殘存餌料增多,嚴重汙染了養殖水質,為赤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物環境,使其增殖加快。

自然因素也是引發赤潮的重要原因,赤潮多發除了人為原因外,還與緯度、季節、洋流、海域的封閉程度等諸多自然因素等有密切聯係。

總之,赤潮是一種複雜的生態異常現象,發生的原因也比較複雜。但是由於特殊的環境條件,使某些赤潮生態過量繁殖,便容易形成赤潮。

在線小知識

在被稱之為赤潮生物的63種浮遊生物中,矽藻有24種,甲藻有32種,藍藻有3種。我國已有資料記載的赤潮生物達25種,其餘的38種在我國海域均有分布,隻是尚未在國內引起過赤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