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動物從何而來(1 / 1)

白色動物從何而來

白色動物的出現

近些年來,在世界各地發現了一些白色動物。在韓國京畿道的山區裏,發現了一種喜鵲,它通身都是白的。在亞美尼亞的一家國有農場,生出了一頭白毛水牛。此外,在印度還發現了白虎,在非洲發現了白獅,在我國台灣和雲南發現了白猴等。在湖北神農架發現了白金絲猴、白熊、白狼、白蛇、白鬆鼠、白烏鴉、白龜、白鹿、白麝、白蜘蛛等20多種白色動物。

神農架白熊

1954年,一位湖北農民到樹林裏采藥時,偶然發現了一個熊窩。老熊可能出去找吃的去了,令人驚奇的是,熊窩裏竟然有一隻白色的小熊!它全身的白毛就像細絨一樣,上唇和鼻子尖是淡紅色,而且眼睛也是紅的。他把小熊裝進藥筐裏,送給了武漢動物園。

台灣“美迪”

1977年11月,在我國台灣捕獲了一隻體色純白的幼年白化型台灣猴雌獸,取名為“美迪”。此事馬上轟動了整個世界,美國、英國以及世界各國的新聞機構大多報道了這件“奇聞”。

由於“美迪姑娘”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仍然沒有合適的“白色”配偶,1980年7月5日台灣各報向全世界發出了“征婚”啟事,希望能繼續繁育出純白的後代。

恰好雲南省永勝縣在1980年9月捕獲一隻毛色純白的獼猴,收養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名叫“南南”,便發出了“應征”信。由於種種原因,這個美好的願望最終未能實現。

其他地方的發現

在我國廣西大新縣曾發現若幹白色的黑葉猴,捕獲到的一隻,被放在柳州市的柳侯公園中展出。

另外,據說分布於中國的金絲猴也有白化型,有人曾在湖北西部神農架林區考察時見到過一些白色的金絲猴,但沒有捕到。

動物界中的白色動物

2003年11月,世界上已知的唯一一隻白化猩猩“雪花”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動物園裏去世。它身患皮膚癌,最終因病情惡化被獸醫實施安樂死。“雪花”生前深受人們喜愛,西班牙人為它的離開非常難過。

2006年1月,美國聖路易斯市的“世界水族館”曾經拍賣過一條白化雙頭蛇。這條白化蛇長著兩個頭、兩張嘴,一直是“明星動物”。2007年11月,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動物園一對澳洲紅袋鼠生下了兩隻小袋鼠,其中一隻是灰色的,另一隻竟然是純白的,看起來像一隻“大號白兔”。據悉,袋鼠患先天性白化病現象非常罕見,特別是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

2009年3月,英國攝影師邁克·霍爾丁在非洲博茨瓦納的奧卡萬戈三角洲拍攝象群時意外發現一頭粉色小象。專家稱,患白化病的象的皮膚更多是紅褐色或者粉色的。白化病在亞洲象中比較多發,但是在較大的非洲象中極為少見。2009年8月,一對英國夫婦在自家花園內拍攝到了一隻患有白化病的畫眉鳥,更奇妙的是,這隻畫眉僅頭部為白色,身體其他部位都為正常的黑色。鳥類學家稱,這隻腦袋為白色的畫眉相當稀有,它能活到成年很不容易,因為白色的腦袋更顯眼,更容易受到天敵的襲擊。

科學家的觀察發現

科學家對白色動物觀察最多的,是最先發現的白熊。他們發現,白熊從不在一地長期停留,一般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箭竹林裏,以食野果、竹筍為主。它們雖然看起來像黑熊,但臉比黑熊短,視覺比黑熊強,而且沒有冬眠的習慣。白熊性情溫順,高興時會直立起來,手舞足蹈,有時還模仿人的動作。

對於神農架的白色動物,有的科學家認為是遠古殘存下來的品種,有的認為是該地區獨特的水文氣候、地理環境等因素造成的。究竟是什麼緣故,仍有待考證。

動物變白原因假說

這類動物的白色是怎麼形成的呢?有人認為,其中可能有一部分是遠古殘存下來的,一部分是後來變白的。

有人分析,變白可能是地區獨特的地質條件,以及水文、氣候、環境等因素,導致了白色動物的大量產生。但真正的答案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在線小知識

在白色動物中有一種體色純白、眼睛發紅的白化動物。白化動物體內由於缺少一種酶,不能合成黑色素,無法掩蓋眼睛虹膜中的血管顏色,所以形成了身體白色、眼睛紅色的白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