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之謎(2 / 2)

美國國立海洋漁業部門的布賴恩·戈爾曼博士,通過仔細查看自殺抹香鯨的屍體,發現它們的皮膚和嘴部都有嚴重潰瘍,特別是皮膚也出現了同肌體分離的現象。解剖屍體後,又發現其胸腔、腹部、心髒及肺部均有紅色液體。

細菌培養的結果表明,這些鯨都感染了弧菌屬或其他病菌,它們的免疫功能已相當脆弱,正是這種傳染病奪去了它們的生命。因此,戈爾曼認為,抹香鯨集體自殺是人類對海洋的嚴重汙染,致使病菌迅速繁殖的結果。

科學家的又一發現

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抹香鯨另外一個奇特之處,即它隻有下牙,沒有上牙。下牙很大,足有0.02多米長,每側有40顆至50顆,這些牙齒把上頜刺出了一個個洞。別看它牙齒長得怪,一旦被它咬住,就休想脫身。

有人分析,抹香鯨捕捉大王烏賊,不是靠它的牙齒,也不是因為它那個龐大的身體,而是它在捕食之前要大吼一聲,這一聲會把動物嚇昏,然後它再慢慢品嚐。事實是不是這樣,還有待於科學家們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俾格米逆戟鯨是什麼樣的

俾格米逆戟鯨由於數量極少,加上其深居簡出,時至今日,人們還很難認識它的廬山真麵目。

據記載,人們隻捕獲過兩次俾俾格米逆戟鯨。

一次是在1963年,在夏威夷的近海海麵上。一些海洋學家意外地用漁網捕到一條俾格米逆戟鯨。但是,一個星期以後,這頭逆戟鯨死了。經檢查它是因呼吸道感染而死。

第二次捕到這種鯨是1970年,在南非開普敦的海灘上。當時一頭俾格米逆戟鯨正擱淺在那裏。人們及時把它送到南非國家水族館中。之後過了6天,這頭逆戟鯨因絕食而死。此外,人們還曾兩次獲得死去的俾格米逆戟鯨的遺屍和遺骨。

最幸運的要算是夏威夷海洋學院的幾位教師了。一次,他們到水下拍攝有關海洋哺乳動物的電影,意外地發現了一批從未見過的鯨魚。他們拿著攝影機在鯨群中遊動拍攝。他們回來後,就拿著這個片子去請教夏威夷海洋研究所的鯨類專家納利斯博士。納利斯看了影片後,說他們遇到的是世界上最少見的,也是最神秘的一種鯨——俾格米逆戟鯨。

為什麼俾格米逆戟鯨這麼少見?它們有著怎樣的生活習性?有多少種群和數量?這些對我們來說還都是未知數。

在線小知識

抹香鯨這種頭重尾輕的體型極適宜潛水,抺香鯨嗜吃巨大的頭足類動物,它們大部分棲於深海,常因追獵巨烏賊而屏氣潛水長達1.5小時,可潛至2200米的深海,故它是哺乳動物中的潛水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