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的標準
一個身強體壯的人,也許是因為他的肌肉本來就很發達,也許是因為他懂得如何去鍛煉肌肉,一般來說,這兩個條件他都應該具備。先天的因素可以造就強壯的肌肉,而懂得如何鍛煉肌肉則是後天的因素,這兩個條件才能造就一個身強體壯的人。
一個人可以很聰明,但可以不用經常去用到自己的聰明,或者說,一個人也可以很愚笨,但卻可以經常去運用自己的智力,在這其中他究竟能得到多少,這一點是由他的天賦和運用智力的程度決定的。人的智力要比肌肉複雜得多,但肌肉也可以做很多匪夷所思的事,因此肌肉也可以做極其複雜的工作。
肌肉可以做有關力氣、堅韌、精準、技術等工作,也可以同時做這幾種工作。那些需要用肌肉來幹活的人們中就包括珠寶商、鐵匠、外科醫生和屠夫等,但因為控製他們的神經係統不一樣,所以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也不一樣。普通木工和細木工人都用相同的工具幹活,但普通木工更傾向於做賣力氣的活兒,而細木工人卻更傾向於做精細接木和製形等器皿。同樣,普通漆工和畫油畫的畫家在精神上也相差十萬八千裏。
事實上,智力要比肌肉複雜得多。鍛煉身體有助於你提高肌肉的工作技術,運用智力也能幫助你提高智力的運用能力,但兩者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訓練智力是精神健康的一個方麵,這也是精神衛生的一個方麵,本質上都是為了讓你的精神更自在。
精神健康是在人類心靈的運用下所得到的一種合理的生活。你的心靈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智力,比聰明或者愚蠢本身更重要,甚至比使用智力、應對困難、解決麻煩、製訂計劃、做決定、按部就班等都更重要。精神健康不但包括工作熱情、積極上進、愛崗敬業、個人喜好和工作效率,而且還包括日常工作中的態度、秉性、喜惡以及那種讓自己和別人高興或者煩惱的原動力。健康的精神會指導你正確地使用自己的精力、避免錯誤、維持精神協調、避免精神疲倦、發揮特長和為人處事。
健康的精神需要去了解人類的本性。我們任何一種共性和個性都與健康的精神息息相關。一般來說,我們身體本身都有消化作用,但是同一種食物對於一些人來說是健康的食品,對另一些人而言卻是毒藥。健康的精神必然要重視人類個性的差別,男人和女人的差別,大人和小孩的差別,還有種族的差別,同一個種族中不同派係之間的差別。在精神訓練的時候,有時候需要運用到他們之間的差別,有時候卻需要去限製他們之間的差別,有時候可以讓他們順其自然地發展,有時候卻需要去控製他們的發展。但無論如何,我們在利用這一點之前,必須要了解清楚才行。健康的精神首先會讓你富有一種使命感,想了解怎樣去設計和改善你的內心,那麼你必須先學會了解你的內心。
既然我們無法選擇不工作,並且還需要一份好的工作,隻有這樣,在生活上,我們的目標才會更堅定,職業才會更穩定,所以,心理適應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適應工作的需要。當我們適應工作的時候,就可以做到得心應手,從容不迫。此外,積極上進也是一種成功。可是,銀行卡裏的錢並不是決定你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成功的標準還應當包括你有多麼快樂,你能為別人付出多少,你對他人、家庭和社會有多大的貢獻,因為成功的人都有一顆自在舒適的心靈。
身體和精神的常態
哈定(Harding)總統以前在地圖上寫下,或者他也曾親口談到“Normally(正常地)”一詞,這個詞以前在字典上是很罕見的,現在卻很常見,已經替代了“Normality(常態)”的意思了。假如你病了,你的身體就會失常;假如你病好了,你的身體就會恢複正常,但首先要保證你的身體狀況天生就是處於常態的。
然而,我們很難確定人的內心是否處於常態,原因在於某些事情對我來說是常態,但對你來說卻不一定是常態。因為幾乎在所有的事情上,我們都會呈現出大大小小的差異,因此,常態是在差異中對比得來的,隨著我們的行為和感覺的不同,我們的呼吸和脈搏也會有所差異。但就大多數而言,大家的常態都差不多。
假設我們互相之間必然存在差異,但一定存在一種作為常態的標準來衡量這種差異。湯姆、傑克、哈利、你、我和其他所有人,在身高、體力、智慧、交流能力、秉性、娛樂、喜好、耐心、理想、眼界和其他所有事情上,總是避免不了各種各樣的差異。在法庭審判的時候,如果我們中有人犯了罪,而其他的人卻對此毫不知情,那麼,犯罪的人就處於失常的狀態。每個人的一生,總是需要保持精神的常態或健康——倒不是非得十全十美,而是要協調。假如,在一百個人中間,其中九十九個人都是一樣的,那麼可以斷言,大家都沒有失常,互相之間隻是有一點點差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