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裏的極限動物(1 / 1)

深海裏的極限動物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可在海底黑煙囪周圍卻生活著一群極限生物,它們並不認同這個道理。

要知道,在兩三千米的海底,陽光照不進來,海水熱液的溫度高達400度,而周圍的海水溫度隻有2度左右,真是“一邊是烈焰,一邊是冷水”,那裏還有很多含硫的有毒氣體。

在這樣嚴酷的極限環境裏,居然生存著一大群各種各樣的生物。它們有蝦、螃蟹……種類之多一點都不比熱帶雨林裏的生物群落遜色。

那這些熱水煮不熟、冰水凍不死的生物都吃什麼呢?問得好!在海底生活著一種奇特的細菌,那就是硫細菌。硫細菌不用陽光不用氧氣,它們依靠硫黃在發生化學反應時釋放出來的能量生存。這些硫細菌就是其他生命的食物。

在很久以前,科學家就曾發現深海裏有生命存在。當時,“阿爾文號”考察船在東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在幾千米深的海下發現,這個終年黑暗沒有陽光的世界,是一個繁衍生命的沃土。

在這裏,生活著許多貝、白蚌和紅冠蠕蟲等動物,但其形狀與陽光世界裏的有很大區別。

深海裏的紅冠蠕蟲,最長的達兩三米。它用白色外套管把自己固定在岩石上,保護著自己的柔軟身體。它沒有消化係統,就靠著伸出套管的身體,過濾海水中的食物。

有人曾對這些深海生命的生存條件進行過分析,認為海水經過高溫和高壓,所含的硫酸鹽變成硫化氫,有些細菌就靠著硫化氫進行代謝,靠吸收溫泉熱能而得以繁殖。

一些小動物則靠過濾這些細菌生存,大的動物又以小的動物為食物。

就這樣,在沒有陽光的深海世界裏,形成了一條獨特的食物鏈,由此而維持了一係列生命的生存。

在萬米深的海溝中,也有數量不少的海洋動物。這些動物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海洋環境中生活,主要食物是一些海洋動物的屍體被分解的物質。

近些年來,人們在洋中脊的深穀中也發現許多海洋動物,例如:甲殼類、蛤、海參等。然而,這些動物個體,比其他深海動物要大許多。

知識小鏈接

在馬裏亞納海溝,發現了世界最大的單細胞生物,即巨型阿米巴蟲。它的單個細胞直徑超過0.1米,並且能從周圍環境中吸收鉛、鈾和汞元素,對重金屬環境有著很強的適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