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黃金隧道”(1 / 1)

尋找“黃金隧道”

通往黃金國的黃金隧道

據古代傳說,在南美洲的地下,有一條長達數千千米的“黃金隧道”。沿著這條隧道向前邁進,就可以到達“黃金國”。

“黃金國”裏埋藏著大量黃金,國王和貴族所戴的帽子和衣服上都裝飾著黃金,許多宏大的公共建築物用巨大的金塊砌成拱門,裝飾著精美的浮雕,顯得極為豪華,甚至連國王的馬鞍、拴馬樁、狗項圈,也都是用大塊的黃金做的。

“黃金國”究竟在哪裏?眾說紛紜,有的說它在迤邐的安第斯山中,四周山嶺綿延,層巒疊嶂,全國臣民把太陽當作神靈而頂禮膜拜,每當旭日初升,晨曦普照,或在夕陽西下,紅霞染映,“黃金國”顯得分外妖嬈。

也有人說,“黃金國”是在海拔2700米,由死火山口形成的哥亞達比達湖畔,每年定期舉行祭祀“黃金神”的儀式,國王與貴族把許多黃金飾物作為供奉神靈的禮物而投入湖中,宗教的狂熱使他們如癡如醉,有時抬著馬投入湖中,作為敬獻給神靈的活祭品。

有人說,“黃金國”在一個名字叫巴裏馬的“黃金湖”畔;有的卻認為,“黃金國”隱藏在裏裏諾斯河與亞馬孫河之間的某一地區……關於“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的傳說還有許許多多在民間廣泛流傳,越傳越神奇,但誰也無法準確地說出它的具體地點和真實情況。

從15世紀以來,由於西歐各國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關係的萌芽,金屬貨幣成普遍的支付手段,這就引起歐洲的商人和封建主對於黃金的強烈渴求。

關於南美洲有“黃金隧道”和“黃金國”的傳說在歐洲廣泛傳播後,西歐社會上至國王、僧侶、大貴族,下至中小貴族,尤其是商人和海盜,都渴望到南美洲尋找“黃金隧道”與“黃金國”,於是掀起了一股“黃金熱”的狂潮。

黃金探險隊

1536年,西班牙總督授命凱薩率領一支由900多人組成的探險隊,在南美洲的西北部進行考察達3年多,他們曾經深入到科迪勒拉山脈和馬格達雷那河一帶的深山密林中探索黃金,結果隻剩下凱薩一人返回,沒有發現“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的一絲一毫蹤跡。27年後,他又重新組織一支2800多人的龐大探險隊,在荒山野嶺度過3年多,最後仍然一無所獲。1539年,西班牙探險家率領一支龐大探險隊在南美洲北端進行考察,他們曾經深入到梅裏達山脈和馬拉開波湖區周圍的沼澤地,他們宣稱他們所到達“馬卡多亞”就是傳說中的“黃金國”。可是事實真相是:“馬卡多亞”隻是一個古老部族的聚居地,根本不是“黃金國”。

但在16至18世紀時,歐洲一些人卻對洛津《圭亞那帝國的發現》一書中所描寫的“黃金國”深信不疑。

1599年,繪製的“黃金圭亞那的新地圖”上,竟然畫著巴裏馬“黃金湖”,在湖畔標明了“馬洛亞帝都”。後來,甚至把巴裏馬湖標在赤道上,西麵是“黃金國”及其帝都馬洛亞,而把圭亞那卻畫在北麵。再後來,把巴裏馬湖錯寫成“黃金的海”。從當時繪製地圖上所表現出來的前後矛盾、混亂和荒唐的情況,可見當時人們根本弄不清“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究竟在哪裏。

尋找黃金

直至現代,還有很多人依然在興致勃勃地尋找“黃金隧道”與“黃金國”。在西班牙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資助下,西班牙探險家曾率領大批民工,由色布盧貝特負責指揮,鑿通了巴裏馬湖,排出了5米多深的水,在湖底汙泥中找到了一些有卵石大的綠寶石和黃金製成的精美工藝品。

1912年,戈德拿泰茲公司花費了15萬美元的巨額經費,雇用大批民工,運用新式排水機器,把位於海拔2700米高原的“哥亞達比達湖”吸幹了,從湖底汙泥裏撈出了一些黃金以及用黃金製成的工藝品和貴族的酬神金俑。

1969年,有兩個農場工人無意中在一個小山洞裏發現了幾件純金的製品:金木筏一件、小金人像一件、金王座一件。這些偶然發現,更加激起了許多人尋找“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的濃厚興趣。他們認為,這些偶然發現為進一步探尋“黃金隧道”與“黃金國”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依據。從1976年以來,考古學家在南美洲曾發現許多重要的遠古文化遺址和文物,對今後深入揭開“黃金隧道”與“黃金國”之謎很有參考價值。

在線小知識

據考古和曆史學者的研究,“黃金國”可能的遺址是在現今南美秘魯高原一處叫庫斯科的地方。庫斯科曾經是南美洲大陸,印加帝國的首都,於1532年遭受西班牙軍隊蹂躪,原有的印加建築全遭毀滅,唯能從被歲月磨得光滑凹陷的石板路上找到些從前的繁榮昌盛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