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機的設備裝置
人們為了使雷達能在較遠的距離上發現敵機或導彈,往往把天線架得很高,然而,無論怎樣架設,高度也有限,於是,人們就把雷達搬上飛機。
預警飛機的大圓盤是雷達天線罩,裏麵裝有監視雷達天線和敵我識別天線。當預警雷達向周圍發射強大的電磁波時,碰到所有的物體都有回波反射,不論是突襲的飛機,還是來襲擊的導彈,在這個大圓盤的麵前都立刻現出原形。預警機便針對不同的目標,指揮引導己方的飛機和導彈進行攔截,將其摧毀。
除預警雷達外,預警機上還裝有大量其他設備,如通訊導航裝置、敵我識別設備、數據處理和顯示裝置、機載計算機等。
執行任務時,預警機按規定航線長時間巡邏飛行,機載雷達同時工作,雷達操作員通過顯示屏監視警戒空域內的敵情。
發現情況後,立即向指揮員報告,並將飛機的架數、類別、航向、方位、距離、高度等轉發到地麵站和防空指揮部。機上計算機不斷對數據進行處理,以便對己方飛機進行指揮和引導。
戰時用預警機搜索、監視空中和海上目標,指揮引導自己的飛機。平時沿著邊境、公海線巡邏,防止受到突然襲擊。
同地麵雷達相比,預警機居高臨下,有探測距離遠、反應速度快、搜索範圍廣、生存能力和抗幹擾能力強等優點,低空和超低空的目標也逃不過它的眼睛。一旦地麵指揮機關遭到破壞,預警機還可以替代指揮。
預警機比較常見的是以客機或者運輸機改裝而成,因為這類飛機的內部可使用空間大,能夠安裝大量電子設備、維持運作的電力設備與冷卻設備,同時也有空間容納數位雷達操作人員。
以大型飛機改裝,容納更多電子設備與指揮管製人員的空中預警管製機是空中預警機的放大與強化版。除了將雷達係統放置在飛機上以外,空中預警管製機可以強化或者替代地麵管製站的功能,直接指揮飛機進行各種任務。
在海灣戰爭中,預警機為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贏得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美國近年來的多次海空作戰行動中,都出現了預警機的身影。
在線小知識
我國的“空警-2000”預警機,以俄羅斯的伊爾-76為載機,采用了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它隻需以電子掃描進行俯仰和方位探測,所以不需要再采用較落後的機械掃描旋轉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