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機器人的發展(1 / 1)

戰爭機器人的發展

提到機器人,人們會想到工業生產流水線上的焊接機器人、噴漆機器人,或者看到過各種服務性的機器人。目前,機器人也已經大量用於軍事方麵。

1966年,美國海軍使用機器人“科沃”,潛至750米深的海底,成功地打撈起一枚失落的氫彈。

有一個被稱為“輪桶”的機器人,曾在英國陸軍服役期間,參加過反恐怖鬥爭,多次排除恐怖分子設置的汽車炸彈,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固定防禦機器人是一種外形像鉚釘的戰鬥機器人,身上裝有目標探測係統、各種武器和武器控製係統,固定配置於防禦陣地前沿,主要遂行防禦戰鬥任務。當無敵情時,機器人隱蔽成半地下狀態;當目標探測係統發現敵人衝擊時,即靠升降裝置迅速鑽出地麵抗擊進攻之敵。

美國研製的“奧戴提克斯”步行機器人主要用於機動作戰。它外形酷似章魚,圓形“腦袋”裏裝有微電腦、各種傳感器和探測器,能自行辨認地形,識別目標,指揮行動。隻要給它一些武器裝備,就立即能成為某一部門的“戰士”。

1991年美國就開始使用機器人清掃戰場了。這種機器人裝有探雷器和使地雷失效的裝置,主要用於協助攻擊分隊在各種雷場中開辟通路,並進行標示。因此這類機器人也叫排雷機器人。

美國研製的交通警察戰場機器人,它安裝了多種傳感器,可用於探測建築物、掩體、隧道等處的地雷;蜜蜂式控雷器則具有較快的飛行速度,可以迅速而準確地發現地雷的位置,並通過自身攜帶的炸藥對地雷進行引爆。

戰術偵察機器人主要配屬偵察分隊,擔任前方或敵後偵察任務,是一種仿人形的小型智能機器人,身上裝有步兵偵察雷達,或紅外、電磁、光學、音響傳感器及無線電和光纖通信器材,既可依靠本身機動能力自主進行觀察和偵察,也能通過空投、拋射到敵人縱深,選擇適當位置進行偵察,並能將偵察結果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人的功能會得到不斷完善。把微處理器安裝到機器人身上,可以使機器人有大腦、眼睛、耳朵、嘴巴、手和腳,成為一個高級智能機器人。

在線小知識

在未來的戰場上會出現一種“電子武士”,他頭戴高科技電子頭盔,有通信、防護和偽裝功能。隨身攜帶健康傳感器和電子地圖;身著變色軍裝,還配備帶定位儀的手表,可以和3顆衛星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