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衛星武器的發展(1 / 1)

反衛星武器的發展

隨著航天活動的蓬勃開展,空間也逐漸成了軍事爭奪的場所。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蘇聯就首先研製試驗了一種攔截衛星,也是最早出現的一種反衛星武器。

這種反衛星武器,是利用空間雷來擊毀敵方衛星的。它是將空間雷裝在一個小衛星上,用火箭發送到與目標相近的空間軌道上,然後逐漸靠近目標。當空間雷與敵方衛星交會時,利用自身爆炸產生的碎片來擊毀衛星。

美國很快也研製成一種反衛星武器。這種反衛星武器既可由地麵運載火箭發射,也可從飛行在空中的戰鬥機上發射。

它的樣子很像個鐵皮罐頭盒,高約0.45米,直徑為0.3米,重15.000克。

當它進入敵方衛星軌道時,能以每秒12.000米的速度去攔截敵方衛星,用硬碰直撞的方式將目標摧毀。

此外,還有一種用爆炸的動能或碎片擊毀衛星的武器。它是在攔截衛星上裝載一枚類似於空對空導彈的微型“星載導彈”,當被攻擊的衛星進入射程以內時,就將星載導彈發射出去擊毀敵方衛星。

為了彌補製導和控製係統的不足,可以選用大麵積彈頭,如核彈頭和人工碎片帶。在空間,核彈頭不像在大氣層內產生爆破或熱效應,但是它所形成的射線能產生多種破壞效應,可以在數十千米的距離上殺傷衛星。

美國的科學家認為,當量為50.000噸的核武器在100千米以上的高度爆炸,將使大量的低地軌道衛星失靈。爆炸產生的電子會迅速彌漫到整個低地軌道空間,大多數低地軌道衛星都會與這些電子碰撞。

這種攻擊可以對進攻者帶來許多益處。首先,它隻需要相對較低的技術,不用多級運載器或精確的製導,一枚改進型飛毛腿導彈和小型核裝置就足夠了。這種攻擊方式至少不會直接擊中城市或造成人員傷亡。

其次,某個國家可以借口進行試驗,而在其自己的領土上空引爆核武器,無意對任何衛星造成破壞。

最後,采取這種進攻的一方總是利大於弊的,例如美國對低地軌道衛星的依賴性比朝鮮或伊拉克要大得多。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和蘇聯重點研究定向束能武器,這種武器是指利用激光束、微波射束、帶電粒子和中性粒子束產生的巨大能量來摧毀目標的太空武器。

在線小知識

許多國家都掌握了反衛星武器相關的技術。一種辦法就是建造一個大功率幹擾機或者使用重型工業激光器對低地軌道衛星的光學器件和傳感器進行攻擊;另外一種辦法就是利用現有的運載火箭和導彈建造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