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戰的發展趨勢(1 / 1)

電子戰的發展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電磁波的應用較量已經成了一個新開辟的作戰領域。敵對雙方彼此利用各種先進的設備和器材,在無線電通信對抗、雷達對抗和其他光電技術裝備對抗中,偵察與反偵察,幹擾與反幹擾,摧毀與反摧毀,展開著激烈複雜的爭鬥。

世人把這種較量稱為電子對抗,有的國家叫電子戰。電子對抗、電子戰,實質上就是掌握和操縱電子設備的人和人之間智慧的對抗。

電子對抗經曆了從無線電通信對抗到雷達對抗,再到電子設備全麵對抗的幾個階段。

由於軍隊電子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電子戰被作為直接用於攻防的作戰手段,形成了“陸、海、空、天、電”多維立體戰。電子戰的攻擊重點是敵方的指揮、控製、通訊、計算機等自動化指揮係統。

未來的高技術戰爭,電子戰將發揮巨大作用,沒有製電磁權就談不上“製天、製空、製海、製陸”權。

電磁對抗或電子對抗在不同軍兵種中的具體表現形式不同,主要包括雷達對抗、通信對抗和聲呐對抗。

雷達對抗是采用專門的電子設備和器材對敵方雷達進行偵察和幹擾的電子對抗技術。

雷達對抗包括雷達偵察和雷達幹擾。其目的是獲取敵方雷達的戰術和技術情報,采取相應的措施,阻礙雷達的正常工作,降低雷達的工作效能。

使用雷達偵察設備截獲敵方的雷達信號並經過分析、識別、測向和定位,獲取戰術技術情報,是雷達對抗的基礎。

雷達偵察分為雷達情報偵察和雷達對抗支援偵察,兩者互為補充。雷達情報偵察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對敵方雷達的偵測獲取雷達的特征參數,判斷雷達的性能、類型、用途、配置和所控製的武器等有關戰術技術情報以及防禦係統的組成。它是製訂作戰計劃、研究雷達對抗技術和使用雷達對抗設備的依據。

雷達對抗支援偵察的主要任務,是在情報偵察、獲取數據的基礎上,實時截獲敵方雷達的信號,分析識別威脅雷達的類型、數量、威脅性質和威脅等級等有關情報,為作戰指揮實施雷達告警、戰術機動、引導幹擾和引導殺傷武器等戰術行動提供依據。

現在,電子戰兵種已經出現,許多國家成立了專門的電子戰部隊。

在線小知識

電子對抗的發展史,也就是電子技術的發展史。美國的電子戰部隊,在陸軍中有2500人,占總人數的3.3%;空軍的電子戰飛機有248架,占作戰飛機總數的6.9%;海軍的電子戰飛機有120架,占作戰飛機總數的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