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方向的指南針(1 / 1)

指示方向的指南針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又稱指北針。指南針的前身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

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麵。

一個小小的指南針,無論我們把它放到什麼地方,總是固執地一頭指向南,一頭指向北。難怪在茫茫的沙漠中,在無邊的大海上,人們要依靠它來辨別方向呢!那麼指南針為什麼能夠指示方向呢?

那是因為,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鐵,它與普通的小磁鐵沒有什麼區別,也有兩極,N極在地球北極附近,S極在地球南極附近。

磁體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相同的兩個極性互相排斥,不同的兩個極性互相吸引。所以,地球上任何帶有磁性的物體,都會受地球這個大磁塊的影響,把它們的S極指向地球N極,而N極則指向地球S極。因此,正是地球緊緊吸引著天然指南針,使它永遠一頭指向北方,一頭指向南方。

那你知道指南針是怎樣發明出來的嗎?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對磁有了初步了解。

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吸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麵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實用的指南針。

最早的指南針是用天然磁鐵做成的,這說明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天然磁鐵及其吸鐵性。

據古書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正處在奴隸製社會向封建社會過度的大變革時期,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更是興盛發達,因而促使了采礦業、冶煉業的發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從鐵礦石中認識了磁石。

指南針在古代也被用於航海,正是這一點對人類社會進步發揮了巨大作用,因而指南針才得以躋身於我國古代四大發明的行列。這一發明後來經阿拉伯傳入歐洲,對歐洲航海業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知識小鏈接

司南是我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司南製造成功起碼已經有5000多年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