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道場——山西五台山(1 / 3)

文殊道場——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與浙江省普陀山、安徽省九華山、四川省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並居於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被稱為“金五台”。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漢傳佛教青廟和藏傳佛教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

佛教的傳入和靈鷲寺

在山西東北部,有一座紫府山,也稱“五峰山道場”,是道家的修煉場所。

傳說文殊菩薩第一次來到我國的時候,就居住在玄真觀內石盆洞中。當時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常年酷暑,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這一年,文殊菩薩再一次來到這裏講經說法,他見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於是發大願要將百姓拯救出苦海。

於是,文殊菩薩裝扮成一個化緣的和尚,不遠萬裏到東海龍王那裏尋求幫助。他在龍宮門口發現了一塊能散發涼風的巨大青石,於是就背起青石帶回了五峰山。

這塊大青石是東海龍王的歇龍寶石,文殊菩薩把這塊青石放置在五峰山的一道山穀裏,刹那間,山穀變成了草豐水美、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

此後,人們就把這個山穀叫作“清涼穀”,並在山穀裏建了一座寺院,將清涼石圈在院內。為此,五峰山又名“清涼山”。

清涼山的5座主峰,分別稱為望海峰、掛月峰、錦繡峰、葉鬥峰和翠岩峰。

望海峰又稱為“東台”,台頂麵積是5座主峰中最小的,僅7萬平方米,如鼇魚脊一般,據說在此可以遠眺東海日出,所以稱為東台。

掛月峰又稱“西台”,台頂麵積約有28萬平方米,周圍群山拱圍,岩石幽深,每逢皓月當空,隻見銀光瀉地,層峰朦朧,萬籟俱寂,儼若懸鏡,故取名為掛月峰。

錦繡峰又稱“南台”,台頂麵積約14萬平方米。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繁花似錦,千巒彌布,五彩繽紛,因之取名為錦繡峰。每年的農曆四月,北麵四台還是冰天雪地,而南台的山腰處卻是百花齊放。

葉鬥峰又稱“北台”,是清涼山五峰中的最高峰,台頂麵積約37萬平方米,頂天立地。此台特點是台高、風猛、雷激。

翠石峰又稱“中台”,台頂麵積約15萬平方米。與四台相比,中台的主要特點是大。

在台頂有一巨石,立如奔馬,臥似喘牛,長有斑斑苔蘚,在陽光照射下,丹碧生輝,故取名為翠岩峰。翠岩峰的西北麵有太華池,北有甘露泉,東南有玉龍池,池旁還有三棵泉,是清涼山南北五溪流水的發源地。

公元64年,東漢明帝劉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神仙,周身被金光環繞,輕盈地從遠方飛來,降落在禦殿前。

第二天一早上朝,漢明帝就把自己的這個夢告訴了群臣,並詢問夢中仙人是何方神聖。太史傅毅博學多才,他告訴漢明帝,傳聞西方天竺有位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身於虛幻中,並全身綻放著光芒,君王您夢見的大概是佛吧!於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道。

當月月底,使者遇見了正要前往中原的印度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於是此二人相隨而歸,並於公元67年抵達洛陽。漢武帝下令在洛陽城西雍門外禦道之南,建造一座僧院以供這兩位印度高僧居住,同時為了紀念白馬負經輸像的功勞,就將寺名定為“白馬寺”。

有一年,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從洛陽來到清涼山宣揚佛法,兩個人驚奇地發現這裏竟然有佛存在的痕跡,還發現了釋迦牟尼佛的舍利。而且清涼山山勢奇偉,氣象非凡,和印度的靈鷲山,也就是釋迦牟尼佛修行的地方非常相似。於是,兩位高僧立即決定就在這裏修建寺廟,供奉佛祖。

但是,這個決定卻遭到這裏的道士們的強烈反對。

後來,漢明帝在洛陽白馬寺舉行道士與高僧的賽法,結果兩位高僧獲勝,取得了在清涼山一帶建築佛教寺院的權利。

寺院落成後,命名為“靈鷲寺”。漢明帝劉莊為了表示自己對佛教的重視,就加“大孚”兩字,因而寺院的全名為“大孚靈鷲寺”,也就是後來顯通寺最初的規模。從這個時候開始,清涼山成為我國佛教的中心,大孚靈鷲寺和洛陽白馬寺同為我國最早的寺院。

後來,曆代都對大孚靈鷲寺進行修葺,北魏孝文帝時期對大孚靈鷲寺進行修葺後更名為“花園寺”;唐太宗時期名為“華嚴寺”;明太祖朱元璋重修後賜額“大顯通寺”,形成後來的規模。

顯通寺占地80000平方米,各種建築400餘間,中軸線殿宇有7座,由南至北依次為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和藏經殿。這些殿宇造型各異,獨具特色。

在懸掛“大顯通寺”匾額的山門外兩側,各有一通石碑,石碑上模仿龍形和虎形,寫有“龍虎”兩個大字。寺廟中用龍虎把守大門,甚為奇特。

觀音殿又名“南殿”,殿內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像,左右兩邊陪祭的是文殊菩薩像和普賢菩薩像,所以又稱“三大主殿”。殿內兩側放滿了經架,架上有各種經書,所以又稱“藏經殿”。過去曾將救助水陸眾生的大法會水陸道場設在這裏,所以又叫“水陸殿”。

文殊殿是顯通寺的第二重大殿,殿前有兩座碑亭,亭內立有兩通漢白玉石碑,石碑高不足三米,寬不足一米,一通是“有字碑”,是康熙皇帝的禦筆所題;一通碑上沒有任何字跡,人們稱作“無字碑”。

相傳這兩個碑亭坐落的地方原是兩個圓形的水池,池裏的水清澈如鏡。

有一年,康熙皇帝朝台,巡遊顯通寺,來到文殊殿前。他抬頭一望,隻見絢爛的菩薩頂端端正正坐落在靈鷲峰下,好像一條英武的龍,昂著頭高臥在那裏。

這座牌樓正是龍頭,兩根幡杆正是龍角,108層台階從牌樓上延伸下來,正是龍吐出舌頭。康熙越看越像,也越看越怕:這不就是出真龍天子的地方嗎?難道我大清的江山要讓別人奪去嗎?於是,他就想找些理由來證實這不是一條龍,或者是一條死龍,那他可就放心了。

當時的住持和尚在皇帝身邊接駕,聽到皇帝在念叨菩薩頂,便湊上去說:“啟奏萬歲,那靈鷲峰是一條龍,菩薩頂的牌樓,正好在龍頭上。”

康熙最怕說的話就這樣被住持說了出來,康熙皇帝不露神色,仔仔細細看了菩薩頂一會兒,像是發現了什麼奧秘一樣掉轉頭對住持說:“靈鷲峰是條龍,但不是條活龍,你看,它沒有眼睛。”

本來,康熙帝是想讓住持接住他的話茬,也說一句“這條龍沒有眼睛。”

可住持沒有領會到皇帝的本意,隻是一心想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訴皇上:“啟奏皇上,我主有所不知,這龍是有眼睛的。每日午間時分,太陽照到這兩個池上,那菩薩頂的木牌樓兩側就會出現兩個圓形的光環。”

這樣一來,康熙再也忍不住,發了雷霆,“龍長了眼睛,不會飛走嗎?龍飛走了,五台山的靈氣還會有嗎?這兩個水池,你給我填平,上麵再立兩通石碑壓住!”

住持嚇壞了,立即命人填平了水池,並立起了石碑。

住持請康熙寫碑文,康熙忘了有兩通石碑,就欣然寫了一篇,住持無奈,隻好請工匠把碑文拓刻在左邊那通石碑上,右邊則空了下來。

文殊殿殿內供奉著7尊文殊菩薩像:正中的為大智文殊菩薩,前麵的5位從左至右依次為西台獅子文殊菩薩、南台智慧文殊菩薩、中台孺者文殊菩薩、北台無垢文殊菩薩和東台聰明文殊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後麵是甘露文殊菩薩。這些文殊菩薩像前有護法神韋馱像,兩側羅列著十八羅漢像。

大雄寶殿是顯通寺的第三重大殿,也是舉辦盛大佛事活動的場所。殿內正前方的橫梁上高懸康熙禦筆題寫的“真如權應”木匾,下麵條幅橫懸,兩旁錦幡垂掛。

殿台上供著三世佛像,中間的是釋迦牟尼佛,西為阿彌陀佛,東為藥師佛,兩旁有十八羅漢像,背後有觀音、文殊、普賢3尊菩薩像。佛像前的地麵十分寬敞,經案上佛燈高照,寶鼎焚香,擺著各色供果,敬有美麗鮮花。東麵的經案頭還擺著鼓、磬、鐺、木魚等佛家樂器。不僅本寺僧人在這座殿內做早晚功課,每逢大的佛事活動日,各寺廟的僧尼都要身披袈裟,彙集到這裏舉行禮佛儀式。

中軸線上的第四座殿堂為純磚結構的無量殿,麵寬7間,進深4間,總高20多米,因殿內供有大光明無量佛,也就是毗盧佛大銅像,所以取佛法無量之意,命名為“無量殿”。又因為整座殿堂全部用青磚砌壘雕刻而成,俗稱“無梁殿”。

無量殿不僅規模宏大、結構嚴謹,而且雕刻精湛,是五台山磚結構建築的傑出代表。無量殿正麵每層有7個拱洞門,簷下用磚雕刻成鬥拱椽飛等構件。

中部3件為枕頭券,兩邊廂為橫向豎券,左右山牆為拱腳,各間之間用券拱式門洞相連,頂部為穹隆頂,上部有藻井鏤刻。

千缽文殊殿是中軸線上的第五座殿堂,殿中供奉著千缽文殊銅像。這尊銅像造型奇特,上疊5個頭像,胸前有手6隻。

其中的兩隻捧著一個金缽,缽內坐著釋迦牟尼佛,背後向四周伸出1000隻手,每隻手上都有一個金缽,每個缽內都有一尊釋迦牟尼佛。所以,這尊銅像又被叫作“千臂千缽釋迦文殊像”。

中軸線上的第六座殿堂是銅殿,是用50000千克銅鑄成的。殿外觀看似為兩層,實則為一層,內為一室,四角四柱,柱礎鼓形。殿身上層四麵雕隔扇6扇,下麵置隔扇8扇,殿內四壁上鑄有小佛萬尊,金光閃閃,灼灼照人,號稱“萬佛”。室內中央供奉著一個高為1米的巨大銅像。銅殿的每扇隔扇都是由一個省布施鑄造而成,其文詩之美、工藝之精讓人驚歎。銅殿柱、額、枋和隔扇上下都鑄有各種彩畫圖案和花卉鳥獸,如“玉兔拜月”、“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非常精致。

據《清涼山誌》記載,銅殿是由後來明朝時期清涼山的高僧妙峰法師集全國13個省布施而建造的。妙峰法師曾鑄3座銅殿,一在南京,一在峨眉,一在清涼山,前兩座銅殿已經被毀,隻留下顯通寺的這座,十分珍貴。這座銅殿造型優美,結構完整,圖案生動,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鑄造技藝。銅殿前原有銅塔五座,暗含清涼山五台之意,後僅保留下兩座,均為8麵13層,顯得玲瓏秀麗,引人注目。

銅殿的華嚴經字塔陳列在藏經樓內,是用蠅頭小楷字組成的。在黃綾和白綾上寫有60多萬字,囊括了《華嚴經》80卷。華嚴經字塔是由後來清朝康熙年間的許德心用4年時間設計,曆時8年時間完成的作品,極為珍貴。

藏經樓內,收藏了各種各樣的文物,有北魏時期銅鑄的旃檀佛像,有北宋開寶年間刊刻的雷峰塔藏經,有明代人繪製在菩提樹葉上的十八羅漢像,有楊五郎使用過的40多千克重的兵器鐵棍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藏經樓內還有一口重達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銅鍾,這口大銅鍾原先懸掛在顯通寺的鍾樓內,名叫“幽冥鍾”。

幽冥鍾的外部鑄有楷書佛經一部,共10000餘字。因為敲擊時鍾聲綿長,傳播深遠,所以人們又把此鍾叫作“長鳴鍾”,也稱為“長命鍾”。顯通鍾聲,曆來都是梵宇佛國的一個標誌,一直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拓展閱讀

藏經樓內的大銅鍾相傳鑄於明朝萬曆年間,鍾身高8尺,鍾口邊緣呈蓮花瓣形狀,重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但是為什麼不加鑄半斤使之成為10000斤呢?

原來,自秦漢以後,臣子朝見國君,拜恩慶賀,常常呼喊“萬歲”,並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禮節。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萬歲”便成為帝王的代稱,用來表明皇帝擁有的權力是上天所賦予的,至高無上。除了皇帝,誰也不敢將自己與“萬歲”聯係起來。當時鑄造大銅鍾的時候,為了避諱皇帝“萬歲”的“萬”字,就將鍾鑄造成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

清涼山佛教的極盛時期

佛教在清涼山不斷發展,至南北朝時期,佛教在清涼山的發展進入到第一個高潮期。北魏孝文帝繼位之初就崇佛敬僧。

《古清涼傳》記載他曾到清涼山避暑,遊行於中台,上置“小石浮圖”,並建清涼寺,還在清涼山“射箭畋略”,建造佛光寺,隨後又建造大孚圖寺,並環繞靈鷲峰置十二院。

後來,孝文帝還讓自己的第四個女兒信誠公主出家在清涼山,並置公主寺。於是,清涼山佛教開始興盛起來。據記載,當時的清涼山已經建有數十座寺院。

公主寺在建成之後,一度毀於戰火,保留下來的為後來的唐朝時期所建。相傳唐朝有一個尼姑來到清涼山修行,在公主寺的遺址下掘得尺璧,進獻給了當朝的皇帝,於是皇帝下令在此地重建公主寺。

在公主寺的旁邊還有一座小寺叫“駙馬廟”,民間傳說是誠信公主的丈夫出家修行處。公主寺占地4000平方米,中軸線有三進院子。

過殿麵闊、進深各3間,殿內正中塑有釋迦牟尼坐像,左右是大梵天王像和帝釋天王像,背後是觀音菩薩像。殿之四周塑文殊、普賢菩薩及十八羅漢像。塑像上方皆為懸塑,有山水人物,亭台樓榭,形態逼真,色彩鮮明。

大雄殿內設有佛壇,壇上塑釋迦牟尼、藥師、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像前是迦葉、阿難兩尊者,塑藝精美絕倫。

殿四壁皆為美輪美奐的壁畫畫像,以盧舍那佛和彌勒佛為中心,300個多人物麵佛而立,大者一米,小者0.6米,內容豐富,繪藝甚佳。

穿過左邊的垂花門,是一棵蒼天古樹,北麵是一座聖母廟,其對麵有一細致的戲台,十分難得。

之後,北魏孝文帝對靈鷲寺進行了規模較大地擴建,並在周圍興建了善經院、真容院等12座寺院。清涼山發展成為了文殊道場和研習《華嚴經》的聖地。學習《華嚴經》的人們紛紛到五台山禮謁文殊,舉行法會,著書釋論,出現了靈辯及其弟子道昶、靈源、曇現等一大批“華嚴”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