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時期,清涼山的佛教迎來了興盛時期。北齊文宣帝高洋曾“割八州之稅,以供山眾衣藥之資”,當時清涼山上的寺院發展至200多座。
564年,北齊武成帝高湛詔慧藏法師於太極殿講《華嚴經》。次年,改清涼山為五台山,使《華嚴經》成為五台山的開山聖典,五台山的華嚴學派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在五台山盛傳的還有涅槃學、禪學、律學、淨土學等。
隋朝建立之後,隋文帝楊堅大力扶持佛教,下詔在5個台頂各建一座寺廟。即東台望海寺、南台普濟寺、西台法雷寺、北台靈應寺、中台演教寺。
也因為五台山是文殊菩薩演教的地方,所以這5個台頂上的寺廟均供奉文殊菩薩,但5個文殊的法號不同。
東台望海寺供聰明文殊、南台普濟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獅子吼文殊、北台靈應寺供無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在東台頂能看日出,西台頂能賞明月,南台頂能觀山花,北台頂能望瑞雪。
從此之後,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5個台頂寺廟裏禮拜,叫作“朝台”。此後,五台山之名開始在史籍中大量出現。
李唐王朝起兵並州而有天下,所以視五台山為“祖宗植德之所”。唐太宗即位後,重視譯經事業,命波羅頗迦羅蜜多羅為主持,增加僧侶3000餘人,並在舊戰場各地建造寺院。
於是敕令建寺10所,度僧數百,並下詔免收五台山寺院的賦稅。顯而易見,從唐太宗至唐德宗,都對五台山佛教給予了極大地支持和扶助。
702年,武則天敕命重建清涼寺,令德感法師住持並掌管全國的僧尼事宜,使五台山成為全國佛教的首府所在。其後,她又“神遊五頂”、在清涼山安置“玉禦容”,造塔立碑,並設齋供佛,對佛教進行大力地扶持,進一步加快了五台山的佛教進入興盛時期。
唐代宗李豫時期,印度的僧人不空三藏來華,上書向朝廷建議:“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今鎮在台山,福滋兆億。伏唯寶應元聖文武皇帝陛下,德合乾坤,明並日月,無疆之福,康我生人。伏唯至今以後,令天下食堂中,於賓頭臚上將置文殊師利形象,作為上座。詢諸聖典,具有明文。佛隻如來尚承訓旨,凡出家者固合摳衣。普賢、觀音猶執拂而侍,聲聞、緣覺擁慧而後居。斯乃天竺國皆然,非僧等鄙見,仍請為恒式。”
769年,唐代宗批準不空三藏的建議,尊文殊菩薩為天下寺宇齋堂中的上座,欽定普賢和觀音為文殊菩薩的侍者。從此,文殊菩薩就居於觀音、普賢、地藏等菩薩之首。
同時,不空三藏還奏請朝廷在五台山建金閣寺,並派弟子含光和經陀親自到五台山督造,使之成為國家的根本道場。
770年,不空三藏被詔往五台山,他根據名僧道義禪師所說的文殊菩薩顯聖處“金閣浮空”而創建金閣寺。該寺銅鑄為瓦,瓦上塗金,以合“金閣”命名。
金閣寺修建時,由印度那爛陀寺的純陀法師擔任監工,依照經軌建造。當年秋天金閣寺落成之後,不空三藏法師被召回京城,唐代宗親迎接入城。
不空三藏法師是當時新興密宗的主要創立者,他離開五台山後由門徒高僧含光常住金閣寺弘揚密宗,創建了以《大日經》、《蘇悉地經》和《金剛頂經》等真言密部為理論依據,以文殊護摩法為主要的修行方法,若戒定慧,形成了具有五台山特色的密宗,享有很高的聲譽。
金閣寺的殿堂共有160多間,寺院布局為兩處大院、一進四重坐北向南的殿閣。寺前有天王殿和鍾鼓兩樓。第一處大院中間,矗立一座大閣,內供高約18米的千手觀音銅像,是五台山最高最大的聖像,由純銅鑄成,外補薄泥,然後貼金。
千手觀音身旁又有兩尊高大的協侍像,一男一女,左邊男像懷中抱有寶劍,據說這一男一女為觀音的父母。殿閣兩壁各供有12尊塑像,統稱為“二十四諸天”。
千手觀音站壇的西南壁角,塑有詔令建造該寺的唐代宗李豫像。殿閣內左右後柱下兩個石柱礎,為圓形,中間束腰,上下卷蓮瓣形,唐風明顯。
金閣寺第一處大院的北側有一排木構建築,下層是僧舍,上層是塑有各種聖像的供殿,塑像設置龐雜,其中玉皇殿和三皇殿頗具特色。玉皇是道教所稱天上最高的神,又稱“玉帝”。
三皇指古代傳說中的3個帝王,或稱伏羲氏、燧人氏、神農氏為三皇,或稱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
與此同時,不空三藏又奏請在天下著名的寺院中置文殊院及文殊像,作為五台山文殊道場的支院。這樣,以五台山為中心,以天下各著名寺院為樞紐,通過遍布全國的大小寺院形成網絡,使文殊信仰得到了推行,從而使五台山成為僧俗尊崇的文殊信仰的發源地和傳播中心。
787年,五台山就被正式確定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台山被定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之後,人們便自然地在五台山興建了許多供奉文殊菩薩的寺院和殿堂。
五台山有專供文殊菩薩的菩薩頂、殊像寺、文殊寺、文殊院等寺院,大多數寺院中設有專供文殊菩薩的文殊殿,有的文殊殿規模甚至超過了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大雄寶殿。
供奉在五台山的文殊菩薩像多種多樣,有聰明文殊、智慧文殊、獅子文殊、無垢文殊和孺童文殊,這五方文殊像合塑在黛螺頂的文殊殿、顯通寺文殊殿和尊勝寺的文殊殿中。
菩薩頂位於五台山顯通寺北側靈鷲峰上,是五台山中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菩薩頂據傳為文殊菩薩道場,所以又稱為“真容院”、“大文殊寺”。
菩薩頂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曆代曾多次重修。後來蒙藏喇嘛教徒進駐五台山之後,成為五台山黃廟之首。菩薩頂全寺順山就勢修築殿宇,寺前有石階108級,布局十分嚴謹。
曆代都非常重視對菩薩頂的修葺和擴建,逐漸形成後來的規模。北宋時期對寺院重修,並鑄銅質文殊像10000尊供奉在寺內。南宋時改建,並將此寺易名為“大文殊寺”。
1402年,始有菩薩頂的稱謂。1573年至1620年間再一,又對該寺進行了重修。至清代,由於滿族崇信喇嘛教,於是在1660年,將菩薩頂由青廟改為黃廟,並從京城派去了住持喇嘛。
清康熙年間,又敕令重修菩薩頂,並向該寺授“番漢提督印”。從此,按照清王朝的規定,菩薩頂的主要殿宇鋪上了表示尊貴的黃色琉璃瓦,山門前的牌樓也修成了四柱七樓的形式。這在五台山是絕無僅有的,在全國範圍內也不多見。
自此以後,菩薩頂成了清朝皇室的廟宇。菩薩頂山門外水牌樓上的“靈峰勝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聖境”,都是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
菩薩頂東禪院內兩通高3米,寬1米的四楞碑上,用漢、滿、蒙、藏4種文字刻寫的碑文,則是乾隆皇帝的禦筆,描寫他上五台山的感受。書法圓潤流暢,結構豐滿雄健,是很寶貴的藝術品。
菩薩頂的建築布局很有特色,而且主要殿宇外觀似皇宮,而內部布置卻又具有濃烈的喇嘛教韻味。因為菩薩頂在靈鷲峰上,從峰下仰望,菩薩頂前108級陡峭的石階如懸掛在空中的天梯,石階末端的平台之上立著一座四柱三門的木牌樓。
牌樓之後是山門,山門兩邊廂房的紅牆上,分別開著圓形窗戶。有人說這種布局恰似龍頭,牌樓的正門是龍口,旗杆是龍角,廂房壁上的圓窗是龍眼,而那長長的石階,則是龍吐出的舌頭。又因山門前的大石階不是一級一級的,而是斜升的大平麵,並雕有九龍戲水。九龍翻騰,互相纏繞,活靈活現。
菩薩頂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100多間,布局結構緊湊而有變化,且均為康熙皇帝下令建造的。
全寺建築大體上可以分為前院、中院、後院三個部分。
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等。兩旁對稱地排列著鍾樓、鼓樓、禪院等。全寺建築的布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壯觀恢宏,加之紅柱紅牆,金色琉璃瓦,更顯得金碧輝煌,富貴豪華。
菩薩頂各主要大殿的布置和雕塑,具有濃烈的喇嘛教色彩。麵闊七間的大雄寶殿內,後部供著毗盧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前麵則供著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像。
文殊殿內的文殊像與一般佛教寺廟內的文殊菩薩像不同,它是按喇嘛教的經典規定製作的,頭取旁觀勢,腰取扭動勢,發取散披式,同時身掛瓔珞,顯得特別活潑、生動。兩側牆壁上,還掛著繪在布上的藏畫唐卡。
另外,在大雄寶殿和文殊殿的柱頭上,還掛著桃形小匾,上寫梵文咒語。這些都是喇嘛教寺廟建築裝飾中所獨有的。
值得一提的是,文殊殿還有滴水大殿之稱。過去文殊殿有一塊簷瓦,無論春夏秋,也無論陰晴雨,總是往下滴水。時間長了,文殊殿前的一處階石上麵成了蜂窩狀。什麼原因呢?有人說,這是文殊菩薩靈驗,廣施雨露的緣故。
實際上,這隻是建築上的一種巧妙設計。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儲水層,儲水層下又有防漏設施。每當雨天,雨水透過琉璃瓦孔而存於儲水層內。在陰天或晴天時,儲水層中的水便慢慢地從簷瓦滴下。
此外,菩薩頂內還存有許多文物。這些文物中,有幾件比較稀奇,而且還流傳著一些趣聞。
菩薩頂後院正房內存有4口大銅鍋。在過去每年“六月大會”和臘月初八各用一次這些鋼鍋。
六月廟會喇嘛們過佛教節日,做齋飯,用白麵蒸魔王,供“跳神鎮魔”用。臘月初八是佛成道日,在鍋內放進黃米、綠豆、蓮子、栗子、紅棗、稻米、桃仁、紅糖等,做成八寶粥供佛齋僧。
在菩薩頂前院的西配殿裏,還有一尊泥塑文殊菩薩像,這也是饒有風趣的佛教文物。過去,這尊文殊菩薩像的右肩上還帶著一支箭,據說那還是乾隆皇帝射的呢,乾隆皇帝給它的封號“帶箭文殊”依然流傳至今。
菩薩頂文殊殿中供真容文殊像,佛光寺文殊殿中供著文殊7尊像。後來,在菩薩頂、羅睺寺、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內還分別供奉有黃、白、綠、黑、藍五色文殊像。另外還有帶箭文殊、燈籠文殊、老文殊、千臂千缽釋迦文殊、甘露文殊、金剛文殊、大威德文殊、寫戲文殊等。
唐代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寬鬆的文化氛圍,加之多位帝王的尊崇佛教、扶持佛教,使得五台山佛教形成了寺院林立,寺院經濟發達,佛教經典豐富,僧人數萬的鼎盛局麵,文殊信仰遍及天下。佛教的各個宗派,如唯識宗、律宗、華嚴宗、淨土宗、密宗、天台宗、禪宗等高僧大德紛紛至五台山巡禮學法,傳教布道,開辟道場,並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宗派。
遠自斯裏蘭卡、印度、尼泊爾、越南、緬甸、日本等國的僧人,均慕名而來巡禮求法,其中,朝鮮和日本尤甚。如日本入唐求法高僧圓仁歸國後,於861年在比睿山延曆寺仿照五台山大華嚴寺菩薩院的文殊堂建起了文殊樓,修造了文殊像。
據傳,唐代五台山佛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全山寺院達到了360多座,僧尼達數萬人,各地興建的寺院和僧眾更是數不勝數。
拓展閱讀
在佛教中,認為人生一共存在有108種煩惱,所以,在眾多的寺廟中,門前長長的台階一般都與108有關,菩薩頂當然也不例外,寺前的台階共有108階。
佛家把解脫煩惱之道稱為“法門”,每踏上一級台階,就意味著跨入了一個法門,消除了一種煩惱。走過長長的台階,站在懸有“靈峰聖境”橫匾的彩繪牌樓下麵,遠望周圍林立的寺廟和翠綠的山色,就寓意著已經把人世間的108種煩惱全部踩在腳下,成了一個無憂無慮的人了。
喇嘛教的傳入和興盛
自唐朝以後,五台山的佛教步入了平穩發展的階段,宋太宗時期,敕令建造太平興國寺,並免除了五台山寺院的稅賦,還送五台山寺院經藏、佛像、金幣等物,安排寺院住持,遣使造寺,使五台山的僧寺驟然猛增。
宋真宗曾敕令五台山文殊院建重閣,設文殊像。當時五台山共有寺院73座,盛行的宗派有華嚴、唯識、天台等派。
棲賢寺位於五台山的大社村。 棲賢寺寺院建造在懸崖上,從崖底的下院開始,鑿石為階,在凸出的石壁上建有亭子和殿堂僧舍。
下院正麵建有5間殿堂,當中一間為穿堂,接著便是岩壁下的短窄石階通道,通道中段外側凸起的岩石上建有六角亭,稱為“觀音亭”,亭簷下的橫枋上有3幅畫,表現的都是觀音顯示真容拯救受到歹徒和猛獸威脅的凡人事跡。
中段傍岩壁築7間殿堂僧舍,從小門入內,牆壁與石壁之間很貼近,院道不足1米。中間一段牆壁上畫有十八羅漢,6位一組,均為日常生活狀,富有凡世的情趣。
棲賢寺的中殿,內有高約1米,長約2米的銅牛立像,稱之為大社銅牛,係五台山十景之一。天王殿內有八角13層木塔一座,高約9米,結構精巧,尤其是鬥橫,雕工極佳,是五台山唯一一座木塔。
後殿有一麵大鼓,是五台山最大的牛皮大鼓。
龍泉寺原為楊家將家廟,始建於宋代,占地麵積約為16000平方米,殿堂僧舍有165間。因這裏有九道山嶺環抱,泉水清澈見底,稱作“龍泉”,龍泉寺因此而得名。
寺中的影壁和牌坊與東院處在一條中軸線上,由108級石板台階相連。台階上有座三門四柱的牌坊,采用漢白玉石雕造而成,前後垂簷和三門拱券,都采用鏤空雕法,玲瓏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