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牌樓雕滿飛龍、花梁、紙扇、寶鏡、書筆、塵撣、玉壺等多種圖案,形象逼真。這是五台山最出名的石刻牌坊,牌坊整體雄偉壯觀,巧奪天工,據說是由工匠耗時6年才建成,牌坊上刻有89條蛟龍,鱗爪俱現,神態逼真。
牌坊後麵的東大院前後兩進,有天王殿、觀音殿、大佛殿等建築。中院也叫“塔院”,龍泉寺三寶之一的墓塔就位於中院的祖師殿前。
墓塔通體用漢白玉石做成,造型和雕工均十分精美。塔下方台6.4米見方,高1.5米,上邊和下邊各雕一圈蓮花瓣,四角有4位大力士托塔金剛,台基中間內槽的坐佛小像有110尊。
墓塔底座為八角須彌座,每角又各雕一力士像,寶壺形塔肚設4龕,各刻一尊彌勒佛像,這是因為普濟生前自稱彌勒轉世,所以弟子特刻彌勒像。
塔腹上麵著八角飛簷,配以鬥拱,宛若傘蓋,既蔭庇四佛,又美觀大方。
在龍泉寺西北方向的山坡上,有一座楊業的瘞骨塔。傳說楊業死後,五郎將其屍骨埋葬於此,並建塔紀念。宋太宗後來追封楊業為楊令公,所以後人都將這座塔稱為“令公塔”。
金朝建立之後,受漢人崇佛的影響,曆代皇帝都傾仰於五台山的文殊聖地。
1137年,金熙宗完顏亶下令在佛光寺重建了7間木構建築的文殊殿和5間木構建築的天王殿。
海陵王完顏亮於1158年建造了繁峙縣靈岩寺,並命禦前畫臣王逵繪製水陸壁畫。
世宗完顏雍又興建了萬歲寺、平章寺等,並重修了淨名寺。在這個時期內,五台山的密宗、禪宗和唯識宗都有長足的發展。
元代帝王尊崇佛教,尤尊喇嘛教。元朝初年,西藏喇嘛教開始傳入五台山。忽必烈即位後,封西藏名僧八思巴喇嘛為國師,八思巴親到五台山朝禮文殊。
元中統年間,藏族高僧膽巴謁見了忽必烈,奉詔居住在五台山壽寧寺長達10年之久。隨著膽巴的到來,不少蒙藏喇嘛也相繼居於五台山,五台山的喇嘛教從此興盛起來,逐漸促使五台山成為了我國獨一無二的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存的佛教聖地。
元成宗鐵穆耳親臨五台山朝拜文殊,大做佛事,廣修寺院。元武宗海山還數度發軍,到五台山修建寺院。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曾特敕“置五台寺濟民局”和“敕五台靈鷲寺置鐵冶提興司”。
英宗碩德八剌“禁五台山樵采”並“駕幸五台山”,敕令重修寺院。泰定帝也孫鐵木兒“敕建殊像寺於五台山,賜田三百頃”,大做佛事。
元代在五台山重修、新建的寺院和塔院寺有10多座,並規定每寺住僧300人。在當時,除了喇嘛教興起之外,其他宗派如華嚴宗、慈恩宗、禪宗也頗為興盛,並湧現出了不少高僧。
1302年,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在五台山顯通寺的南側建立了塔院寺。因院內有大白塔,所以起名為塔院寺。
塔院寺坐北朝南,沿中軸線分布的建築分別有影壁、牌坊、石碑、周門、山門、鍾鼓樓、天王殿、大慈廷壽寶殿、塔殿藏經閣,以及山海樓、文殊發塔等建築,氣魄雄偉,有殿堂樓房130餘間,占地麵積15000平方米。
塔院寺門前,有三門木牌坊一座。這一木牌坊鬥拱雕工精美,頂飾典雅大方。所有木製構件都經過精工雕飾,用工精細,是塔院寺中的珍貴木雕作品。
在五台山的眾多佛塔中,聳入雲天的大白塔,是整個寺院的主要標誌,其他塔猶如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它。大白塔的全稱為釋迦牟尼舍利塔,從而便簡稱其為舍利塔,習慣性地稱為五台山白塔。
這座塔拔地而起,淩空高聳,在五台山群寺簇擁下頗為壯觀,人們把它當作五台山的標誌。
據《清涼山誌》記載,大白塔在漢明帝以前就已經存在。佛教有一傳言,486年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後,屍骨煉就成84000個舍利子,古印度阿育王用黃金七寶鑄成了84000座佛舍利塔,分布於大千世界中。我國有19座,五台山獨得其一,稱之為“慈壽塔”。
相傳東漢明帝時,西域僧人摩騰就是看到五台山台懷之地似佛祖說之靈鷺山,且此地已有一佛塔才奏明漢明帝在五台山修築寺院的。由此可知佛舍利塔,應該建造於五台山興建佛寺之初。
1302年,尼泊爾匠師阿權尼哥設計建造並完善了大白塔,將以前的慈壽塔置於大塔腹中。該塔工程之大,建造之難,為五台山之冠。大白塔位於殿閣之間,雄偉挺拔,直指藍天,有氣壯山河、一覽五台的氣概。
大白塔外形為藏式,高50米,塔基為正方形。建塔時,磚縫全部用米漿、石灰攪拌後砌築而成。塔麵呈白色,高高鑽入雲天,白塔形如藻瓶,塔利、露盤、寶珠等都是用銅鑄成的精致裝飾品。
白塔上,風磨銅寶瓶係以垂帶,懸以銅鈴,風吹鈴動,252個銅鈴“叮當”作響,清脆悅耳,回蕩在五台山上空。白塔下層建有3間塔殿,內有三大士銅像,有瓷質濟公和尚塑像和木雕劉海戲金蟾像等。
白塔東麵還有一座小塔,取名為文殊發塔,外抹白灰,通體白淨,狀如寶葫蘆。相傳文殊菩薩顯聖遺留的金發就藏其中。
大白塔底坐镟洞裏有佛足碑,石碑上所刻的佛足足印長1.6尺,寬6寸,足心有千幅輪相和寶瓶魚劍圖,10個足趾有華紋字。
據下部碑文的解釋來看,釋迦牟尼去世前曾站在一塊大石上,對他的弟子阿難說:“我最後留此足跡,以示眾生。誰見到此足印,瞻禮供養,就能免罪消災。”
唐玄奘西行取經時,把這佛足印也拓下帶回,唐太宗敕令將佛足刻在石上,立於祖廟。到了後來的明代,寺僧又按圖刻石,並供養在大白塔下。周圍還立有其他蒙、藏、漢文各類碑記數十通。
文殊發塔北側建有麵寬五間,高二層的大藏經閣。正中門頂上掛有一塊木匾,現在上有後來清朝乾隆皇帝禦筆題寫的絕句一首:
兩塔今唯一尚存,既成必壞有名言。
如尋舍利及絲發,未識文殊與世尊。
在藏經閣內有一木製經架,叫轉輪藏,六角形構成上大下小形狀,每層分若幹小格,放置經書。最下層底下有轉盤,人力推動,能夠來回運轉。
之所以製成這種轉輪藏,按佛教的說法是轉動誦經,能為朝山拜佛者消災除難。藏經閣存有漢、蒙、藏多種文字的經書20000多冊。
塔院寺內,還有大雄寶殿5間,藏經閣位於大雄寶殿後,白塔位於大雄寶殿和藏經閣之間,塔周圍有廊房圍繞,塔院寺東部,還有布局完整的禪院。
出身於僧侶的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剛一登基就實行了保護佛教,興隆佛教,尤尊漢藏佛教聖地五台山的政策。他先後召見了五台山的高僧璧峰和具生吉祥,分別頒賜紫衣、金缽、度牒、禦製詩等。
明成祖朱棣派人迎請西藏名僧哈裏嘛入京,敕封為大寶法王,令他統領天下的佛教,遣使護送哈裏嘛到五台山的顯通寺內安置,後又敕修佛舍利塔及顯通寺,還在寺中塑造了哈裏嘛的肖像。
黃教祖師宗喀巴的弟子釋迦也曾到五台山巡禮弘法,入京後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接待,並封他為大國師,賜金印、經像、金銀器等物。之後釋迦又往五台山,朱棣又幾次致書慰問。明英宗天順年間,建造了普濟寺,因地處北台葉鬥峰之下,所以也叫做北山寺,寺周“群峰凝碧”,因而又稱碧山寺,後來更名為“碧山十方普濟禪寺”。
碧山寺坐北朝南,背山麵水,是一座香火繚繞的古老寺院。碧山寺居高臨下,亭台樓閣,星羅棋布,被兩丈多高蒼翠蔥鬱的白楊樹包圍著。淙淙泉水,清脆可聞。沐浴在陽光之下的幢幢殿宇,掩映在水光山影之間,雄偉壯觀。廟門前高懸橫匾額一塊,上書“護國碧山十萬普濟寺”幾個鎦金大字,兩側是木製的對聯,紅底黑字,筆力遒勁,異常醒目。
古人曾在詩中寫道:
落日碧山寺,蕭然古澗邊。
白雲生翠崦,明月下寒泉。
凡是出家的僧尼和居士信徒到了碧山寺,一律免費食宿,任何人無權逐客。啟程時如果缺少路費,寺中還得周濟盤纏。
碧山寺這種廣濟十方僧人的做法,被人們所樂道和讚賞,因此人們也稱碧山寺為“廣濟茅蓬”,茅蓬是寺院的謙稱。
後來,明英宗敕造《大藏經》送往五台山普恩寺,送五台頂供養,又敕令護持至顯通寺。英宗遣人送鍍金文殊像一尊、畫幅百軸、香金5000兩、布帛1000匹、念珠萬串等給五台山文殊寺,並製書盛讚聖地,下令敕修文殊寺。
至明武宗朱厚照時期,下令敕建了銅瓦殿,賜額廣宗寺,又敕梵僧於中台頂建寺,鑄鐵為瓦,賜額演教,敕旨護持。
在此期間,黃教格魯派在五台山得到了迅速地發展。永樂年間,黃教高僧哈利麻在五台山居住一年,黃教祖師宗喀巴之弟子釋迦也先後在五台山居住4年,使黃教在五台山興盛起來。
1573年至1620年間,五台山的佛教興盛繁榮起來。明神宗朱翊鈞為母祈福,重修了大白塔,並下令敕造《大藏經》兩藏送往五台山。
並人派遣大使在五頂和獅子窩設弘福萬壽報國佑民吉祥大齋,又先後幾次送《大藏經》,於獅子窩與五台頂安置。並在五台山設龍會,賜全山僧人錫杖和衣缽1200副,其母李太後也舍錢於五台山修建寺院。
一時間,五台山的寺院劇增,全山達104座,僧侶眾多,佛事興盛。宗派以禪宗和藏傳佛教最為興盛,而華嚴、律宗、淨土等其他宗派也都有所發展。
清朝以後,曆朝君主,無論本人信佛與否,都相繼不斷地奉行著尊崇佛教的政策。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尊崇佛教,尤尊藏傳佛教,已經成為一項基本的國策。
五台山是我國佛教名山中唯一的處青黃廟並存的漢藏佛教聖地,並且離京城較近,清朝的曆朝皇帝也便特別重視扶持五台山的佛教。
從順治皇帝開始,就特別重視利用黃教來加強蒙古地區與朝廷之間的聯係,鼓勵蒙藏的佛教徒朝拜五台山,借以融洽民族關係,五台山喇嘛教曾權傾一時。
順治皇帝曾經兩次派數十名喇嘛到五台山,作護國佑民道場,曾命阿王老藏住持五台山的真容院,督理番漢僧眾。
康熙皇帝從1684年以後,先後5次朝台,遍禮台頂,朝拜各廟,賜題碑文匾額,還親封菩薩頂大喇嘛丹巴紮薩克為清修禪師,賜提督印和斬殺劍,命山西全省按時進貢錢糧。
1705年,康熙皇帝敕令五台山的菩薩頂等10座寺廟改為喇嘛廟,於是,青衣僧改為黃衣僧,漢喇嘛由此產生,並實行從藏傳佛教的高僧中給五台山委任大喇嘛的製度,還讓統轄內蒙古、青海佛教事務的大活佛章嘉呼圖克圖住在鎮海寺。
乾隆皇帝繼位後,效法其祖,曾6次朝台,廣題詩文匾額,屢撥巨款,重修寺院。嘉慶皇帝繼位後,也到五台山朝拜過。
鎮海寺建在陡峻的石山嘴上。寺院因山借勢,錯落有致,從山腰到山頂形成步步高升格局。寺前有幡杆、石獅,寺內有殿堂樓房100間。
它擁有4座大殿,分別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和關公殿其中觀音殿又稱文殊殿,殿內供奉有5尊菩薩兩側是十八羅漢。
鎮海寺的主要建築是一進三重大殿,天王殿內兩壁有四大天王,正中供彌勒佛。中殿內有3尊坐佛,背後飾有“靈光”,一色金身。後殿內正中有文殊菩薩坐臥獅塑像,前側又有3尊金身坐像。
從中殿西側的小門穿過是一套院,院內有1712年乾隆皇帝下令建造的十五世章嘉活佛墓塔。
塔基八角,每角塑有大力士,八麵雕有精細的人物圖案,塔腹正中雕有3尊坐佛,外圍有8尊站像。圓腹之上,立有層層內縮的尖頂,造型別致,雕刻精細華美。
章嘉活佛是黃教中一個曆代沿襲的職位,其地位僅次於達賴和班禪活佛。康熙皇帝尊章嘉活佛為“大國師”,讓其統管內蒙古50個旗,鎮海寺的規模也日漸龐大。
自從康熙皇帝將羅睺寺由和尚廟改為喇嘛廟,並常住藏族喇嘛之後,青海、甘肅等地的藏族佛教徒紛紛前來朝聖五台山,並就在該寺居住修行。
後來僧眾逐漸增多,道光年間,修建了十方堂,也就是廣仁寺,專門招待從遠地來的喇嘛和少數民族善男信女。由於廣仁寺沒有地產,日常佛用開支仍然由羅睺寺擔負。
廣仁寺與羅候寺僅一牆之隔,規模較小,但布局卻很嚴整。寺中存有藏文大藏經《甘珠爾》,非常珍貴。寺內有三進殿宇,殿宇兩側配樓房長廊。殿堂和殿堂不置具有濃厚的喇嘛教寺廟特色。
在清代,蒙藏佛教徒對五台山的崇拜非常厲害,在每年4月至10月期間,前來進香者絡繹不絕,使五台山的藏傳佛教達到鼎盛時期。至嘉慶時,五台山有規模宏大的黃廟共26座,喇嘛數千餘人,其中菩薩頂一寺就有喇嘛561人。
至清末,五台山有青廟78座,僧侶也在千人以上。清代漢傳佛教宗派繼承了明末時期的傳承,以禪宗為主,禪宗中以臨濟宗居首。直至近代,五台山的黃教仍然保持著一定的規模。
拓展閱讀
在羅睺寺內有一朵高豎的蓮花,內含4尊佛像,有時八瓣蓮花會緩緩綻開,現出四方阿彌佛,被稱為“開花現佛”,一直被視為五台山的一個奇觀。
其實,這隻是巧設機關人工操作的結果。這朵高豎的大蓮花與下麵的大圓盤用通柱連在一起,當僧人在圓盤下的暗室驅動木輪的時候,通柱就會隨之轉動,蓮花就會相應地開啟或閉合,於是,就出現了人們眼中開花現佛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