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道場——浙江普陀山(1 / 3)

觀音道場——浙江普陀山

普陀山原稱梅岑山,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臥海,島上風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宮,雲霧繚繞,以山、水而著稱。普陀山是觀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南海觀音立佛是普陀山的標誌。

佛教的興起和普濟禪寺

春秋越王勾踐時期,舟山一帶統稱為“甬東”。至西漢成帝劉驁時期,南昌尉梅福赴九江入仙道,隱居在甬東,並在島上采藥煉丹,於是更名為梅岑山。

因山的東南緊鄰一個更小的島嶼,這個島嶼懸峙海中,稱為“洛伽山”,所以有時候也連稱為“普陀洛伽山”。

至晉代,煉丹家葛洪循梅福之跡,來到梅岑山居住在仙人井附近,並築爐煉丹。《普陀洛伽新誌》中就記載著他在梅岑山寄隱的事情。由此可見,在漢晉時期,梅岑山便已成為道家的洞天福地。

東晉十六國時期,觀世音的崇拜已經開始在我國盛行起來,但是並沒有專門的道場存在。

唐朝時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佛教盛行,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就將觀世音簡稱為“觀音”。

後來,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梅岑山作為起始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交往的必經通道和泊地。

在唐太宗年間,有梵僧到梅岑山修行,親眼目睹了觀音大士現身說法,並授以七色寶石,梅岑山開始成為觀音顯聖的聖地。

五代後梁時期,日本高僧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到了舟山洋麵遭遇風浪,數次前行都無法如願,認為觀音不肯東渡,於是就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故稱“不肯去觀音”。

周圍漁民聽說要把觀音菩薩供奉在梅岑山上都高興極了,有的砍樹,有的扛石頭,沒多久就在潮音洞旁邊的紫竹林中建起了一座隻有3間簡瓦粉牆的小院落。內有一間小平房,是一座精巧別致的小型佛院,稱為“不肯去觀音院”,後人也稱“紫竹林庵”。

從此,梅岑山就成為了觀音菩薩的應化道場,普陀山佛教由此而興起來。

佛教在梅岑山的發展很快。967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內侍王貴來山進香,並賜錦幡,首開朝廷降香普陀之例。

到1080年的宋神宗時期,開始在梅岑山正式建寺,並特賜“不肯去觀音院”,命名為“寶陀觀音寺”,也稱“前寺”,並將山名更改為“寶陀山”。當時,日、韓等國來華經商、朝貢者,也開始慕名登山禮佛,寶陀山開始聲名遠揚。

後來,寶陀觀音寺被更名為“五台圓光寺”,香火開始繁盛起來。宋代嘉定皇帝禦書“圓通寶殿”匾額,定為專供觀音的寺院。

在1473年至1620年間,朝廷曾派太監張千來山擴建寶陀觀音寺於靈鷲峰下,並賜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寺廟規模宏大,是當時東南方最大的廟宇。康熙年間,重建之後賜額“普濟群靈”,始稱“普濟禪寺”。

進入普濟禪寺一般都要經過一個石牌坊,此坊四柱三門,高約20米,柱上橫楣雕刻有精致的雲綾和石葫蘆。坊內北側,豎立一通石碑,上書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的字樣。據說這是皇帝立下的聖旨,文武官員、庶民百姓從此路過,必須下馬下轎,以示對觀音菩薩的崇敬。

在普濟禪寺前有一個約為15畝的蓮池,名叫“海印池”,也叫“放生池”,是明朝時期建造的。“海印”為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彙聚百川之水,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現宇宙萬法。

池上築有3座橋,中間一座橋麵平闊,北接著普濟禪寺的正門,南銜禦碑亭。橋中有一湖心亭,又稱“八角亭”,正對普濟寺山門,周圍玉液擁抱,粉牆環繞。夏日荷花盛開,綠葉田田,紅花亭亭,景色迷人,憩此玩賞,憑欄臨風,頓覺暑氣全消。

橋南的禦碑亭,在湖心亭前,與海印池相連。亭中立有白玉碑一通,碑文記載了梅岑山的發展曆史,碑額上的雕龍栩栩如生,書法遒勁剛健。石刻非常精美,可謂雙絕,碑極名貴。

普濟禪寺的東麵一座為拱橋,稱“永壽橋”,橋上石欄柱頭上刻有獅子40座,形態各異,生動逼真。石橋古樸典雅,為雕刻中的珍品。

橋前有菩薩牆影壁,上書“觀自在菩薩”5個大字,字高5尺,蒼勁有力。相傳觀音菩薩悲智雙圓,從悲則稱觀世音,從智則稱觀自在。牆旁刻有《心經》,而且有詩讚道:

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淨。

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度眾生住此山。

普濟禪寺的西麵有一座長堍拱橋,四隅鏤有龍首,逢雨水就會從龍嘴噴出,似嫋嫋輕煙。蓮花池三麵環山,四周古樟參天,池水為山泉所積,清瑩如玉。

每當盛夏之際,池中荷葉田田,蓮花亭亭,映襯著古樹、梵宇、拱橋、寶塔倒影,構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圖畫。夏季月夜到此,或風靜天高,朗月映池,或清風徐徐,荷香襲人,形成“蓮池夜月”的美景。

荷花,佛家稱之為蓮花,是聖潔、清淨的象征。佛家稱極樂世界為“蓮邦”,以為彼土眾生以蓮花為居所,認為眾生皆有佛性,隻是由於被生死煩惱所困擾,才沒有顯發出自己的佛性,因而陷在生死煩惱的汙泥之中。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故佛教以蓮花來比喻佛性。觀音菩薩就是普度眾生的“蓮花部主”。

普濟禪寺共有六進殿堂,自南向北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山門東側為鍾樓,采用重簷歇山式建築結構,內懸置一口大銅鍾,重約3500千克。山門西側有鼓樓,建築形式同鍾樓。每天清晨撞鍾,傍晚擊鼓,召集僧眾參加活動。

天王殿也稱金剛殿,麵寬5間,進深4間,為重簷歇山式。進門迎麵是一彌勒菩薩,盤坐在蓮花座上,一手拿一隻布袋,據說他能將世人的一切苦難都裝入這個布袋之中。

佛像兩旁有一副對聯:

顏含笑笑天下之可笑之人,

大腹可容容世間難容之事。

用以勸誡人們要以慈悲大度為懷,用樂觀的態度來麵對風雲變幻的生活。

彌勒菩薩後麵的塑像是韋馱菩薩,昂然挺立,手持寶杵,據傳韋馱是神將之首,常於東、南、西三州巡遊,守護伽藍,屬護法神。兩旁的四大天王宛如4名衛士在維護法門,他們是東南西北4個方麵的天王,各自手裏拿著法器。殿後有香樟8棵,直徑最大的達兩米多,十分茂盛。

大圓通殿是普濟禪寺的主殿,圓通是觀音菩薩的別號,是供奉觀音菩薩的場所。殿堂宏大巍峨,殿麵闊7間,進深6間,重簷歇山式,黃琉璃頂,九踩鬥拱,門心板雕二龍戲珠。大殿可容數千人,有“活大殿”之稱。

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欄板,台中有鋼鼎爐,高約4米,上鑄“普濟禪寺”、“千秋寶鼎”和“光緒辛醜冬月吉旦”等字樣。殿內正中端坐著高達8.8米的觀音菩薩,全身金黃,眉清目秀,慈祥含笑,身邊站立著她的門徒善財童子和小龍女,神態天真活潑。

在大殿的東西兩壁又各塑有16尊不同服飾和形態的菩薩,稱“觀音三十二應身”,即觀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時的現身說法形象。

她們是:辟支佛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寒塞身、優婆夷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婦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邊樓羅身、緊那羅身、摩睺羅迦身、執金剛神身。再加上中間供奉的觀音佛身,共33身,是梅岑山觀音道場的獨特之處。

主殿兩旁建有配殿。東首為文殊殿,供奉應化於五台山的文殊菩薩。西首為普賢殿,供奉應化於峨眉山的普賢菩薩。兩側回廊是羅漢堂,各塑18尊羅漢。

普濟禪寺法堂麵寬5間,重簷歇山式,樓下是法堂,樓上為藏經樓,收藏著萬卷經書。兩側又有配殿,東首為普門殿,西首為地藏殿,供奉應化於九華山的地藏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