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排列,把我國四大佛山的主佛都集中在了一起,賓主相比,使“震旦第一佛國”的梅岑山主佛觀音菩薩顯得更為突出。
功德殿在寺的最後,是佛教信徒為其祖宗立位做功德的佛堂。殿堂四周附設齋堂、僧舍等。
普濟禪寺內有龍眼泉、菩提泉、菩提井,都是煮雲霧佛茶的上品泉水。過去設有茶室,用以招待香客之用,是“靜室茶煙”的所在地。
普濟禪寺後灣有真歇庵遺址,是本山禪宗第一代祖師真歇和尚的修靜之處,其東側的無畏石高5丈,刻“海天春曉”和“空有境”的字樣,並有一對聯“寰區照瑞相,刹海遍潮音”。
山頂過去有真歇禪師塔,寺西過去有清靜庵,又稱“三摩地”。普濟禪寺後有一塊石,宛如3扇門板並豎,狀如寶島,叫“靈鷲石”,又名“慈雲石”,上刻有明朝國子監祭酒陶望齡的“鷲嶺慈雲”題詞。
石隙間有泉流入寺,清冽有香氣。明代右副都禦史丁繼嗣有詩道:
皈心來寶地,躡足上慈雲。
泉溜穿櫥入,曇香滿院聞。
何幸逢林遠,幽探絕世氛。
說的就是這慈雲石的佳境。
普濟禪寺是梅岑山佛教的活動中心,一切重大的佛教活動都在此舉行。每天來普濟禪寺進香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香火異常繁盛。
1131年,寶陀觀音寺主持真歇禪師奏請朝廷允準,易律為禪,並將山上的700多漁戶全部遷出,辟為“佛地淨土”。宋寧宗嘉定年間,朝廷指定寶陀山為專供觀音的道場,山中各寺院內均塑觀音像。後經曆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四大寺、106庵、139茅蓬,僧侶4654餘人,史稱“震旦第一佛國”。
拓展閱讀
日本慧鍔大師從五台山求來的觀音佛像被供奉在“不肯去觀音院”之後,就知道自己心裏喜愛的觀音佛像再也請不回日本了。他朝暮參拜,有時望著佛像苦苦發呆。
一天,他突然想到,既然請不回觀音,我何不把觀音佛像畫下來,回到日本以後,再請人照著畫樣雕刻一尊呢?於是慧鍔拿出紙筆畫了整整三天三夜,才將這幅觀音圖畫成,畫得和觀音佛像簡直是一模一樣,然後帶著觀音佛像,高高興興地回日本去了。
普陀山寺廟的集中發展
元代年間,僧人孚中托缽江南,見姑蘇盛產美石,便立誌建塔。
孚中是浙江奉化人,被元順帝賜號為“廣慧妙語智空宏教禪師”。他住持普濟禪寺14年,以勤儉著稱,為興建名山道場,多次外出雲遊募化,得到江南諸位藩王的隆重接待。
元代時普濟寺與對麵的梵山之間,有一條長長的沙灘,緊連百步沙,麵臨大海,潮水一漲,滔滔白浪就會湧到普濟寺山門跟前。至農曆八月大潮汛時,更是風狂浪高,飛沙走礫,這給清靜的普陀山帶來了不少災難。
有一年中秋節期間,元朝皇太子宣讓王到普陀山遊山玩水。一天夜裏,正當他興致勃勃地坐在普濟寺山門前聽潮賞月時,突然一陣狂風把他吹倒在地,他那頂太子帽也被狂風刮到了海裏。
太子驚恐萬狀,忙怒問住持孚中禪師:“這是何物作怪?”
孚中禪師見太子動怒,便告訴他說:“山門前的沙灘下蟄伏著一條小怪龍,每到中秋節時它會喘氣、打滾,舒展一下龍身,進而引起山上起風,海上掀浪,給人們帶來禍害。”
太子聽了,大吃一驚,急忙問道:“小龍如此作孽,可如何是好?”
孚中禪師說:“要鎮住孽龍並不難隻要建一座塔就可以。”
太子高興地說:“此法如行,我願奏明父皇,傳旨造塔,鎮住孽龍!”
第二天,孚中禪師帶著幾個泥工匠,來到梵山口的沙灘上,抓一把泥沙放到鼻子下聞了聞,蹲下身子,把耳朵貼在沙灘上聽了聽,然後用禪杖在地麵上畫了個圈說:“就在這裏打樁造塔!”
太子不解其意,正想問明原因,孚中禪師連忙湊了過去,輕輕地說:“要造塔鎮住孽龍,這塔就要造在龍的咽喉7寸之處。”
時隔一年,一座四角玲瓏的佛塔造好了,這就是現在的多寶塔。多寶塔完工那天,正好又是中秋佳節,蟄伏在普濟寺山門前沙灘下的小龍又蘇醒過來了,它想伸伸腿,舒展一下龍身,卻感到渾身不自在,睜開眼一看,見有4根又粗又長的石柱,緊緊地卡住了自己的咽喉部位,使自己無法動彈。
從此,惡浪難越百步沙,狂風遠避普濟寺。
多寶塔取《法華經》多寶佛塔之義而定名,又因太子宣讓出資建造,故又名“太子塔”。其全用太湖石砌成,呈方派共5層,高32米,台麵欄柱刻有護法神獅及蓮花。座基較寬,平台的轉角處及四周欄下飾有螭首,做張口吐水狀,造型生動,具有濃鬱的元代建築特色。
第二層的蟠龍柱,體態雄健,紋飾線條流暢。塔上身三層四麵各鏤古佛一尊,全伽趺坐式,瑞容妙麗,形象生動。
塔刹為仰蓮寶瓶,整座建築造型別致,雕工精巧,具有濃鬱的元代風格,十分罕見,是昔日景觀“寶塔聞鍾”的所在地。
法雨寺又稱“後寺”,距普濟禪寺2800米,創建於1580年,因當時此地泉石幽勝,結茅為庵,所以取“法海潮音”之義,取名叫做“海潮庵”,後改名為“海潮寺”, 最終更名叫做“護國鎮海禪寺”。
此後,曆代都對護國鎮海禪寺進行重建和修葺,清康熙年間,明益禪師孤身入閩募資,曆時3年,將所募財物用以建圓通殿,專供觀音佛像,兩年後又建大雄寶殿,供奉諸位菩薩。
後來,清朝康熙皇帝特賜金修寺,並修繕了大殿,賜“天華法雨”和“法雨禪寺”匾額。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又陸續建造殿宇,使之成為名揚江南的一代名刹。
法雨寺占地33000平方米,存有殿宇294間,依山取勢,分列6層台基之上。
入山門依次升級,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鍾鼓樓,又依次為觀音殿、禦碑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其中,觀音殿又稱“九龍殿”,其為九龍雕刻像十分精致生動。九龍殿內的九龍藻井及部分琉璃瓦是從南京明代宮殿拆遷而來。
法雨寺整座寺廟宏大高遠,氣勢超凡。不遠處的千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
北宋的文學家王安石曾寫詩稱讚道:
樹色秋擎書,鍾聲浪答回。
從普濟禪寺前往法雨寺,要經過一段名為“玉堂街”的香道,香道的盡頭是一片名為“日蓮池”的池塘,蓮池彙聚錦屏山南麓諸溪之水,水從山岩迸出,清冽異常,曆久不竭。此處所產的蓮子,曆史上曾被列為貢物。
池上有座海會橋,是進入法雨寺的正路,是後來光緒年間法雨寺的住持化緣募修而成的。橋前古木參天,幽靜淡雅。
“海會”意指諸佛菩薩聚會在一起,其德之深與數量之多,猶如大海之廣闊無邊。
海會橋橫跨日蓮池上,將池分割為東西兩潭。橋為單孔石拱橋,長約20米,寬5米,兩側欄板的雙麵浮雕上刻有各種戲劇故事、竹木花卉、飛禽走獸、蝦蟹魚鱉等圖案共52幅,雕刻精致,栩栩如生。
法雨寺的寺門不同於一般寺廟的山門,不在中軸線上,而在東南角上,一條青石板路蜿蜒而上,弘一法師等都在這裏留下過足跡。山門主建築為重簷方亭,匾額青藍底鑲金字,上題“天華法雨”4個字。
方亭西是影壁,原為磚雕三龍壁,上書梵文“唵嘛呢叭彌吽”,用60塊0.7米見方的青石浮雕砌成,全壁雕刻鑲嵌精致,不露縫隙,猶如一整塊大石板雕刻而成。後改建為九龍壁,高2米,寬12米,厚1米,極富立體感,壁中九龍昂首舞爪,騰雲戲珠,形象逼真。
九龍壁對麵是一座重簷歇山式建築,簷間額題“天王殿”,殿前古樟成林,甬道兩側豎有兩根旗杆,十分特別。
其中的一根已經變換過七八次,而另一根雖常被香客當作神物,剝皮做藥,但仍然巍峨高聳,故有“後寺活旗杆”之稱。殿內四大天王的位置排列與眾不同,據說是為了避免與普濟寺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