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殿後的玉佛殿麵闊3間,外加圍欄,黃琉璃頂,是一座小巧玲瓏的重簷歇山式建築。大殿東西有鍾樓和鼓樓各一,月台上有古柏一棵,蒼老勁健,西側植羅漢鬆一棵,圍粗1米多,頗為罕見。
玉佛殿原供有清朝光緒年間從緬甸請回的釋迦牟尼玉佛像一尊,像高2米,玉色皎潔,雕琢極精。被毀之後,供奉的是從北京永樂宮移來的玉佛。
九龍殿又稱“圓通殿”,是法雨寺的主殿。殿前有古樹10餘棵,其中兩棵大樹——古銀杏和古檜柏高入雲天。西側的銀杏粗約3米,樹齡約有500多年。
東側的龍鳳柏蒼遒老勁、盤曲如虯螭,形狀獨特,是寶陀山上最有名的兩棵古柏。
大殿台前三麵石欄板上分刻著“二十四行孝圖”,取自元代郭居敬編撰的古今24個孝子的故事。這些浮雕構圖完整,線條流暢,是明代石刻浮雕中的精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大殿是後來的康熙皇帝增建的。
1699年,康熙皇帝賜“法雨禪寺”匾額時,下發“拆金陵舊殿以賜”令,拆金陵城內琉璃瓦12萬張,仿金陵明故宮的九龍殿蓋成。殿分7間,高22米,麵闊35米,進深20米,麵積達1000多平方米。
大殿內無一梁、一釘,堪稱一絕,是我國寺院建築中規格最大和建築藝術水平最高的佛殿。
九龍殿內最有名的當數“九龍藻井”,藻井按古樸典雅的九龍戲珠圖案雕刻而成。
一條龍盤頂,8條龍環,8根垂柱昂首飛舞而下,8根金柱的柱基是精致的雕龍磚,正中懸吊一盞琉璃燈,宛若一顆明珠,組成九龍戲珠的立體圖案,造型優美,刀法粗獷,成於明代初,九龍殿之名便因此而得。
大殿正中供奉6.6米高毗盧觀音坐像,後壁為大型海島觀音群塑及善財童子群像,兩旁列十八羅漢。
禦碑殿殿宇5間,黃瓦蓋頂,西側樓屋內有門可通上佛頂山的香雲路。大殿麵寬5間,進深4間,前有外廊,鬥拱承擔,殿中供三世佛。
殿東耳殿3間,為三聖殿,供三聖立像。西耳殿3間為關帝殿,供關公金坐像,兩側配房各5間。
1605年,明朝萬曆皇帝賜寶陀觀音寺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寶陀山自此更名為“普陀山”。
之後,明代僧人圓慧在海拔300米的佛頂山右上方建造了一石屋,取名“慧濟庵”,俗稱“佛頂山寺”。
至清朝時期,禪宗臨濟派能積禪師擴庵為寺,首創圓通、玉皇兩殿,又建鍾樓、大悲樓和齋樓,慧濟寺從此聲名遠揚。
後來,德化禪師請得禦賜《大藏經》鎮寺,德化禪師圓寂之後,其徒文質主掌法席,對慧濟寺大加修建,一切規製皆與普濟寺、法雨寺相同,成為普陀山的第三大寺院。
慧濟寺占地麵積為18000多平方米,有殿堂燈閣共145間。布局因山製宜,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方丈室等列同一平行線,與左右廂房互為表裏,頗具浙東園林的特色。
明末張蒼水有詩雲:
絕磴淩雲嵌佛龕,捫天拄笏恣豪探。
寫出了佛頂山寺的奇妙景趣。
由法雨寺到慧濟寺需經一段石級小道,人稱“香雲路”,全路共有1088級石階,此路細如羊腸。
後來在住持文正的帶領下,募資砌石而成,路旁又設鐵欄杆,一路上可見青山綠水,可聞鳥語花香;路西的青玉澗,自山巔至山麓,涓涓細流,淙淙汩汩之聲時隱時現。中途的香雲亭呈長方形,建於路中,下有溪澗穿行而過。
過香雲亭向前,在一個陡坡的轉彎處,一呈方形的巨岩矗立在路側,岩石的垂麵上刻有數尺見方的“海天佛國”4個大字,為明朝參將侯繼高所書。
相傳當年侯繼高在普陀山抗倭之際,佯裝上佛頂山禮佛,吸引倭寇入山,並一舉殲之,這4個字就是當時所書寫的。“海天佛國”石上又疊一石,其形如即將傾倒之鍾,高插雲天,石上題款“雲扶石”3個字,非常奇特。
慧濟寺的山門極為簡樸,上書“慧濟禪寺”,與普陀山其他的寺院不同,慧濟寺的主殿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像,兩邊侍立佛弟子阿難與迦葉。
大殿兩廂各塑有10尊塑像,是佛教傳說中的“二十諸天”,後兩側則供奉觀音及千手觀音木雕像。大雄寶殿屋頂以天藍、淡綠、鵝黃、紫紅等各色琉璃瓦鋪成,陽光映照,往往能映出萬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綺麗景觀。
慧濟寺後門左側有一棵樹,是普陀鵝耳櫪。該樹從地表處分兩杈並列長出,在3米多高處又分兩杈,往上再有規律地一分為二,故又稱為“夫妻樹”。這棵樹是200多年前由緬甸僧人來普陀山朝拜時攜來,是我國沒有的稀有植物,僅存一棵,十分珍貴。
還有一棵被譽為“佛光樹”的新薑子木,也是稀有樹種,它如同一名使者,每當農曆二月十九觀音大士聖誕之日,它的嫩梢枝葉就會披上金黃色的絨毛,在陽光裏熠熠閃光,仿佛佛光臨世,又為這個佛度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佛頂山是普陀山的最高處,在這裏舉目四望,大海山礁,仿佛向眼前奔來。每遇山雨將來,霧靄圍繞山腰,漸至朦朧,此時,山腰的“雲扶石”如青帆一片,出沒於雲濤,仿佛置身於雲海之中,充滿詩意,形成“華頂雲濤”的壯麗景觀。
在普陀山上還有許多天門,如東天門、西天門、南天門等。
東天門有兩處,一在光熙峰右;一在虎岩側,兩岩突起如門,仰看不高,俯瞰則岩壑深杳。
西天門對峙的兩石間僅容一人傴僂而過,危石橫亙其上,額曰“西天法界”,左右石上分別題刻“振衣濯足”和“同圓種智”。
南天門是在清代康熙年間由普濟寺住持通旭正式題名的。南天門孤懸入海,正南有小石橋與本島相通,因橋似龍,故稱環龍橋。島上有梵刹,又有觀音大士墳。入門有巨石矗立,清總兵藍理題名“海山大觀”4個字於其上,體勢蒼勁。
這些門並無繩墨規矩、彩拱飛簷,不過是巨石突兀,相對聳峙而類似於“門”而已,但三天門名立,普陀山便儼然一海天淨國了。
在南天門旁,是普陀山南海觀音立佛之地,麵朝大海,與洛迦山隔海相望。南海觀音銅立像氣魄宏大,雕製精巧,世所罕見,是普陀山標誌性的建築物和海天佛國的象征。
南海觀音立像雙目垂視,眉如新月,左手托起法輪,右手施無畏印,顯現大慈大悲相。總高33米,其中像身高18米,是由96塊厚0.001米的亞金銅壁板組成,總重70噸,其中麵部重1.5噸,高2.6米,寬2.4米,含純金6500克。
南海觀音立佛下麵是禮佛廣場,寬51米,長111米,花崗石布地,石板涇渭分明,板縫銜接細密。廣場南側東西置“四大天王”花崗岩石雕像,像高3.9米,雕塑像近看如巧奪天工,遠觀威武如真神。
南海觀音立像基座分兩層,第一層為功德廳。廳內正中直徑5.6米的銅柱上鑄有20幅觀音說法圖和妙善大和尚像,兩壁懸掛著“觀音送飯”、“二龜聽法”、“飛沙連海”和“藍公護法”的大型木刻壁畫,雕刻極為精細。
基座的第二層為觀音堂。堂內供奉著500尊各具妙相的紫銅觀音像,中間銅柱鑄刻著“觀音三十二應身像”。
普陀山南海觀音銅像造型盡現了觀音菩薩的慈、悲與柔美,形象端莊,線條流暢,金光閃閃,是海天佛國宗教藝術的一大瑰寶。
拓展閱讀
普陀山在東海,為什麼要稱為“南海普陀山”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的記載,以為古代稱普陀山為南海。二是因為在唐朝以前,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陝西西安,普陀山在其南邊,因此,唐朝之前的普陀山一帶海麵被稱為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