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天下——江西廬山1
廬山又稱匡山、匡廬,位於江西北部,為三山五嶽中三山之一。廬山多峭壁懸崖,瀑布飛瀉,雲霧繚繞。險峻與柔麗相濟,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自古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盛譽。廬山山體呈橢圓形,綿延的90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
奇巧靈秀的廬山美景
傳說,早在周初時,有一位名叫匡俗的人,在一座大山中尋道求仙。他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於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但匡俗卻屢次回避。
後來,匡俗為了不再被打擾,潛入了山林深處修煉仙道,人們就再也找不到他了。後來有人說看到他是飛升成仙了,於是人們就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而這座山就稱為廬山了。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廬山為匡山,或匡廬。
廬山的山峰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並濟,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747米,雄偉高大,氣概非凡。其北還有一座小峰,故人們稱它為大漢陽峰,小峰稱小漢陽峰。
大漢陽峰頂上有一石砌平台,名漢陽台,相傳在盤古時候,洪荒稽天,漢王曾在這裏躲避洪禍。據說在此可夜觀漢陽燈火,即或在白天,遠望近覽也頗令人心曠神怡。
廬山的奇山美景非常的多,比較有名的有錦繡穀、大天池、龍首涯、石門澗、五老峰、黃龍潭和烏龍潭等。
錦繡穀是由大林峰與天池山交彙而成,為一段長約2千米的秀麗山穀,山穀中曲徑盤空,雲霧迷漫,峰回路轉,步移景換。峰壑組合奇特,盤崖峭峙,典雅深幽,兩邊如斧劈刀削一般。錦繡穀內長滿奇花異草,神采非同一般,這裏四季花開,猶如錦繡,故有錦繡穀之名。
登上廬山西部海拔900米的天池山頂,即可來到大天池。這裏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門澗,東瞻佛手岩,西眺白雲峰。兩水縈回,四山豁朗。
相傳,釋迦牟尼侍徒文殊曾經騎著青獅從五台山來此,見此峰巒疊翠,雲霧重嫋,幽雅翠滴,認為是座人間仙山。
但是文殊在山上轉了一圈以後,覺得缺一分秀水,於是文殊施展法力,雙手插石,頓時土開石裂成兩個旱坑,又施法力,引來靈水,所以人們稱它為天池,而這個泉眼,稱為神泉。山澤通氣之時,池水常冒出如珍珠般的氣泡。
從大天池西南側,循石階下行數百米,便可見一崖拔地千尺,下臨絕壑,孤懸空中,宛如蒼龍昂首,飛舞天外,這就是龍首崖。
人們若從懸崖左邊一石亭觀看,龍首崖懸壁峭立,一石橫亙其上,恰似蒼龍昂首。崖下紮根石隙的幾棵勁鬆,宛如龍須,微風吹拂,恰似龍須飄飛。
龍首崖是觀雲霧的好地方。每當大霧襲來,深澗峽穀中,雲霧升騰,龍首崖如傲遊在茫茫雲海之中。人們站在岩上,有如騰雲駕霧,雲遊太空,也似乘龍探海,嬉戲波濤。不多時,濃霧散去,晴空豔陽,滿目青翠,遠處峽穀,河流、田野、農莊清晰可辨。
在龍首崖上憑欄俯瞰石澗峽穀,可見懸索橋似的彩虹橫臥,獅子岩、方印岩、文殊岩、清涼岩、萬丈梯等諸多美景,奇石累累,姿態萬千。
從龍首崖下去不遠處,就可以到達石門澗。廬山石門澗位於廬山的西麓,素稱廬山西大門。因天池山、鐵船峰對峙如門,內有瀑布而得名。石門澗麵對峰崖,隔澗箕立,結成危樓險闕。最窄處的“小石門”,兩崖之間僅存一縫,人們入“門”必須側身才能通過。
峽穀間,高崖懸流成瀑,深穀積水成湖。潛隱湖底的雜亂怪石與兀立溪澗的巨岩,沿澗巧布,成為“石台”,最大的一塊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數十人,石上鐫有“石門澗”3個大字。
過了大磐石,峽穀更加險峻,如劍插天尺,爭雄競秀。在這大斷層中,桅杆峰與童子崖從澗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峰簇擁,迭峰屏立。削壁千仞的峰巒,上接霄漢,下臨絕澗。真是奇峰奇石奇境界,驚耳驚目驚心魄,縱有鬼斧神功,也難劈此勝景。
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龍潭、烏龍潭。兩潭相鄰,各有千秋。
黃龍潭幽深、靜謐,古木掩映的峽穀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衝擊成暗綠色的深潭。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脫俗之感。大雨初過,隆隆不盡的悶雷回蕩在密林之中。
烏龍潭原來並不是一個,而是由3個大小不一的潭淵組成,據古書中記載:
烏龍潭凡三潭,中、上兩潭皆高數十百丈,下潭稍平夷。
潭水分五股從巨石隙縫中飛揚而下,短而有力,像是一把銀鍛的豎琴,日夜在撥動著琴弦。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黃龍山穀中有兩條桀驁不馴的黃龍、烏龍時常爭鬥,引動山洪暴發,周圍百姓無法安居樂業。
後來,徹空禪師雲遊至此,運用法力將二龍分別鎮在黃龍潭、烏龍潭中。後來,烏龍潭上方的巨石上還鐫刻著“降龍”兩個字。
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