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天下——江西廬山2
宗教文化和詩詞古韻
在與龍首崖隔澗相望的地方,有一個高峰矗立,似巨艦昂首,人們稱它為鐵船峰,俗稱“桅杆石”。
相傳,東晉大將軍王敦,軍事大權在握,欲篡奪帝位。一天,王敦在建康邀請道教祖師許遜和他的隨從等人,共同飲酒作樂。席間,王敦讓人給他釋夢。王敦說他昨晚夢一木破天,問是否吉祥?許遜等人知其用心,便解釋說:“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輕舉妄動。”
王敦聽後不悅,暗起殺心,許遜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至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來,幸好許遜學有法術,呼來二龍挾船並飛,並告誡眾人緊閉雙目,不得窺視。
當船飛臨廬山紫霄峰上空時,雲霧迷漫,船底擦著樹梢沙沙作響。此時,船上的人感到奇怪,就偷偷去看個究竟。看到有人偷窺,二龍突然離去,船隨即墜於紫霄峰下的石門洞旁,而化為鐵船峰。雖然這個傳說,帶有明顯的神話色彩,但它卻給鐵船峰這一景觀增加了傳奇色彩,使鐵船峰更加揚名。
在東晉,佛教的淨土宗也在廬山誕生了。慧遠於381年奉東晉名僧道安之命,沿襄陽、荊州東下,來到廬山宣揚佛法,時年47歲。後來,於384年在廬山創建東林寺,自此一住30餘年,直到離開人世。東林寺坐落於廬山西麓,椽摩棟接,丹輝碧映,“規模宏遠,足稱萬僧之居”,是我國佛教八大道場之一。再加上廬山溝壑縱橫,雲霧繚繞,綠樹掩映,曲徑通幽。
這山水和建築相呼應的場景,在慧遠心中形成了一個奇幻的境界。慧遠善詩會文,在廬山的漫長的歲月中,他留下了許多作品,後來僅存《廬山東林雜詩》《廬山記》等。
慧遠題詠廬山的詩,是後來保存下來有關廬山的詩篇中最早的作品。其中,有一首五言詩《遊廬山》為曆代文人所推崇。全詩道:
崇岩吐清氣,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遊,徑然忘所適。
揮手撫雲門,靈關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熟是騰飛霄,不奮衝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東林寺不僅曆史悠久,而且景物優美。群山環抱,溪水回流的東林寺,寺南翠屏千仞,寺前一泓清流虎溪迂回向西而去,溪上跨著一座石砌拱橋,這就是我國文化史上傳為佳話的“虎溪三笑”故事發生的地方虎溪橋。
據傳,慧遠和尚來東林寺後,“影不出山,跡不出俗”,一心修行,連送客也未曾過虎溪橋,若是過了橋,山上的神虎就要吼叫。一天,慧遠送陶淵明與陸修靜,三人攜手邊走邊談,越談越開心,不覺過了石橋,誰知沒走幾步,山上的神虎便吼叫不止。他們這才恍然大悟,三人相視仰天大笑,惜別分手。這就是廣為流傳的文苑佳話“虎溪三笑”。
過了虎溪橋,北行約百餘米遇見的第一道山門,門牆書有“秀輯廬峰”4個篆體大字,山門上豎掛著“晉建東林寺”石刻。跨進第一道山門有一條南北伸展的石砌甬道,甬道東側屹立著一棵蒼勁挺拔,形如圓蓋的羅漢鬆,其旁立著刻有“護法殿”,正中盤坐的大肚彌勒佛。
由此再往裏走,可見一排正殿。其中究其精巧壯觀者首推“神運寶殿”,它殿堂高大,精雕細鏤,廊腰縵回,簷牙高啄。殿內有一口神話傳說中出木建寺的“出木池”。據傳,神運寶殿就是用出木池中湧出的良木建造而成的。神運殿西側是接待室,東麵是三知堂。與三笑堂毗連的為“十八高賢”影堂,是慧遠與共修淨土的18位佛教徒結白蓮社誦經的地方,故亦稱“念佛堂”。
堂內西壁嵌有劉程之、雷次示、高僧慧遠、梵僧佛馱跋陀羅等“十八高賢”石刻像。雕塑精細,形象逼真,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在十八高賢影堂和神運殿後有兩口水泉。一口叫聰明泉,是慧遠與其好友殷仲堪經常一起研究《易經》,盤教談天的地方。
另一口是在文殊閣下牆根處的古龍泉,相傳為慧遠和尚舉杖扣地而成的水泉,後因其弟子慧安為計時立芙蓉12葉於泉水中,據波轉定12個時辰,故亦稱蓮花漏。東林寺西的山丘上,還有東方佛教“淨土宗”的始祖慧遠墓塔荔枝塔。
廬山文殊台始也是建於東晉。文殊台下有石突出,象角如虛淩霄,叫“淩霄石”。上麵建有一亭,號“老母亭”,因為廬山民間又叫黎山,說是黎山老母修行的地方。此亭,也稱聚仙亭。
文殊台倚於天池山的西邊,臨壑而建,頂端平麵呈半月形,左旁壘有上台石階,沿台石疊護欄,下有石室五楹。據說文殊台是後人為了表示對文殊以其雙手插石成天池的紀念,而專門立台供“文殊菩薩”像予以紀念。又傳文殊騎著青獅空臨俯見此山秀麗,驚喜之餘不慎跌下,臀部落地印一半月痕跡,文殊隨即就地朝天拜日,後人按照印痕圍砌了一石台,故也稱拜日台。
文殊台的周圍環境雅致,樹木茂盛,令人產生“不登此台,不窮此勝”之慨。若是登臨頂端,眼前峰巒聳立,田疇錦繡,遠處青山在望,平地渺渺,仰觀白雲藍天,泛媚雅然。俯視翠穀清澗,深深幽幽,富有野趣。
隨著時間的流逝,廬山的美景漸漸被人們所熟悉,在東晉,廬山的美景開始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詞創作中。
東晉時期,文學界一改過去為宣揚儒學政教而強寓訓勉的麵貌,開始去追求美的載體,美的源泉,美的情懷。由於這神演變,“峻偉詭特”的廬山,便成為山水詩的謳歌對象,受到文人騷客的青睞。首先關注廬山的是山水詩的先驅人物是謝靈運,他出身於東晉最顯赫的士族家庭。當時,詩壇還處在“莊老擊退,而山水方滋”的階段。尋覓山魂水魄及其雄渾深厚的底蘊,以抒發崇尚自然的文化情感,是當時文人極為困惑和迫切追求與探索的難題。謝靈運正於此時來到了廬山。好山澤之遊的謝靈運,來到廬山,登上絕頂,放眼四顧,靈感飛來,題脈了《登廬山絕頂望諸順》一詩:
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
但欲淹昏旦,遂複經圓缺。
積峽忽複啟,平途俄巳絕。
巒瓏有合遝,往來元蹤轍。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在詩中,謝靈運對廬山自然山水的高度敏感和刻畫再造,使之成為精美的詩歌意象,自然與時節的變幻,同時也展現了他外在平靜和內在的不平靜,融合一體的絕盼。
正是這種既富於對自然山水的興趣,又強烈地顯露人生精神的融合,使山水詩有了靈魂,有了生命,有了活力,有了高品位的蘊涵,才使真成為我國古典詩歌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也因此,廬山成為這個詩歌流派的重要載體之一。
在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也選擇廬山成為自己的歸隱之地。
在365年,陶淵明誕生於廬山腳下,他少年喪父,家境貧寒。陶淵明後雖五進仕門,卻都因“有誌不獲聘”,官場與自己淳真的稟性不相融,自己又難以曲意奉迎。從他的“雲無意而出岫,鳥倦飛而知還”詩句中就可以看出,陶淵明一直眷戀著廬山的奇峰異水,最終他還是離開了仕門,均擇廬山而隱。
陶淵明歸隱處,即後來星子縣白麓鄉的玉京山鹿磨盤嶺附近。這裏背依廬山,麵向鄱陽湖。既可賞群峰嵯峨,又能觀平湖浩渺,有良田可勞作,通舟楫之便利。
陶淵明在此得到身心的放鬆。從他的詩作《歸園田居五首》和《歸去來兮辭》中反映出他的心情是那樣瀟灑,那麼豪放不羈,令人尊崇!他所開創的田園詩風,影響了他以後的整個中國詩壇,廬山由此為田園詩的誕生地。然而,陶淵明雖然寫過許多關於廬山的詩,卻沒有一回寫下“廬山”兩字。他對廬山似乎十分苛刻,隻是用“南山”、“南嶽”、“南阜”和“西山”等代稱廬山。這大概和當時人們對廬山的稱呼有關。
410年,晉安郡長史殷景仁來潯陽,與陶淵明為鄰。陶淵明當時居於潯陽城內,正因為他居於潯陽城內,才容易按照此城裏人的習慣,稱廬山為“南山”,也才會信口吟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陶淵明詩中的廬山其他“南嶽”、“南阜”和“西山”稱呼大概也和南山相仿。但不管如何,在陶淵明的詩中隻字未提廬山,這令後來生活在廬山的人們感到一些遺憾。
拓展閱讀
關於廬山的文殊台,還有一個傳說。傳說當時天尊、地藏王和文殊都想在廬山建寺,可是當天尊和地藏來到廬山時,卻發現文殊搶了先,已經在這裏占山建寺。天尊、地藏為此和文殊爭得麵紅耳赤,他們的行為遭到一位香客的嘲笑。菩薩不禁汗顏,文殊一跤跌坐在懸崖上,岩石陷下去一個印兒,就像座椅一樣。玉屏峰前的這塊懸崖,就是如今的“文殊台”,那文殊跌坐下去的岩石,就是“文殊座”。
愛情故事和書院建築
廬山不僅山水景色優美,還有很多奇花異草,其中瑞香花就是廬山特有的一種花,傳說,瑞香花是唐朝一個名叫瑞香的姑娘化成的。
相傳,在唐朝的時候,廬山錦繡穀的香穀寺旁,有一片茅房。雖說全是竹籬茅舍,可那裏藤蔓纏繞,長著各種奇花異草,萬紫千紅,香氣撲鼻,人們都稱它為百花村。
百花村裏有一位姑娘,名叫王瑞香,長得特別好看,千朵花,萬朵花,哪一朵花也比不上王瑞香。王瑞香的隔壁,住著一位小夥子,名叫樵哥。
瑞香和樵哥從小就在一塊兒玩耍,長大了又一塊兒上山砍柴,一塊兒幹活,形影相隨。於是,雙方父母便準備給他們兩個完婚。誰知就在這時候禍事來了。
那一年,唐明皇來廬山上遊覽,他來到了太平殿,題了“九天使者之殿”的匾額,又乘興登上了廬山頂上的錦繡穀。
他見這兒不僅百花盛開,異草放香,連這裏的女子也長得格外的美,不禁在心裏驚歎:真是山清水秀育美人啊!
於是下了一道聖旨,要在錦繡穀一帶挑選山村絕色女子進宮為妃。挑選的結果自然是王瑞香被欽差首先選中。
那一夜,王瑞香一家人麵對孤燈,哭得死去活來,她娘眼淚不斷,連聲音都哭啞了,說:“孩子,你怎麼這麼命苦呀!你是娘身上的肉,娘舍不得你離開呀!”
王瑞香山裏生,山裏長,風風雨雨磨煉出了倔強的性格。她擦幹了眼淚,斬釘截鐵地說:“爹、娘,我死也不進宮去!”
王瑞香的爹歎了口氣說:“唉,孩子呀!話是這麼說,可這是皇上的聖旨呀!咱一個貧民百姓,能拗過去嗎?”
王瑞香說:“拗不過,咱就逃!走他個無影無蹤,叫這皇帝老兒尋不見,找不著,看他怎麼辦!”
一家人商量來商量去,事到如今,也隻有這個辦法了。於是,王瑞香獨個兒趁著皎潔的月色,循著嶙峋深邃的錦繡峽穀,沿著潺潺的溪流,穿林過澗,攀過了曲折回旋的九十九盤,來到了大林溝的香泉村,在她舅舅的家裏躲藏了起來。
第二天,欽差不見了王瑞香,就派人四處尋找。再說樵哥聽說皇上要選瑞香進宮,心裏已急得火燒火燎,如今又不見了瑞香,生怕她有個三長兩短,就去問她的父母,但是瑞香的父母見耳目眾多,怕走漏風聲,也不敢如實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