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昆蟲長有翅膀,這就造就了一批善於飛行的昆蟲,它們的飛行本領有時候就連它們的天敵鳥類也不一定能比得上。由於昆蟲的分類繁雜,因此飛行的速度和狀態也各有不同,但無疑地,飛行是昆蟲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利用空氣飛行
昆蟲雖然擁有翅膀,但在真空中是無法飛行的,因為它們要飛行的話,就必須依靠翅膀扇動空氣而產生反作用力,即空氣浮力。
昆蟲的翅膀
昆蟲翅膀的外觀和形態各不相同,多數昆蟲是兩對翅,有些是一對翅。翅膀可以使昆蟲更有效地逃脫鳥類、兩棲類等天敵的捕食,還能使之適應多種多樣的環境,從而擁有更加廣闊的生活空間。
快速震動的翅膀
如果我們將手臂像翅膀一樣撲扇,就會發現無論手臂的肌肉多麼發達,但扇動頻率始終不夠快。而對於昆蟲來說,它們有專門扇動翅膀的肌肉。這種肌肉的內部組織很規則,因此,昆蟲的翅膀能每秒扇動幾十次,甚至上百次。
昆蟲翅膀的起源
在地球生命的進化史上,昆蟲是最先獲得飛行能力的動物。大約在幾億年前,生活在原始森林裏的昆蟲,在滑翔的基礎上,使胸背側突一代代地逐漸擴展,滑翔距離也越來越遠,最終發展成了能夠自由飛翔的翅膀。
小知識
你如果看到過飛行的蜻蜓,一定會對它的飛行感到吃驚,它不僅可以懸停在空中,還可以突然改變自己的飛行方向。這是因為它在飛行的時候翅膀扇動得非常快,這樣可以更好地控製氣流,迅速改變自己的飛行方向,而不至於成為鳥類的口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