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怪事很快就在江湖上傳開了,武林各派劍術高手紛紛好奇,誰不想有一把合身的寶劍在手?武林各派名門劍士都上門求劍,各自心想,星劍雨是個商人,隻懂粗略劍法,對於本門秘傳劍法,演示一番也不可能盡數抄襲,於是放下了武功外傳的念頭,上門求劍。
可是星劍雨雖然是個鑄劍匠,但是一輩子和劍打交道,也練過劍法,對劍的習性深熟於常人,看別人演習劍法,就知道各門各派的劍路,時間一長,諳熟於心,取百家之長,用於九星劍。
那時,不管是峨眉派,還是華山派等一些以劍法出眾的名門正派都紛紛求劍,唯獨武當派無人求劍。他們演示的劍法裏,星劍雨都是有心留意,每到夜深,偷偷去往劍塚,練習九星劍,如此來往數十年,終於有成,悟出一本集百家所長的劍譜,叫九星劍譜。劍譜中每招每式都是各派精髓,悟出的劍術心法,更是別具一格,自成一派;與九星劍相輔相成,配合起來威力無窮。可是九星劍乃天上靈劍,如果沒有高尚道德修養的人得到,一心求成,逐名功利,恐怕會引起江湖大亂,如遇大義俠士便好,善於把握,就是造福武林。
九星劍譜沒有九星劍也是上乘的劍法,但是要練成此劍法,一定要心靜氣和,旁無他物才成。
星劍雨自知劍法練到精處,可是實戰經驗尚無,不知威力如何;又顧及自己是鑄劍為生的商人,不是武林門派的武者,若過於張揚,恐怕會惹來大禍,於是決心遠赴東洋日本。日本自唐傳劍至今經曆幾百年,而元朝兩次戰日本,終因元軍遠征,中原內憂外患,而兩戰二敗,深知日本有能人之士,正好如今天下大亂,兵鋒四起。遠去東洋日本實戰,一來可以隱人耳目,二來可以保家。
當夜,星劍雨叫了兩個兒子到劍塚,親自教授他們劍法,並且時時囑咐,此劍法是保身搶體之用,非到危及身家性命,不可用。
又過了三年,兩個兒子都學得劍法,星劍雨見時機成熟,對兩個兒子說自己想要去周遊各地,參悟劍法的實用性。兩個兒子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也不知道自己練的是什麼劍法,父親如此重視,正想問時。星劍雨道:“此劍法叫做九星劍譜,是我用鑄劍之便換來的各門各派的劍法,集百家所長悟出來的,讓你們非到危及身家性命才用也是為了不讓武林各派懷疑,我已將劍法悉數授予你們,劍法就埋在龍泉劍塚之中,不可開啟。”
大兒子星高澄說:“爹,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們聽你的就是了。”
星劍雨歎了口氣說:“唉,現在天下大亂,沒有一技防身,總叫人不放心。”
說完,星劍雨又對著二兒子星逍遙說:“逍遙呀,你是個練劍的奇才,不過要心靜氣和,不可急於求成,以後好好輔助你哥哥。”
星逍遙說:“爹,你放心,我會好好輔助哥嫂的。”
說完,星劍雨把劍坊交給星高澄經營,連夜把九星劍束於腰間奔走東洋。
星高澄和星逍遙,至今還不知道星劍雨鑄有九星紫光劍。
星劍雨走後,星高澄接手九星鑄劍山莊,經營得道,持家有方,每至夜深都會到劍塚習練星劍雨言傳身教的劍法;而星逍遙終日在劍塚中練劍,越來越來勁,不過三五年之後就有了很高的造詣,卻苦於無處施展。思來想去又不想違背星劍雨的囑咐,最後他想,中原之中識九星鑄劍山莊的人多而已,要是學星逍遙遠走他鄉,就不算是違背了星劍雨的囑咐,他決定西去西域,求高手過招。
那天星逍遙向哥哥星高澄辭行,星高澄火怒三丈把星劍雨的囑咐說了幾遍,但是星逍遙去意已決,還是在夜間留書悄悄離去。
星高澄也無奈,無處尋弟,當時又是吳王朱元璋新立,要北伐大動兵戈,命星高澄為軍鑄造武器,繁忙無比。
當時星高澄生得一子,叫星行雲,觀其體內常有一股精氣神貫於其中,時隱時現。到兒子長得十四歲時,生的高大壯實,英俊非凡,星高澄深知兒子是練武奇才,隻因自己公務繁忙,無暇響授九星劍譜的技法,又怕他像自己弟弟一樣,癡於武術,所以就教他一些基本的劍法強身。一家人也是其樂融融,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