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暑假,都是租房淡季。
時值六月中旬,應屆畢業生還沒領到證,不過絕大多數已經簽約敲定了工作,其中有些便換租搬去了市區,回校隻在宿舍落腳,這就空出了一些租房。
而陳欣要的房子,首重是地理位置、視野開闊;其次為門窗堅固、出入安全。
生活上,有水有電就行。空調、網絡、冰箱、電視機之類,陳欣全不在乎。
數量,則以四套為宜。
其實落腳點、藏身窩,實在是多多益善。
不過陳欣的錢不多,還得留出一部分購買必要物資,所以能提前預留的地點有限。
幸而更多的落腳點、更全備的物資,等到事發之後再逐步準備,也來得及。因為到了那個時候,房租已經不用出了,開個鎖就行;買東西也不用錢了,直接搬走便可。
至於屯積一屋子大米、火腿之類的措施,不僅不必,還很可能招來災難。
因為動物的嗅覺比人類的靈敏得多。
更因為如此大規模地儲存物資,難以避開鄰居的眼睛——隻要有一個人看到了、有了印象,等到末日一至,就很可能招來大麻煩。
-
-
陳欣選定的第一個落腳點,在一樓。
是新建的小高層,酒店式單身公寓,地處明州大學東側。
明州北部近郊,新開發了一個叫“萬泰廣場”的商業樓盤,這小高層就位於大學園區和萬泰廣場之間。
房東開的條件,租金是押一付三——押一個月的租金以備抵扣家具損壞等,付三個月。
陳欣談條件,要求押一付一。
房東是個五十多的胖老頭,眼角笑紋深深。他看過陳欣的學生證、身份證,又打量了一眼陳欣洗得發白的舊體恤衫、舊牛仔褲,也就答應了。
第二個落腳點在六樓,離學校更近。隔著一條馬路,與學校的北門斜斜相望。
房東是個四十來歲的女人,頭發染了燙著大波浪,家住市區東部,沒私家車,嫌來回坐公交麻煩,膩煩了換租客,這就不同意陳欣提出的押一付一:因為這麼付房租的,大多住不長。
陳欣微笑著說了一串好話,又承諾八月份打工的錢一拿到手,就轉為押一付三,懇請先通融兩個月,畢竟學生手頭緊。
這大姐作為房東,手裏拿有一個月的押金,其實並不怕陳欣出什麼花招;擱開租金不提,倒也喜歡租給整潔幹淨的女大學生,因為比起男生,女生不大會糟蹋家電與裝潢;又被軟言相磨了一會兒,就沒有一口拒絕;再問了陳欣幾句打工的情況,心一軟,到底鬆了口。
租完這兩家,陳欣暫時收工,回學校食堂,找到小炒窗口,點菜吃飯。
小炒對陳欣而言太貴,往日裏很少享受。
不過,現在不點,更待何時?
-
-
陳欣掃了一眼窗口裏擱的菜盤,當即指了兩個:“師傅,來一個京蔥爆牛肉,多放些辣子;再一個栗子雞丁;還有三兩米飯——哎,栗子雞丁要左邊那個,那個肉多!”
小炒師傅是個男人,三十不到,一聽有些沒好氣,不過看看陳欣,還是給換了一盤,同時又辯解:“都一樣的,份量過了電子秤。”
“噢。”陳欣毫無愧色,滿意點點頭,摸出飯卡打了錢——她這不剛剛知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