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天都山的傳說(2 / 3)

沒藏訛龐不愧是玩弄手段的高手,立刻控製了局麵,以弑君罪殺掉了太子,卻把妹妹沒藏大師年僅周歲的兒子扶上皇帝寶座,這就是夏毅宗拓跋諒祚。從此,天都山行宮的故事,就代代傳下來了……

逍遙天都山

話說北宋年間,黨項拓跋氏部落首領李繼遷彪悍勇武,東蕩西殺、戎馬征戰,在草豐林茂、河流清澈、泉水甘洌、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的海原縣牽屯山(今天都山)腳下的西安州古城建造了南牟會城,迅速壯大了自己的部落。當時是牛羊遍野,牧歌悠悠的壯美情景。宋朝無奈,任其縱橫馳騁。

後來,其子李德明繼承父業。李德明有勇有謀,胸懷韜略,主動與宋朝發展經濟貿易,使黨項族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個時候,他暗暗在軍事、文化、經濟方麵仿效宋朝,積極為建國稱帝作準備。此時的李德明急切地盼望有一子續繼其業,大展宏圖,實現願望。盼子心切的李德明,整日希望夫人早生男孩,並宣揚說他看見天龍騰雲而過,還夢見過一小龍騰空向他撲來,認定初懷身孕的夫人第一胎生的肯定是“龍子”。誰料夫人分娩後生的竟然是個女孩,李德明氣急敗壞,認為是不祥之兆,整日誠惶誠恐,擔心自己會絕後,無子繼承偉業。重男輕女的他命侍衛將女嬰放置於山林中自生自滅,卻被空中飛翔的雄鷹看見,以為是個獵物,於是將女嬰銜於牽屯山一石洞中喂養。不料那女嬰竟慢慢地雙臂變長,長了羽毛,雙腿縮小,慢慢也長了豐羽,變成了一隻本領很大的神鷹,時常盤旋於拓氏部落上空。

宋景德元年五月初五,李德明率夫人及部下正在狩獵,這時,其夫人又生產了,李德明一看是個鷹鉤鼻子聳起、英氣逼人、神態自若的男嬰,頓時喜出望外,忙令部下護送夫人及嬰兒回宮。不料途中突然遭遇其他部落襲擊,丟失了剛出生的嬰兒。當時正在空中翱翔的神鷹見此情景,不顧刀光劍影和亂箭穿梭,在極其危險的關頭,英勇地救走了嬰兒,又將他置放於當年自己棲身的牽屯山石窟中,效仿救她的老鷹一樣精心地照料著嬰兒。

李德明被趕到臨州,覺得上天有意奪子,不讓他有後,便覺得江山大展宏圖無望,嘔心瀝血的雄心壯誌難以實現,悲痛交加,病臥床榻。

當嬰兒漸漸長大時,神鷹想到弟弟的前途和一生的幸福,也想到母親的焦慮,父親盼子急切的心情,不計較父親對她的遺棄,決定將弟弟送到父母身邊。三個月後的一天,李德明掙紮著起來,曬了一陣太陽後,覺得身體有所恢複,起身想去軍營看看。路上他聽到一嬰兒啼哭,到跟前一看,那鷹鉤鼻酷似自己的容貌神態,不是自己遺失的兒子是誰?於是精神抖擻,將兒子抱回宮中,取名元昊。

元昊從小就聰穎過人,文韜武略,英勇善戰,深得李德明讚賞。李德明雄心勃勃,有條不紊地鞏固軍事、文化、經濟,為元昊登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038年,氣度非凡的李元昊登基稱帝,國號大夏,將府都設在現在的銀川,將牽屯山改名為天都山。李元昊勵精圖治,文治武功,重視農業,興修水利,發展畜牧業,西夏迅速強盛。

李元昊登基後,每次戰事,神鷹都飛翔於敵軍上空,使他得知敵軍確切的位置,加上軍事上卓絕的指揮才能和敏銳的政治頭腦,廈軍隊屢戰屢勝。自此,李元昊與有救命之恩的神鷹形影不離。

英雄難過美人關。1042年的一天,李元昊在給兒子(太子)寧令哥訂婚的宴席上,越看越覺得兒媳婦姿色迷人,簡直就是國色天香、絕代佳人。在宴席上,這位錚錚漢子就失了態,兩眼直勾勾地盯著俊美的兒媳沒移氏。婚訂罷好長時間,李元昊還是忘不了兒媳嬌豔嫵媚的神情。終於有一天他利用權勢,強娶兒媳為妃。

為了避免矛盾,李元昊選中了天都山作為避暑行宮,建造了壯麗豪華的七殿,特意營造天都山宮室,後來索性將軍事指揮部也移至於此,整日與沒移氏妃子宴樂,縱情聲色,沉迷於男歡女愛的逍遙之中。

時間久了,將士怨聲載道,天都大王野利遇乞非常不滿,多次勸說進諫。李元昊不悅,記在心間。這時宋軍屢遭戰事失敗,無計可施,得知此種境況,大將範仲淹用了離間計,激怒了李元昊,不久便殺了野利遇乞和其兄野裏旺榮,並霸占了野利遇乞的妻子沒藏黑雲。皇後本就對元昊強占兒媳耿耿於懷,今又節外生枝,不由火冒三丈,氣急敗壞,便帶了心腹,偷偷地來到沒藏氏的住處,軟硬兼施地逼沒藏氏削發為尼。一天,李元昊又到此尋歡,不見沒藏黑雲出來迎接,從仆人口中得知事情原委後大怒,當即下令廢除了野利皇後,冊封沒移氏為皇後。

1048年,太子寧令哥懷恨父親不但廢除了母親的皇後,更懷恨父親奪了他心愛的妻子。在野心家沒藏訛龐挑唆下,寧令哥持戈進宮,削去了父親李元昊鼻子。

李元昊因受此驚厥,加之傷痛無法治愈,不久,在悲痛中身亡。

1081年,宋軍大將李憲率領軍隊抵達西安州古城進攻天都山,神鷹勇敢地展開雙翅,騰空擋駕於天都山的入口處。李憲的官兵采用了各種戰術都無法擊敗神鷹,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李憲采取了用大火攻燒的戰術。英勇的神鷹在大火麵前也不願騰空而飛,為了護守天都山,被活活燒死,化作一個巨大的石鷹,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矗立在天都山的入口處,後來人們稱為“神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