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984年金色的秋夭
胡亂坐在南崗區人民醫院昏暗的放射線科那間小屋裏,仿佛浪跡天涯的遊子回到了寧靜的港灣。
他是在曆史轉折的1976年複員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的。一下火車,望著那既親切又生疏的一片片建築,他竟淚水蒙蒙。這座美麗的城市並沒有對他這多情的兒子表示出熱情。他想到文藝團體去重操舊業,可那裏容不得一個青海高原的大兵。在區文化館當了幾個月又編又導又演又唱的臨時工,可終於被有門子的人擠掉了,盡管那個人連簡譜都不識。後來,他被安置到南崗區醫院,倒也心安理得,分配他當X光醫生。這個工作清閑自在。來了病人,他穿上鉛背心,關掉燈,透過瑩光屏,探視任何一個人的五髒六腑。燈亮了,病人走了,他可以看書,和同事們談他感興趣的問題。總算有了可以掙錢吃飯的看家本領。
生活平靜如水,他和別人一樣成了家。妻子是醫院的護士,她對他好,他認為她可親,他們很快就結合了,又很快有了女兒。奶奶給她起名叫Bepa(維拉),俄語的意思是信心、信念。而他卻願意稱維拉的諧音“月亮”,因為他喜歡月亮的皎潔、清高。他深深地愛著有一雙明亮的眼睛,3歲就開始跟他學琴的小女兒―小月亮。
也許是媽媽的死,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這位和中國人民一起飽經憂患的俄羅斯婦女,在人民開始了嶄新的生活時,卻悄然離去了。媽媽的晚年是在讀書中度過的。她讀格林的童話,讀托爾斯泰的小說,而她最喜歡高爾基。媽媽臨終時說的話是:“米沙,給我念念《海燕》吧!”他回答媽媽說:“我不能一輩子企鵝!"
也許是改革的大潮,把他衝出了寧靜的港灣。翻開報紙,打開電視,到處是催人奮進的消息。改革家紛紛登場,演出一幕幕威武壯麗的活劇。他有一種預感:我們到了人盡其才的時代。他終於按捺不住了,強烈的表現欲使他脫穎而出。從石縫裏鑽出的小草,也要開出奇花,放出異彩,他要讓人們重新認識大米沙的價值。他把突破口選在文學,他的處女作《黑雪地》被《青春》雜誌登載在顯要位置,這是一篇描寫勞改釋放人員奇特愛情的故事,歌頌被壓抑的人性。而第二篇是描寫當代青年愛情生活的,其中也有他自己的影子。《你自己尋找太陽》,小說的題目好象是胡泓的宣言―他自己要去尋找太陽。
這一年的10月,胡泓出乎意料地脫掉白大褂,辭去了醫生的職務。有人說,他要去當大經理,也有人說,他要去當專業作家。令所有人吃驚和失望―他竟辦了一個個體家具店。資金是借來的,700元買了一台電刨子和一把小電鋸;生產場地是借人家的一個破棚子。他既是店主又是工人,整天穿一身破工作服,頭發上粘著刨花和鋸沫,手上的血泡變成了厚厚的老繭。
一天,哈爾濱最大的商場秋林公司的家具部,突然人群熙攘。這個城市的公民崇尚高雅家具,可眼前這一套家具令人歎為觀止。這是一套歐風家具,式樣古樸華貴,顏色濃重高雅,最精彩的是家具表麵上刻工相當精細的浮雕。酒櫃上刻的一個窈窕的少女坐在椰樹下吹笛,左右兩邊是展翅欲飛的小天使,梳妝台上刻的是一個拉提琴的風流瀟灑的男士,旁邊是兩個彈豎琴的侍者。1850元的要價並沒有嚇走鑒賞家們,交款處排起長隊,售貨員隻好宣布讓人掃興的消息:這套家具在運往商店的路上,就被人定了貨。此刻,在人群中一位穿紅格花呢西裝、卷頭發的小夥子臉上露出一絲微笑,他為找到知音而高興。他就是這套家具的設計和製造者胡泓。
幾夭後,他的名字出現在哈爾濱日報上。又過了幾天,蘆家街17號,他的家裏賓客盈門,來定貨的,來學藝的,來搞聯合的,個個麵帶微笑。轉瞬之間,他成為哈爾濱成千上萬個專業、半專業木匠中的佼佼者了。為了擴大生產,他在客廳裏也安上了電刨、電鋸。“這回米沙可發大財了!”鄰居們這樣說。連樓下那位最老實的老頭,也三天兩頭向他要酒喝,名日收取“震動費”。每次胡泓都慷慨解囊。
E.1986年多彩的春天
哈爾濱火車站,永遠喧鬧的廣場。
5月21日,廣場中突然出現了一個新奇的建築。過往的行人大吃一驚:昨天這裏還是個空場呢!這是一座風格別致的建築小品,它由兩部分組成,一側是個圓頂的塔樓,另一側是由鐵皮拱形屋頂的小洋房,占地麵積50多平方米,整個建築都是木製的,精巧典雅,讓人耳目一新。人們發現,正圍著這個建築進行細部加工的二十幾個小夥子,人人穿著灰色的夾克衫,有的在門窗上刻製花葉型的圖案,有的正在安門上的銅把手。
“肯定是香港或日本的裝修隊,你看領著幹活的是個外國人!”圍觀者在議論。
錯了!他們不是什麼香港的,也不是什麼日本的,而是我們中國的,哈爾濱的一支年輕的裝修隊,你沒看見他們的夾克衫上印有“小月亮裝修”的字樣嗎?那個貌視外國人的青年,就是這個裝修隊的隊長胡泓。他們正在裝修的這個建築叫天鵝汽車出租公司的站前調度室。這是胡泓獻給母親城市的第一件小禮品。
胡泓在去年年底又出人預料地關閉了辦得正興旺的家具店,這等於每月扔掉一個4位數的銀行存折,人們疑惑不解。胡泓象一個永不滿足的追求者,他要的不是金錢而是藝術,為家具鑒賞家們增加幾件室內擺設,已不能使他欣慰,他夢寐以求的是為這座風姿綽約的城市再獻上幾首凝固的樂章。於是,他和幾個誌同道合的小夥子成立了這個建築裝修隊,並以他不滿4歲的女兒“小月亮”的名字命名。因為他對這兩個生命寄予一樣的期望。他為每個隊員親手設計了一套背上印有月牙標記的夾克衫。他相信中國的月亮和外國的一樣圓。
成立會開得相當莊嚴,在隊旗下,胡泓代表隊員宣誓:小月亮的宗旨是為藝術,不為金錢,每個人都要有獻身精神,創辦哈爾濱第一流的建築企業,建設哈爾濱第一流的工程,要為曆史和後人留下永恒的紀念!
第一炮就打響了!這群以普通工人、待業青年組成的隊伍,完成了哈爾濱第一個由本地人幹的室內裝修―哈爾濱攝影社。行家說,不比香港人搞得差,而且省了一大筆錢。汽車出租公司基建處的一位幹部來這裏照相,當即和胡泓敲定,請他設計站前的調度室。這時他們已請過許多專家,提出多種方案,都不盡如人意。3天後胡M拿出5份圖紙,張張令人驚喜,經專家審定,終於選定了現在幹的這一個。
迎著春風,這座建築小品象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火車站廣場上。它那美好的形象印在報紙上,出現在熒屏上,過往的旅客也爭著和它合影留念。有人說它象童話中白雪公主住的小屋,有人說,它象歐洲的鄉間別墅。
在蒙蒙春雨中,胡泓和一位年輕的法國外交官在這座建築前進行了一次非官方的談話。他是法國19莫斯科的商務參讚,他在這個城市住了5天,競4次來到這裏,明夭就要離開此地,今天又冒雨來了。
“我很欣賞你的才華!”
“我很景仰法國的文化藝術,更喜歡雷諾阿·塞尚、高更的作品。”
“門窗上的花,你雕得很美!”
“如果時間充裕,我會搞得更好!”
“這麼美的建築小品,莫斯科現在也沒有!”
“我們會搞更多莫斯科沒有的東西。”
F, 1986年酷熱的夏天
胡泓大步走進鬆花江畔的雄偉建築―友誼宮,心裏不禁一陣激動。50年代,爸爸媽媽經常領他來這裏參加舞會,看望支援我們建設的外國專家。可是後來,專家們竟不辭而別了。久違了,友誼宮!
在二樓一間布置典雅的會議室裏,聚集著這座城市的十幾位建築設計專家,他們來自實力雄厚的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省和市的建築設計院。這是一次招標審定會,標的是中國哈爾濱玉泉狩獵場建築群體設計。這是我國建設的第二個狩獵場,中南海經常來電話過問,市政協組織社會名流、賢人智士多次論證它的建設方案。今天的會由宮本言市長親自主持,他剛從抗洪第一線趕來,褲腿上還沾著泥點。
胡泓坐在角落裏,他隻穿了一件花格襯衫,而且離電扇很近,可臉上還是沁出了汗水,看著專家們氣宇軒昂的風度和鏡片後那一雙雙閃著智慧之光的眼睛,聽著令人目眩的頭銜,他的心咚咚直跳,要和這樣一些人來一場競爭,是不是有點自不量力了。為了壯膽,他也在給自己加銜:X光醫生、舞台美工、少年宮的童星、南崗中學生數學競賽第一名,能打高級家具的小木匠……他把自己所有的“亮點”都想起來了,可攘著圖紙的手心仍然在冒汗。
膽怯了嗎?不能!成敗在此一舉。為了獲得這一競爭的機會,他作出多少努力,付出多少代價!當他從報上看到這一工程招標的消息,竟興奮得夜不能寐。幾百張圖紙在他手下飛出,他昏倒在寫字台旁,肺病累犯了,真是“為伊消得人憔悴”。拿著這套圖紙,他一次次走上一層層的高台階……終於找到了知音者,市旅遊局領導慧眼識珠,他們被這個青年的才華和熱情感動了,今天把胡泓的方案拿到了這個評審會。
胡泓自信玉泉狩獵場建築設計簡直是非他莫屬。因為隻有自己對這個城市的建築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情感。他的血管裏流著兩個民族的血,就象這個中國城市還帶有俄國的風情;他那崇尚音樂、美術的藝術氣質更典型地代表這個城市的藝術風格。他是名副其實的“哈爾濱之子”。從童年開始,那莊嚴雄偉的拜占庭式的教堂,造型奇巧的俄羅斯積木式房屋,典雅別致的哥特式樓宇,都給他留下美好的印象,而後來和母親僑居蘇聯的幾年,又使他對歐式建築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天,他要為母親城市譜寫一曲“凝固的交響樂”的夙願終於有了實現的機會,他當仁不讓。他要大師們知道:哈爾濱還有一個敢向他們挑戰的大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