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活動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1 / 3)

第一節國際大型活動運營公司的商業模式

前麵我們也說過,中國的活動運營產業還處在一個不斷發展和上升的階段,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活動品牌。而在國外,目前我們耳熟能詳的NBA、迪士尼、IMG等國際大型的活動運營公司或者組織機構都已經通過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了利益的最大化,成為享譽全球的國際知名品牌,其品牌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這是一個資本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品牌打造的過程,對於國內的活動策劃、運營機構來講,學習國外的經驗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減少更多失誤,不失為一種明智和謙虛的做法。

迪士尼是一個大Party

美國迪士尼公司既是一家大型娛樂性企業集團,又是一家徹頭徹尾的國際活動運營公司。自從1955年迪士尼公司在美國洛杉磯創建第一個主題公園——迪士尼樂園以來,迪士尼公司已經成為集卡通設計、電視網絡、電影、主題公園、文化用品、服裝服飾為一體的企業集團。

為什麼說它是一家活動運營商呢?從市場定位來看,迪士尼公司已經為自己的企業價值進行了準確、清晰的描述——為遊客、觀眾提供最高滿意度的娛樂和消遣,給遊客、觀眾以歡樂。如何實施這一定位呢?從卡通形象、電影動畫作品以及主題公園各項活動和策劃開始,它就以一個活動整合運營商的角色,一步步向我們展現“歡樂Party”的具體內涵。

首先,迪士尼公司在快樂文化背後附加了完整的商業文化,將藝術徹頭徹尾地商業化。先是不斷推出一部部製作精美的卡通片,然以全方位的票房宣傳以及發行拷貝和各種音像製品來實現藝術的商業化。有數據表明,此項業務占其總營業收入的40%以上。

接著是其後續產品的開發,主題公園是其一。迪士尼樂園是現代旅遊業在旅遊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孕育產生的新的旅遊產物。各種設施和遊玩項目都是根據特定的主題策劃、實行和運營的。它多層次的空間活動設置方式,使諸多娛樂內容、休閑要素和服務接待設施集合為一體,構建了一個由迪士尼主導的活動產業大Party。

以香港迪士尼樂園為例,它大致上包括四個主題區:“美國小鎮大街”、“探險世界”、“幻想世界”和“明日世界”。到訪香港迪士尼樂園的遊客,首先會在“美國小鎮大街”展開他們的旅程。“美國小鎮大街”所展現的正是煤氣燈、馬車的年代,這些懷舊設計帶領遊客進入神奇王國。而在“幻想世界”,遊客猶如置身迪士尼故事中。“探險世界”又會讓遊客親身感受到亞非地區原始森林的旅程。“明日世界”主題區則帶領遊客踏上探索太空的星河港口。主題區的設計無不體現了活動策劃的深刻思想內涵——站在遊客的角度思考,即以最具有表現力的方式,展示來自心靈的深層次快樂。

除了遊樂設施外,香港迪士尼樂園還根據當地的文化特色,策劃一些本土化的遊樂設施、娛樂表演、巡遊和各種主題活動。例如2005年5月的號稱“世界最開心的慶祝活動”以及2009年美國迪士尼樂園英語冬令營等。迪士尼樂園的娛樂表演、花車巡遊等,這些都是迪士尼公司作為一個活動運營公司整體戰略規劃的一部分。

迪士尼公司經營成功的原因來自很多方麵,其成功的商業模式概括來說,就是精益求精打造品牌,並在這個品牌基礎上進行多樣化的營銷手段和多元化經營策略。

精益求精打造品牌

迪士尼品牌的核心是尊重每一個人的自身體驗,以其創新意識和高質量的產品給人們帶來歡樂和啟發,使迪士尼創造的故事和娛樂可以被各代人所共享。基於這一品牌內涵,迪士尼公司從一開始就精心打造品牌中的每一個細節,力求做到產品高質量、服務超一流。同時,迪士尼公司也一直堅持創新,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和數字網絡不斷被應用於電影的製作和主題公園的設計中。第一個主題公園的興建、第一部有聲卡通片和彩色卡通片的產生,都是由迪士尼公司首創。

品牌經營是迪士尼樂園加速擴張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擺脫地域限製,以品牌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擴張市場規模,從而促進公司走上快速擴張、規模經營的道路。

迪士尼公司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迅速地實現集團擴張,成功地建設、運營了東京迪士尼樂園、巴黎迪士尼樂園和香港迪士尼樂園。拿香港迪士尼樂園來說,其前期總投資141億港元,其中特區政府注資57億港元,借款61億港元,還要投資136億元港元進行基建工程,特區政府卻隻擁有57%的股份;而迪士尼公司隻負擔23億港元的商業借款,卻擁有43%的股份和管理權、專營權。

迪士尼樂園通過實施品牌經營策略獲得了巨大的收益。迪士尼樂園這一品牌在人們心目中就是歡樂的代名詞,它樹立了良好的企業與產品形象,增強了消費者對迪士尼樂園的認知度,並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良好口碑。

多樣化的營銷手段

在內部營銷方麵,迪士尼公園裏的每個員工都扮演著主人的角色,他們要用熱情、真誠、禮貌、周到的服務為客人製造快樂。迪士尼樂園懂得娛樂業經營興旺的奧秘所在:哪怕隻有一次,也絕不讓遊客失望而歸。在外部營銷方麵,迪士尼樂園在花費大量資金用於電視、廣播、報紙、櫥窗等傳統宣傳形式的同時,輔之以多樣化的營銷活動和手段。例如迪士尼公司為宣傳香港迪士尼樂園,專門推出了“迪士尼夢幻世界”電視節目;利用互聯網建立迪士尼網站,將企業文化作為商業宣傳手段,在宣傳卡通文化的同時大做商品廣告;與已有很高文化影響力的麥當勞和可口可樂聯合宣傳,在可口可樂飲料罐上做廣告,還與當地旅行社合作開展主題營銷活動。多樣化的營銷策略不僅大大提高了迪士尼樂園的知名度,而且為其帶來了大量客源和滾滾財源。

多元化經營策略

迪士尼公司從創業初期開始,就注重利用自身品牌進行多元化的商業經營。目前,公司已建立了一條集影視製作、主題公園、消費產品和媒體網絡於一體的完整的產業鏈。整個迪士尼公司是在影視娛樂業務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公司陸續收購了美國ABC、ESPN等廣播電視網,負責電視和廣播節目的製作和運營。迪士尼公司還首創了迎合家庭娛樂需求的主題公園。此外,公司和全球授權商合作推出了各種消費品,出版了迪士尼品牌的係列圖書,開發了迪士尼互動遊戲軟件。迪士尼公司的四大主體業務形成了一個互相支持的商業網絡。

活動項目創新

迪士尼樂園的一個著名的口號是“永遠建不完的迪士尼”,它長期堅持采用“三三製”,即每年都要淘汰1/3的硬件設備,新建1/3的新概念項目,每年都補充、更新活動內容和娛樂設施,不斷給遊客新鮮感。“滿足顧客需要”是迪士尼樂園創新產品的原動力。為了準確把握遊客需求的動態,公司內部專門設置了調查統計部、信訪部、信息中心,它們每年要開展數百項活動市場調查和谘詢項目來分析遊客需求的動態變化,並把研究成果提供給公司其他各職能部門。公司根據對相關信息的分析來把握遊客需求的動態變化,從而針對性地創新活動方案、更新遊樂設備,通過不斷增加新的遊樂場所、設施、服務方式的經營策略來吸引回頭客。迪士尼樂園成功的活動項目創新策略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主題公園隻有根據目標市場的需求變化不斷創新產品與策劃活動,才能盡可能地延長其生命周期。

NBA的商業運營之道

NBA是美國國家籃球聯盟(NationalBasketballAssociation)的縮寫,位居美國四大職業體育組織(棒球聯盟、橄欖球聯盟、冰球聯盟和籃球聯盟)之首,有著廣泛的國際影響力。NBA不僅僅是世界上最全球化、影響力最大的職業體育組織,從廣義上說,NBA更是一個擅長活動組織、策劃以及營銷的全球大型活動運營機構。

NBA從傳入中國至今隻有30年,它能從一開始的默默無名到如今的叱吒風雲,自然有其獨到的商業活動運作之道。

早期的互訪活動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市場的“潛規則”追根究底就是深層的政治文化規則。NBA最開始就是以政治之力,通過組織籃球友誼賽等活動,向中國表示中美體育組織的友好關係,借此打入中國市場。

1982年,由多名NBA明星組成的臨時隊伍來到中國,與中國國家籃球隊進行表演賽。隨後,作為中美文化與教育交流協議的部分項目,中國國家籃球隊於1985年NBA常規賽開賽前來到美國紐約,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NBA中國友好之旅”,期間與多支NBA球隊比賽,並得到“紅衣主教”雷德?阿勒巴奇傳授任教經驗。可見,NBA與中國國家籃球隊這些早期的互訪活動既是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美國NBA試圖借助體育的外交活動走近中國的需要。

開展教練交流、培訓活動

1993年到2001年,NBA在中國得到快速的發展,在這一時期,為滿足與日俱增的籃球迷閑暇消遣的要求,我國媒體對當時已經享譽全球的NBA的報道日漸增多。NBA球隊與中國籃球的交流除了場上真刀真槍的實戰外,還策劃和組織了雙方的教練交流、培訓活動。2001年6月16日至23日,NBA球員王治郅、安托萬?賈米森、傑羅姆?威廉姆斯,連同達拉斯的助教小尼爾森參與NBACBA友好之旅。小尼爾森為100名來自北京的教練舉辦了為期兩天的教練訓練營,賈米森、威廉姆斯則聯同CBA球員焦健、張雲鬆在紫禁城為1200名特別邀請的球迷進行了籃球技術示範。中國教練也開始到NBA學習,例如前國家男籃主教練王非曾於1999年10月到2000年3月到美國達拉斯小牛隊學習半年。這些交流活動為中國職業籃球改革提供了借鑒,同時促進了NBA在中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