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活性蛋白質和肽在減肥功能食品中的應用(1 / 2)

一、大豆多肽在減肥功能食品中的應用

肥胖是由於過度攝入能量使機體生理機能改變,造成體內脂肪沉積量過多、體重增加而進一步引發一係列病理生理變化的病症。研究發現,攝食蛋白質比攝食脂肪和糖類更能促進能量的代謝,因而在保證足夠蛋白質攝入的基礎上,將其餘能量降至最低,可以在保證減肥者體質的前提下達到科學減肥的目的。

大豆多肽能活化交感神經,引起發熱髒器褐色脂肪功能的激活,阻止脂肪吸收和促進脂質代謝,使人體脂肪有效地減少。小鬆龍夫對兒童肥胖症患者進行肥胖治療中,采取低熱量飲食的同時以大豆多肽作補充食品時,比僅僅用低熱量飲食時更能加速皮下脂肪的減少,加快因進食誘導產生的熱量的增加和加速基礎代謝的上升。榮建華用不同劑量的大豆多肽飼喂小鼠,發現大豆多肽能加速腹部皮下脂肪的減少,且隨著大豆多肽攝入量的增大,皮下脂肪減少量也增大。Ishihara K.等人給小鼠在遊泳過程中灌喂含有5%的大豆多肽的水溶液,小鼠附睾脂肪墊和周圍脂肪的質量比對照組明顯減少。NiihoYu讓小鼠口服大豆多肽,發現子宮周圍的脂肪量顯著減少。因此,大豆多肽可以用於生產針對肥胖病患者的功能性保健食品。

武漢天天好生物製品公司肽類物質研究所開發出了多肽類減肥產品,其主要組成為大豆多肽、肉堿、丙酮酸鈣和荷葉粉。大豆多肽有促進脂肪代謝和減肥效果,丙酮酸鈣具有加速三羧酸循環,促進ATP的合成,減少體內貯存脂肪的功能;左旋肉堿能轉運活化脂肪酸進入線粒體,增強脂肪β.氧化,促進脂肪代謝,產生減肥作用。荷葉粉具有減少脂肪吸收,潤腸通便的作用。張學忠等對大豆多肽混合物的動物實驗表明,大豆多肽具有控製大鼠體重、降低血脂、對脂質氧化導致的脂質體膜破壞具有抑製作用,充分證實了大豆多肽在減肥、補充營養及抗脂質過氧化並保持機體細胞活力的重要作用。

二、酪蛋白糖巨肽在減肥功能食品中的應用

前脂肪細胞是一類具有增殖和向脂肪細胞分化能力的特異性前體細胞。脂肪細胞是胰島素作用的經典靶細胞之一,與人、動物的肥胖症、脂肪肝等的關係密切,近年來受到內分泌領域的重視。從細胞水平看,肥胖是由前脂肪細胞不斷分化所致的脂肪細胞數目增多及體積增大引起的。毛學英等從乳清濃縮蛋白中分離酪蛋白糖巨肽(CGMP),初步研究其對體外前脂肪細胞的影響,發現CGMP能抑製前脂肪細胞的增殖,提示CGMP能運用於治療肥胖和控製體重,但其確切機製及能量的去處尚有待於深入研究。

酪蛋白糖巨肽可以抑製胃液分泌,由Stan和Chernikov領導的科研小組證明,CGMP可以抑製狗的胃液分泌和減慢胃腸的蠕動。胃蛋白酶水解CGMP得到兩個肽段,其中較大肽段的分子質量為7000~20000u,可以抑製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對蛋白的水解,從而保護乳中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及溶菌酶等活性蛋白不受破壞,經胃到達腸道。Guilloteau等給老鼠靜脈注射CGMP,沒有抑製胃液分泌和減慢胃腸蠕動。但如果喂同等劑量的CGMP,喂食後1~2h具有明顯的抑製胃液分泌的作用,喂食劑量達到5倍也沒有抑製作用,這是由於CGMP可以刺激腸道分泌膽囊收縮素,從而調節腸道功能。非糖基化的CGMP對分泌膽囊收縮素沒有作用,糖基化的B變種隻能微弱地刺激分泌膽囊收縮素,而糖鏈末端含唾液酸的A變種具有較大的刺激作用,這表明肽鏈和結合的碳水化合物的結構對刺激胃液分泌是很重要的。

三、大豆球蛋白在減肥功能食品中的應用

大豆球蛋白在腸道內與膽汁酸和膽固醇結合,抑製吸收,促進剩餘膽固醇排泄到體外,有將血中膽固醇調節到正常範圍的作用。以“津輕三年味噌”而聞名的金左公司利用發酵技術開發了使大豆蛋白中的大豆球蛋白易於吸收的方法,1994年10月作為特別指定保健食品得到厚生省商標認可,作為降低膽固醇的清涼飲料。大豆蛋白作為特別指定保健食品去年秋季已由不二製油公司商品化,推出兩個產品“蛋白油豆腐”和“幹炸大豆”,不二製油公司在產品中混合了以分離大豆蛋白為原料生產的大豆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