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情詩的國度,情詩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最早出現的情詩集是《詩經》,提起詩經,我們就可以想到那首長久不衰的《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一個男子相思的情狀立刻就出現在眼前。以後各朝各代,情詩似乎成為創作的主流。無數的善男信女依靠情詩來訴說相思,傾訴衷腸。

什麼是情詩呢?情詩是指抒發男女間愛情的詩,尤指男人對女人的詩,是詩的一種,是愛情表達的一種形式。簡單說來就是情人之間傳達愛意的詩。

這就涉及到了愛情,愛情到底算什麼呢?愛情不過是為人們提供一個寬敞的處所,在那裏,人們仿佛跌出世界的規則之外,不會感到害怕或停滯。也隻有在愛中,我們都會一樣的,平等而自由。

愛情是兩個人惺惺相惜,或者相濡以沫,共同走完人生的旅程。陰陽結合是宇宙的歸宿,對於人類來說,同樣如此。於是,人類開始尋找自己的另一半。而文字誕生以後,傳情達意的情書就隨之產生。

一次不經意的相遇,也許就會愛上對方。“隻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盼望相見的願望就相當的濃烈。偶遇的刹那,正豔若桃花。在那個易害相思的年紀,因為一次偶然的相遇就愛上對方,是再正常不過的。如果兩人相悅,自不必說;如若一方有意,那就會沾染相思,情詩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於是,就會有“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就會有“咫尺天涯,此情了然。”

提起情詩,不得不提相思,因為以相思做成的詩更具意味,更耐咀嚼。“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在中國的情詩史上大放異彩。相思苦,是曆代詩人都非常樂意表達的主題,因為他們經過細思量之後,還是情願相思苦。很多詩人把自己大部分的才情都給了情詩,都給了相思,所以才會有大量的相思情詩問世。《紅豆》、《相思歌》都是其中的代表。

長相廝守又是情詩的另一大主題。相愛就是為了相守,相守的快樂是巨大的。所以,天性感性的詩人把相守的快樂,相守的願望,以及相守的誓言,都用飽滿的文字表達出來。於是就有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有了“要休且待青山爛”,就有了“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也許,相守就是那麼的快樂,否則,也不至於有那麼多的詩人為了相守而大發誓言。也恰恰是因為如此,情詩又多了一種表現的方式。

有相逢就有別離,“有心不惜別,垂淚到天明”,別離是痛苦的,這種痛苦甚至比相思更甚。詩人好像特別願意寫離別之苦,有時甚至會把這種離別之苦放大。於是有了“愁腸百結,點點是離人淚”,有了“離恨恰如春草,剪不斷,理還亂”……其實,這些也不是詩人的有意放大,隻是對“相見時難別亦難”的真正表露。

說起情詩,不得不提祭奠。祭奠的對象是另一半,本來相濡以沫的兩個人,卻突然間化作一縷香魂,幾掊黃土。那麼,留給另一半的就是“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祭奠的真情,在情詩中被演繹得無以複加。《江城子·乙卵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青山濕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本書就是從相遇,相思,相守,離別,丟棄,祭奠六個方麵對中國最美的情詩進行解讀。本書在選取詩的時候,以“精益求精”為原則,力求把最經典的情詩帶給讀者。同時,以最溫馨的文字行文,試圖帶給讀者最溫暖的感受。相信這些情暖三生的最美古代情詩,一定會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閱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