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玩具(1 / 1)

表麵看起來,這話題離我已過於遙遠了。但也許清貧的幼年,我之玩具情結太難以滿足吧,我至今對層出不窮的新玩具仍有相當興致。進商場,除了食品櫃,最流連的也就是玩具櫃了。小時我妒羨鄰居的卡車玩具,直到工作後才有可能給自己買回一輛。現在的各類玩具可不要太多啊。雖然自己不再玩,我卻仍常為孩子擺弄玩具時那份專注感動。小一點的腦袋歪著,口水滴拉著,不厭其煩地重複其個動作;大一點的齜牙咧嘴、手舞足蹈、嗚哇有聲且鼻涕吸溜著,都像是在進行與改天換地的成人絕無二致的莊嚴工作,實際他不過在搭一堆積木或捏巴個變形金剛。很難弄清這到底是怎樣一種心理,但可以肯定玩具的意義對於玩著的人是極為重要的。他們的滿足與投入是成正比的。而且他們不會意識到,或即便意識到也不見得會認同自己僅是在“玩”。而對於欣賞這份玩心的我,他們又無異於我手中的玩具——這麼看,即便我這般已近不惑的人,愛玩具之心亦不曾死。

其實人生在世,還真沒幾個會因年齡之遞增而真正告別玩具的。隻不過我們總是將彈弓、積木、變形金剛和芭比娃娃之類小兒科的東西稱作玩具,而將自己的“玩具”稱作電視、棋牌、VCD之類,至於迷戀的程度,無論多深,頂多自豪地稱之為某某迷,絕不會將之與玩具產生聯想。成人就是成人,孩子就是孩子。其區別就在於,成人的事情總是隻有意義或某種合理性,而孩子的事情嘛,“玩具”兩字就足以概括了。

事情興許不會這麼簡單。因為真這樣的話,孩子和成人各玩各的,互不於涉倒也末嚐不是孩子們的福音。可是,現實似乎永遠是:孩子一快樂,成人就擔憂!這不,近來就頗有些人對玩具的怪異不經傾向表示憂慮。誠然,那些一拍巴掌就會從屋頂掉在你懷裏的黑蜘蛛;抽一片口香糖,麵會突然彈出一隻活靈活現的黑蟑螂;一個包裝精美的禮品盒,一打開卻彈出個長毛怪獸打在你下巴上;甚至還有一灘灘乍看黑不溜秋,細看頓令人反胃的“糞便”。此類玩具對於習慣於循規蹈矩的我們而言,接受它無疑是有心理障礙的。但這是否可以成為我們憂心忡忡的理由?甚至有人疾呼說:這類“整人”玩具是將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十分不利——此言未免重矣!雖形式不同,我們這些批評者,哪一個不是“健康”或“整人”玩具並陳之時代的過來人?相比較而言,可發石子的彈弓、沙地上鋪設裝滿真人糞便的陷阱、一推門便落在頭上的畚箕或水盆給別人的痛苦恐怕更甚一些——我們的人格因此而不健康了嗎?

沒有人能誇口自己心靈純淨。潛意識的暗角裏無不遊蕩著醜惡、荒誕或卑劣的欲望,盡管它們是理智的囚徒,但也渴望某種形式的滿足。而一定程度的審醜心理早已不能再視作不經。既如此,孩子們通過某種玩具,讓某種心理獲得短暫平衡,難道不合乎人道?玩具畢競是玩具,它們絕不會較分數至上的現實更有礙人格健康。它們對於如今這些名義上的“皇帝”,實質上不過是分數深宮之囚的孩子們所起的撫慰作用原就有限。讓他們短暫地笑一笑吧!你真信他們頭上的天,會被那一堆假糞或幾個長毛獸嚇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