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的死去卻拉開了整個天下動蕩的序幕,武新的姐姐連帶她的隨從,尤其是那位眼睛長在頭頂上的高傲武士,死法都是非常的難看,差不多被戳成了一堆肉泥。
可是這些已經不是天下人議論的重點了。
武新的部將章會和於陳,在屬下人的掩護下逃出了邯鄲躲避張粱的追捕,並且募兵數萬人,擁立了一個前朝皇室的後裔,雖然不知道那已經是多少代的血統,不過沒人關心,重點是這是個可以蠱惑人的旗幟。
果然聲勢頗大的軍隊讓張粱完全沒有抵抗的能力,張粱的失敗也不過就是半月之內的事情。
這也讓原本已經混亂的情勢再度逆轉,到底是站在起義軍那邊還是站在官軍那邊,這已經不是高明的謀士能夠分析把握的事情,說不定還要看天意如何安排。
打敗張粱之後,章會和於陳再入邯鄲。
而張粱敗走之後,徹底投降了章韓,從起義軍的一份子,變成了朝廷的官軍。
所有人包括張粱自己在內,看著穿著官軍衣服進進出出的張粱和他的屬下,哪裏還會相信不久之前這些在一個帳下議事的人還正在生死相搏呢!
也隻有在這個混亂的世道,才會怪事頻出,亂象頻頻,人們對於這些事情怕是早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之前的大勝的章韓此刻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不可一世看著任何人都覺得沒有人能看得進眼裏。許多將領也是苦不堪言,而張粱的到來卻得到了章韓格外熱情的接待,這也讓許多人都因此產生了極大的不滿情緒。
張粱來到章韓帳下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目的,而這個目的正是章韓此刻正要做的,而張粱的到來正好能給他帶來極大的方便,所以兩個人才一拍即合。
在許多不知情的路人看來,倒像是大將軍對這個降將另眼相待了。
天下一片混沌,就像是盤古開天辟地時那般,許多人都在這一片混沌之中尋找著自己的出路。
誰都沒有想到,原本準備著一場大戰,而江勝卻在戰爭還沒開始的時候就被自己的部將所殺,而起義軍的二把手錢過也在圍攻滎陽的時候被自己部下所殺。
他們是最開始舉起義旗反對朝廷代表天下勞苦大眾的英雄,卻都死在了不起眼的傭人屬下手裏,而不是像眾人對於英雄的期許那樣死在戰場上。
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沒有人去關心。當初喊著口號為天下人謀福祉的救星,在還沒有坐上皇帝的位置時就開始要擺起皇帝的架子,這樣的行為才是引起眾人厭惡的原因吧。畢竟曾經的他們也沒有什麼不同。
長風帶著康兒冷眼旁著這一切,天下動蕩時,並非幾個人可以力挽狂瀾,這是天道輪回的命運,也是世人自己種下的因果。
他隻希望自己的小徒弟看著這一切,能獲得一些感悟明白一些道理,這樣再將來有能力撥弄棋盤的時候才不至於誤入歧途,這不是一個三歲的孩童該有的生活,可是卻是她必須經曆的曆練。
如果在這個世界還不能回歸正途的話,那她到最後恐怕也隻有徹底消失這麼一個宿命了。
而天下的動蕩卻是一波接著一波從未停止過,該怎麼說呢?
用長風的話說就是:“如果官軍幹了一件蠢事,那麼起義軍肯定會幹一件更蠢的事情。反正兩方就維持著這種比蠢的狀態,到最後卻讓老百姓越來越不安。”
百姓不是傻瓜,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給他們安全感,庇護他們的領袖,可惜的是無論是朝廷還是起義軍目前都沒有這樣的人物出現。
許多參加起義軍的將領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全因為張粱在章韓將軍那裏得到的重要,榮華富貴誰不想要,要知道張粱現在是朝廷的高官了。
可惜緊接著頭被朝廷的許留,因為聽到江勝的死訊,在平定了南陽之後就投降了朝廷,卻出乎意料的被處以車裂的嚴酷刑法,而且是在活著的時候被處以車裂之刑,還發以榜文告示專門通報天下。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這是朝廷內鬥的惡果,司徒將軍是韓章在朝廷的後台,韓章執行的全部都是司徒將軍的命令,或者說不管是不是司徒將軍的命令,韓章的所有行為在眾人眼裏看來代表的就是司徒將軍的意思。
朝廷的爭鬥有時候非常的無趣,而且沒有道理可將,長風把自己知道的東西都毫無保留的告訴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