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一個媽媽的日記(2 / 3)

“韜韜,你爺爺才回了幾天,你就跟爺爺的感情相當的深。一來是因為血緣關係,二來是你爺爺很會抓住你的內心,同你一道做遊戲,一邊唱歌,並且跟你畫飛機汽車輪船火車小鳥樹白雲等等,你的興趣很高,同爺爺一起玩,一邊笑,你還叫爺爺來看。叫聲是那樣的親切,那樣的甜美,媽媽曾說過,你叫人的聲音很甜,時常帶著拖腔,“爺——爺!”我們全家都非常喜歡聽你叫人的聲音,爺爺回來了幾天,通過觀察,說你的記憶力好,接受能力快,有時晚上教你認字,隻教一至兩遍,第二天早上問你,你就認識。“

朱鳳蓮很尊重常年漂泊在海上的公公,把自己寫的日記給老人看,請他指教,老人寫下了讀後感:“讀了這些日記,隻能說明我們這個家進入了一個有文化的年代,你們這一代比起我們,比起祖輩有了跨時代的變化。變撫養為教育,懂得怎樣去培養自己的後代。時代在變,人也跟上時代的變化,我很欣慰。

“讀了這些日記,使我想得很多,一個缺乏母愛的孩子不可能成為一棵正梁。在你們成長的的有段時間誤了你們的那個時候,隻要給你們找到一個飯碗,成了家就算完成了任務。我們糊塗過來了,但也糊塗把你們拉扯大了,但真的懂得怎樣育子還是近10年的事。是時代進化促使我從夢中醒來。

“通過日記使我想起,古今中外一些成名人物的過程,他們在成名後無不提及回憶自己的母親。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是母愛,孩子隻有在自己的母愛中才能得到正常的成長。母親的影響將會伴隨他們的一生。”

鳳蓮和老人之間達到了真正的理解。

一個家庭會有歡樂也會有不幸,有幸福也會有磨難,鳳蓮與家人一起分享幸福和歡樂,而當不幸和磨難來臨時,鳳蓮總是站在最前麵。

一個孩子從小到大,當媽媽的不知要操多少心,尤其是遇到孩子生病,更是讓人心力交瘁。小峻韜也沒少磨了朱鳳蓮。

一歲多的時候,她突然發現兒子的頭有點偏,象“六點過五分”,就連忙把兒子帶到兒童醫院找主任醫生看到底是什麼原因。醫生說嚴重缺鈣,是佝僂病的反映。拍片,驗血,拍片結果一出來,一行“略顯骨質病變”的字印入了眼簾,朱鳳蓮真的驚呆了。

她百思不得其解,兒子為什麼會嚴重缺鈣呢?不得不再三地找原因,從飲食找到生活習慣,兒子吃飯調皮,一餐飯要喂很長時間。鳳蓮就對兒子的飲食做了重新安排,除吃瘦肉、雞蛋和奶粉外,還要經常買茼子骨煮湯,海帶魚類豆製品和青菜,讓他吸收多方麵的營養,另外想盡辦法把兒子的吃飯習慣扭過來。

又過了些天,兒子的支氣管炎又犯了,連咳帶喘的,一個月了還不見好,帶到醫院輸液連續一個星期。可是還是有點咳嗽。兒子打針都打怕了,鳳蓮一邊帶著兒子治療,一邊鼓勵兒子勇敢,每當醫生打針時,就對兒子說,韜韜是個勇敢的男子漢,這一點疼痛不算什麼,你是不會哭的。對不對?兒子仿佛聽懂了媽媽說的話,真的不哭,連醫生都誇獎。

兒子一歲半那天,孩子的姑姑帶孩子出去玩,結果在回來的路上,自行車輪子把腳給絞了,絞得很厲害,皮開肉綻的。鳳蓮心痛地立即把兒子又送進醫院,當醫生清洗傷口的時候,兒子哭得撕心裂肺,當媽媽的心就如同刀絞一般。

她想那一定是非常非常的疼。她真想減輕兒子的痛苦,但隻能幹著急,隻能陪著兒子流淚,回到家裏,兒子疼得不想吃東西,鳳蓮買了哈裏餅幹,菠羅豆,一滴橙等,守著兒子不停地跟兒子說話,以便分散兒子的注意力,減輕他的疼痛,半夜裏怕兒子在不知不覺的翻身中弄疼了腳,她守在旁邊一夜都沒合眼。

由於天氣炎熱,兒子的傷口還是感染了,腳紅腫紅腫的,兒子指著腳不停地哭,鳳蓮抱著兒子上醫院,結果停電,又急忙轉到另一家醫院。當醫生拆開傷口時,受傷的腳已化膿,鳳蓮不敢再看第二眼。醫生用酒精清洗傷口時,兒子又是哭得驚天動地,雙手不停地擺動。孩子的爸爸趕了來緊緊抓住兒子的手,鳳蓮就在一邊哄,心裏比受刑還難受。

那一幕幕,是鳳蓮作為一個母親咬著牙熬過來的。

大驚小險不斷。生活就是這樣。兒子好動,讓隔壁家的小狗喂骨頭,結果被狗咬了一口,雖然看去不重,但當媽媽的還是又驚又怕地連忙得帶著兒子去打狂犬疫苗。

兒子咳嗽厲害,花了三百多元治療沒有起到什麼療效,隻好帶兒子去看中醫。苦苦的藥湯兒子開始不肯喝,鳳蓮慢慢講道理,兒子隻有五歲,能聽懂一點大道理不容易,能張開口自覺自願地往下喝藥更不容易,鳳蓮可謂是苦口婆心。

再到後來,一家人都發現兒子的眼睛有點“對”,帶到兒童醫院去看眼科,醫生說眼睛還好,不怎麼對。但是後來檢查視力時,視力卻隻有0,7,鳳蓮又一次嚇壞了。

要醫生反複驗光檢查,還是如此。不光這,兒子還經常眨眼睛,醫生看了結果發現是沙眼。鳳蓮本來為了培養兒子的學習興趣,讓兒子看一些喜歡的書,這下也不敢讓他多看了。兒子不能看她就看,看了就給兒子講,她念了一本書又一本書,家裏的書都被她當做故事讀得差不多了。

幸虧兒子的眼睛後來慢慢地好了起來。

除了兒子,鳳蓮還照顧著兩家的老人。她給兒子記下了這樣一段日子。“孩子,這一個多月來,家中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你奶奶突然腦溢血中風住過了醫院,你嫁嫁(姥姥)診斷患了肺癌,這一連串的打擊來得太突然。爸爸媽媽一時不知所措。真是禍不單行。此時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你爺爺出船不在家,你爸爸又要到金口學開汽車,奶奶躺在醫院裏搶救。需要人照顧。我可愛的孩子,爸爸媽媽商量隻有把你暫時寄住在你姑奶奶家裏,你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不知道你離開奶奶離開父母是一種什麼心情,一定很害怕。但是此時媽媽顧不了這麼多,媽媽的精神都崩潰了。當第四天奶奶蘇醒過來,脫離危險以後,媽媽總算鬆了一口氣,趕到姑奶奶家接你。當媽媽在居委會門前看到你一個站在門口,媽媽的眼淚就斷了線的珍珠直往外湧,是牽掛,是想念,是辛酸……,媽媽此時隻想緊緊把你抱在懷裏,再也不讓你離開。

當媽媽把你從居委會帶到姑奶奶家時,媽媽壓抑在心中的那種痛苦,再也壓抑不住了。毫無顧忌地放聲哭了起來。你很稚氣地說媽媽象個小孩子,真好哭。韜韜,你哪裏知道,媽媽正在經受著一場人生的折磨,精神上的打擊,媽媽從來沒有體驗到痛苦的滋味,現在總算是體會到了什麼叫痛苦,什麼叫度日如年,什麼叫心疼。

媽媽真的在這一個多月裏差點倒下,我一天24小時在醫院裏照顧你奶奶。有一次在醫院裏,你緊緊的摟住媽媽的腿說:媽媽,我在家裏天天盼你回來,天天想你。我可愛的寶貝,這是你從生下來到現在說的最親媽媽的話。

你奶奶在全家以及醫院的關心治療下,恢複得還不錯,媽媽在你爸爸的關心下,總算是支撐過來了。但起碼瘦了十斤肉,身體變得十分虛弱。媽媽盡到了自己的孝心,盡心盡力地照顧了你奶奶,大家都誇你媽媽是個賢慧善良的好媳婦。”

一家人相親相愛,深深地影響著兒子馮峻韜。孩子懂得了疼人。

媽媽要出差,兒子學著幫媽媽收拾東西,拿水果,糖果,還一顆顆地嗑瓜子,裝了滿滿一小盒,讓媽媽帶去吃。幫媽媽買牙膏牙刷,擦皮鞋。爺爺開玩笑說,韜韜長大了會哄媳婦。

孩子的舅媽生了孩子,媽媽要去照顧,孩子說病人怎能照顧病人呢?因為那一段時間鳳蓮連續咳嗽了半個月,孩子看在眼裏,記在了心上。但媽媽說咳嗽跟舅媽生孩子的痛苦比較起來就太輕了,每個人應該首先關心他人的疾苦。

晚上媽媽回到家裏,孩子已經睡著了,但桌上放了一個紙包,是剝好的花生豆,第二天孩子一早醒來就說,媽媽,你看到我給你送的生日禮物了嗎?

媽媽情感細膩,過情人節的時候給爸爸互送禮物,把給爸爸的領帶專門包裝起來,含著深情寫了贈言:家庭是幸福寧靜的港灣,人生的驛站,春風和煦,波瀾不驚,願我們倆彼此手牽著手,肩並著肩走完人生的旅程。

爸爸媽媽十周年結婚紀念日,孩子便給媽媽爸爸也送了禮物,一個好聽的音樂盒。

濃濃的親情總是讓生活充滿了趣味。兒子的話無意間會讓爸爸媽媽開心好半天。有時兒子睡覺不願睡自己的小床,而要擠在爸爸媽媽中間,爸爸故意用力把兒子擠得一動也不能動。兒子也同爸爸一起擠啊擠,後來實在是擠得不耐煩了,脫口說道唉喲,爸爸你的性格真是不好。爸爸媽媽一聽樂壞了。在大人的心目中幾歲的兒子還根本不懂性格這兩個字的含義呢。

好些年裏,鳳蓮一家五口住在一起,這個大家庭從來沒有紅過臉,被評為武漢市的“好家庭”。

溺愛不是愛

朱鳳蓮認為現在社會上有一種現像讓人擔心,就是人越來越少了愛心,物質再豐富錢再多,人卻變得冷漠自私,這樣的生存環境有什麼好呢?連許多的孩子都缺少一份愛心,這更使人憂慮。對孩子的培養最重要的是品格。

兒子生下來不久就開始逗他笑。兒子自己也會笑的,但那是無意識地閉著眼睛笑,鳳蓮聽長一輩的人說,那是夢婆婆在叫孩子們笑。鳳蓮把食指輕輕逗著兒子,一邊念著兒歌:有個小孩懷裏抱,粉麵團團長得俏,一逗他一笑,老逗他老笑。兒子在媽媽無比親切的愛撫中真真地笑了。

兒子搖搖晃晃開始走路的時候,就開始訓練他頑強勇敢的性格,如果摔了跤,就要學會自己爬起來,哪怕他在那兒放開喉嚨大哭,也許他長大後遇到棘手的事情就會沉著冷靜不會驚慌。將來每個家庭都是特寶兒,沒有兄弟姐妹,遇事沒人商量。所以要有果斷處理事物的能力。

愛兒子但決不溺愛,溺愛不是愛。鳳蓮覺得如果溺愛那就會毀了兒子。兒子應該從小就學會關心人,愛護人,有同情心。

一天她抱著兒子下樓去玩時,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她的腳扭傷了不能動彈,兒子的頭也撞到了地上。正當兒子哭時,她對兒子說,韜韜,媽媽的腳摔疼了,你應該照顧媽媽。

兒子聽到後,趕忙從地上爬起來,一雙小手撫著媽媽,要媽媽站起來,自己眼角邊還掛著淚珠。她說媽媽好疼不能站起來。兒子就俯下身去幫媽媽吹。打那以後,隻要媽媽什麼地方不舒服,兒子就說我幫你吹吹,兒子那時才兩歲多,頭上也摔了個大苞,就已經開始做到了先人後已。

鳳蓮對兒子的壞習慣不遷就,為此還和丈夫爭論過。

兒子小時候,每當洗臉都不願意,又哭又鬧,爸爸說媽媽是不是把孩子弄疼了,不要再洗了。鳳蓮就跟丈夫說理。

一次買了半邊鴨子回來,還是熱的,媽媽要奶奶趁熱吃兩塊,奶奶說不想吃,孩子就一口氣幾乎把鴨子快吃完了。鳳蓮及時地批評了孩子,說並不是怕你吃,而是讓你知道奶奶病了,應該關心奶奶。你不是家裏的小皇帝。

有一段時間,隻要把兒子帶進商店,兒子都吵著要媽媽買一兩樣東西,鳳蓮意識到這個習慣非常不好。有一天鳳蓮又帶著兒子進到商店買東西,兒子在一旁吵著要買音樂手表,鳳蓮說媽媽沒有帶錢。兒子就說那你回家拿。可鳳蓮不同意。等回到家裏,兒子就情緒不好,爸爸在一旁答應兒子過生日的時候送給他音樂手表,兒子說時間太長了,吵著鬧著要爸爸買。爸爸看他傷心難過,就把他帶到商店買了,兒子很開心。鳳蓮當時什麼也沒有說,但當兒子睡覺以後,鳳蓮和丈夫就此事討論了半天,鳳蓮覺得當爸爸的太溺愛,太順從,小小年紀不能想買什麼就幫著買什麼,買東西要有選擇。從那以後,爸爸也注意了,再沒有遷就小峻韜。

孩子上街買礦泉水,人家要一塊八一瓶,孩子討價還價,說隻給一塊五,人家不賣,孩子說:“你知不知道我是誰呀,我是居委會朱主任的兒子。”結果那人就賣給了他。回來孩子得意地說給爸爸聽,鳳蓮又好氣又好笑,嚴厲地批評了他,說媽媽隻是小小的居委會主任,要是市長省長那還了得?媽媽不喜歡你同人家討價還價,斤斤計較,希望你心胸寬闊,為人大方,品質優良。

除了嚴格要求,身教重於言教。

鳳蓮在居委會工作,一天到晚為大家服務,難免會有人上門感謝,提點煙啊酒的,她一概謝絕。幼小的兒子說:媽媽,別人送你的東西又不要錢,你為什麼不要呢?

鳳蓮說媽媽替別人做了事,別人從內心裏感謝我,媽媽就很滿足了。媽媽隻是居委會一個小官,有人送東西就收,要是當了大官,那別人送的更多,那樣就叫行賄受賄,媽媽收了就成了壞人了。有時鳳蓮不在家,隻有中了風的奶奶在家,有人來送東西,奶奶站不起來推也推不掉,朱鳳蓮就讓奶奶把名字記下來,等她回來以後再把東西退回去。天長日久的,這個社區的人就都習慣了,兒子也牢記在心裏了。

鳳蓮為了社區的事,掏過水溝廁所,兒子都看在眼裏。那年過年,一個八十多歲的爹爹第一個來給鳳蓮拜年,老人家誠心誠意地說朱主任,我祝你身體健康,在工作的同時要注意身體。媽媽眼淚都流出來了。兒子也看在眼裏。

鳳蓮同兒子走在路上,看到一位拉板車的中年人拉著一板車煤正在吃力地向一個上坡拉著,她立即叫兒子一起幫這位伯伯推一下,兒子不願意,說弄得手上很髒,鳳蓮不再說什麼,隻是自己趕緊幫這個人用力地去推。兒子一看也趕了過來,同媽媽一起用力地把這滿滿一車煤推了上去。那位中年人回過頭來感激地說了聲謝謝,兒子和媽媽一起笑了。

有一天鳳蓮下班搭車回家,看見車上一個女人頭斜靠在椅子上,雙眼緊閉,臉上掛滿了豆大的汗珠,臉色慘白。她急忙問那女人哪兒不舒服,連問幾聲都沒有反應,便叫車上的人幫忙,一起把這女人好不容易送到醫院搶救。鳳蓮幫著掛號找醫生,經過搶救,女人才慢慢蘇醒過來,拉住鳳蓮感謝救命之恩。

鳳蓮在對兒子的日記中記下了這件事,她說韜韜,媽媽跟你寫這件事並不是自己讚揚自己,是想讓你明白,當一個人看見垂危的病人視而不見時,你的內心將受到終生的遣責。常言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更何況,救人於危難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媽媽做人的原則是時時處處與人為善,樂於幫助人,關心別人,不要自私自利。有道是身教重於言教,媽媽的一言一行你都會去模仿,因此媽媽要給你樹立一個好榜樣,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幫助別人,時時處處與人為善。隻有具備了這樣一種品德,才能受益於終生。

鳳蓮還記下了德國法學家卡爾。威特自小受到的父親的教育,老威特讓兒子背誦仁愛友情度量勇氣正義誠實犧牲等詩。還為兒子準備了一個行為錄,將其所做的真事好事善事都記錄在本子上。威特從小就懂得了要真心待人,一生沒有陷入虛偽和圓滑的處世之中。

在這一點一滴的教誨下,小峻韜漸漸養成了各種好習慣,懂得了各種做人的道理。

孩子上了學,老師問哪位同學離家近,幫著管教室的鑰匙。孩子馬上就舉了手。正式上學的那一天,孩子5點多就起床了,早早地到學校去開門,可是去了兩趟,學校連大門都沒開,還下起了瓢潑大雨,孩子不怕吃苦。樂意地一直幹了下去。他在班上當清潔委員,一幹就連年幹了下去,他帶領同學把教室整理得幹幹淨淨,井井有條,從來沒叫過半個苦字,還在三年級的時候,還給老師寫了一封表決心的信:“我是三(三)班的清潔委員馮駿韜,我非常喜歡這項工作,雖然這項工作又髒又累,但我還是願意為老師分擔一份憂愁。我搞這項工作時很高興。但有時我又很生氣,有的同學不聽我的話,不愛做清潔,不講衛生,我希望這些同學以後講衛生,講文明,熱愛班級體,把我們的學校創造得更加清潔衛生整齊。”

孩子參加學校夏令營準備到宜昌去,自己會早早地把行李都準備好,不用媽媽操心。一共帶了47元錢,除了給爸爸媽媽買了小禮物,另外買了地圖和三元錢的方便麵外,還剩29元錢,每天喝水都從招待所帶的水,十分的節儉。

學校裏有什麼事,小峻韜總是最快地響應。

那年支援被洪水淹沒的災區,峻韜就把他積累的零花錢全都捐了出去。一分一厘地攢起來的,一大堆分子錢,連存錢的罐子一起抱了去。有時學校給貧困地區的孩子捐書,許多學生都是選一些自己不要的書捐出去。但兒子在媽媽的要求下,捐書首先要考慮到人家適用,捐自己喜愛的書,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書給別人。兒子當時剛買了一套10本的《漫遊科技》,從這套自己最喜愛的書裏挑了五冊捐了出去,說剩下五冊沒有看完,等看完了就再捐。還有新書包、新筆盒、新鋼筆、新筆記本,件件都是新的。

多彩的世界

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鳳蓮也不例外。打孩子生下來就希望能發現有超人之處,驚人之舉。那她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培養他。

但她也很實際,想如果孩子隻不過是一般型的人才,那麼她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培養孩子刻苦學習的好習慣,幫助他一步步成長。於是,鳳蓮對兒子智商的培養從懷孕期間就開始了胎教,直到後來,果然是一步步的,絲毫沒有懈怠。

懷孕以後,鳳蓮就買了不少書,自己讀,也讀給肚子裏的孩子聽,《寶貝》,《怎樣培養孩子聰明成長》、《世界動物大觀》、《365夜故事》等等。不管多忙,每天總要抽出三至四小時的時間來看這些書。她說我們做父母的在各方麵沒有什麼特別的一技之長,但是,我們要培養孩子超過我們,最起碼的要有自己獨特的專長,將來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有立足之地,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孩子生下來11個月,她就同婆婆、丈夫一起帶著兒子到醫院測智商,想知道兒子的聰明程度。智商從三個方麵來測試,動手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醫生叫兒子做各種動作,兒子手舞足蹈依依呀呀地說話,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超過了11個月的小孩,而動手能力超過了1歲的孩子。

測試那天回家的路上,錢包卻被小偷盜走了,包內有150多元,一個月的工資。但鳳蓮還是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