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玉姐(1 / 3)

據說連鬼神都要怕惡人,無賴就更不用說了。

以往程老太公慈眉善目,林老安人隻是嘴上厲害,素姐又抹不開麵子,秀英等更是晚輩,吳家登門,就沒有空手而歸的時候,便以程家好欺。程老太公把吳二郎等揪往衙裏,吳家且不當一回事。

吳家並不住在江州城內,吳二郎叔侄幾個挨了板子,歪歪斜斜回到家裏,日已偏西。吳大娘子一見兒子被打了,登時火冒三丈,還要往城中程家門前叫罵:“程家忒奸滑,錢是他們要給的,又拐我們立下字據,再反手去告……”吳大郎見弟弟和兒子都被打了,也是不忿,並不阻攔。

四下鄉民聽了,不由咋舌:這吳家實是夠不講道理的,誰沒事兒倒好給你們錢呢?還不是你們總上門訛人家?弄得人家忍不了了,瞧,吃虧了吧?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呐。

吳大娘子猶自憤憤:“天已黑了,家中也沒幾個錢了,今日請不得大夫了,討了錢來,必要好好調養!”

奈何程家住在城外,天色已晚,城門已關了,隻得忍一時之氣,待次日清早再入城去。

時已入夏,江州頗多雨水,次日逢雨,吳大娘上了年紀,腿腳不甚靈便,路上要過橋過河十分不便,隻得再緩一日。

第三日天氣放晴,吳大娘整裝待發,還拉上了大兒媳婦:“你男人叫程家人給打了,你與我去他家門口哭去!”

不等她們娘兒倆往城裏走,城中又有差役來尋她們了。

卻是程老太公又與主簿等暗示,翻出吳家欠了逋租未繳,並追究吳二郎先前拐帶婦女等事,一並發落——總要弄得絕了後患才好。此事縣中主簿便可辦了,為了向程老太公討個好,一大清早的,就派人上門抓人來了。

吳大娘子原本憋著一股勁兒預備大鬧一場,弄上二、三十貫錢來回來好嚼用,一看這如狼似虎的差役,登時泄了氣。吳家隻因人窮故而誌短,卻不太笨,看這架勢便知有程家故事在內,也不敢再鬧了。

差役說得還極慈悲:“你們年年欠賦,實是可惡,然則我卻是心軟的,家中有棒瘡的拿了去,怕不要死在牢裏?留與你們將養,這好手好腳的,就隨我走一趟罷!”

吳大娘子枉為潑婦,居然不聲不響看著差役把丈夫與小兒子一齊拘到城中。原是想去程家鬧一鬧的,現在也不敢了,咬著指頭隻知說:“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大兒媳婦道:“這怕是惹得二娘家人惱,須得再往二娘家討個人情方好。”

吳二郎與室內聽到了,還嘶啞著嗓子道:“程家狠毒,我沒這樣的娘子!”

大兒媳婦又央吳大娘子去:“秀英妹子新有了姐兒,總是吳家骨肉,不看僧麵看佛麵……”

吳大娘子怒道:“要去你自去,我怕去了他們要拿我去打哩!你不怕你就去。”

說得兒媳婦也不敢去了。

如是過了三五日,終於還是忍不住打聽了下消息。卻得知衙裏都沒過堂,把沒打傷的男丁往牢裏一關了事,又放出話來:還了陳年的逋賦就放人。吳家能動的都關起來了,又能拿甚去換?吳大娘子丈夫可以不要,兒子卻不能不管,打點著又賣了些曆年從程家討錢置下的東西,東拚西湊,還是不夠。

吳大郎父子於獄中缺吃少喝,苦不堪言,吳二郎叔侄地家中淒風冷雨,病勢沉重——吳家有甚好吃喝好膏藥?

————————————————————————————————

程老太公與縣衙素有些關係,聽了相熟的小吏特特遣了差役來報喜:“能動的都關了,前日他們家大娘子還到衙裏來討情,央著先還一半,把人放出來想辦法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