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開拓新的地盤(1 / 1)

105、開拓新的地盤

周王朝傳自周穆王的時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無可折騰了。周王朝不象商王朝,商王朝那時候跟諸侯的親密度可不及周王朝,所以有時候是小弟有時候就變成搶地盤的對手,所以商王朝從建立到終結,天天跟一堆過去的小弟以及外圍敵人鬥得很熱鬧。

周王朝從一開始就把結盟的小弟們變成了有血緣的真兄弟,雖然說後來也難免撕破臉,但是至少短時間內親緣血緣還是起到一定關係的,所以隻能夠折騰那些沒有親緣關係,王朝的勢力還沒在真正掌控的領地裏。

西北邊是少數民族區域,自從鬼方被商紂王和周成王周康王持續揍過以後,基本上是一團散沙。周穆王自己也動手揍過,可是打了才明白,這些已經不經揍了,一揍就逃散了。那一次打犬戎的戰利品,居然隻有四隻白狼四隻白鹿還有一把刀。這還不夠付他們的路費,戰爭的投資回報率很低,不值得動手。

而南邊呢,自從周穆王的爹周昭王去見了海龍王以後,基本上南征這種事,成了周王朝的禁忌。

而諸侯又是自家兄弟,所以周穆王想要折騰點什麼,想來想去就隻能去開拓新的增長點,就跟後來歐洲各國資本主義剛開始那會兒尋找新航線一樣。於是周穆王當起了陸地哥倫布,一路巡遊過來,找新的部落去。

他倒是知道遠方是有一些大家所不知道的部落,因為以前他爺爺他祖爺爺那會兒,好象也有這些遠方的部落來上貢過。

可是自從他爹周昭王去會了龍王以後,那些遠方的部落就有點勢利眼了,有些懶得搭理他們,於是“荒服者不至”。

周書上說,這是因為周穆王把犬戎給揍了一頓於是大家覺得他沒事找事,於是“荒服者不至”,這擺明了是後世“仁德論”的思緒方式。野人時代隻相信實力,揍人要算虧不虧本,這是另一個方麵的事。可是揍了人以後,而且還是你揍贏了,居然讓本來交保護費的的地盤不給你交保護費了,這事兒有點不合邏輯。

而且也不應該把周穆王征犬戎這件事給孤立起來,然後割裂現實,找一點沒影兒的事扯到道德上去,這是現代磚家們的慣用方式,沒想到幾千年前自有淵源。這其實也說明,甭管古今中外,隻要你還是地球人,都是兩個眼睛一張嘴,一隻手掌五根指,其思緒方思都多少有點推敲得上,別把古人當成四根手指的藍星人,無法理解。

因為周穆王征犬戎這件事,其實就是他西行巡遊,把那些見過的沒見過的部族一個個巡遊過來,聽話的收來當小弟,不聽話的就實行武力和諧。從而大大擴大了向周王朝交保護費的地盤。

你說哪有前麵說是周穆王揍犬戎造成了“荒服者不至”,等周穆王繼續揍人,那些“荒服者”還越來越多了的道理?

所以看曆史,是斷斷不能割裂地看,你還得把前因後果聯係起來,你才能夠明白,他這麼幹是為什麼?是基於什麼原因,什麼條件下的判斷。當然,更得看看他因為什麼原因造成了失誤,還有這種失誤是否是可以避免的?

而不是用上帝視角叉著手指點古人說,這個是笨蛋,那個是壞蛋,他們應該怎麼怎麼地幹。換你過去身處這個同樣的位置,給你以同樣的信息量,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概率,你會幹得比他更糟糕。

從《穆天子書》中看來,對周穆王的這次遠行進行了很大的讚揚,但是從現在留下的周書以及其他資料看來,周王朝的貴族們並不認可周穆王的這次遠行。事實上原因也很簡單,一來危險,二來費錢。你一個當王的長年累月不在崗這是怎麼回事呢,你爹上次就是不聽話才去見了海龍王,現在對於這類危險的事大家都多少心裏有點寒毛直立。二來呢雖然收保護費的地盤多了些,但是這次出去的花銷更大,收不抵支,這筆買賣不劃算。

但是很顯然,周穆王還是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人生一世,有自己的夢想總是要作去的,其實從長遠來看,周穆王這一趟開辟了新線路,這不能用一時的成本來算,就象雖然歐洲大航海時期帶回許多財寶,但是早期許多的海船還不是打水漂了。如果一打水漂就覺得不合算,那世界搞不好現在還是不知道長啥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