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公克段
鄭莊公,是春秋第一霸,也是春秋史書上第一個濃墨重彩描寫的諸侯國君。他的出現,讓世界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從周天子獨尊,到諸侯爭霸。
鄭莊公的名字叫寤生,這個名字有兩種意思,一種是睡夢中生下,另一種是難產。根據後來的情況來看,很可能是後者。
就象中世紀那些貴族稱呼又長又臭,重要的不是他叫什麼名字,而是他是什麼身份。而在春秋,通常也有這樣的習慣。所以我們對鄭莊公的知曉率遠遠不如他的本名姬寤生一樣。而對於女子來說,尤其重要的是她的身份,如她出身於什麼家族,她的丈夫是誰。
鄭莊公的母親在史書上的記載為武薑,但她並不是姓武名薑。
就象我們前麵說到婦好一樣,那時候對於貴族女子的習慣性稱謂,通常是指“某大人物家那個某某姓的女子”,婦好是指王之婦來自子方的女子。武薑的意思,就是嫁給鄭武公的薑家女子。
同理可推,比如說趙氏孤兒的母親莊姬,意思就是嫁給趙莊子的姬家女子;晉文公的王後文薑,意思就是嫁給晉文公的薑家女子……
武薑是申侯的女兒,也就是幫助周平王殺死奪位那個申侯,申國是薑姓國,而她的丈夫諡號為“武公”。
因為有父親為靠山,有周天子當表哥,下嫁給失父的鄭武公,娘家很強大的武薑是很牛很驕橫的。
武薑一共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就是難產的寤生,次子叫段。
照說同一個娘胎裏出來的孩子,應該一視同仁吧!可是不,武薑對這兩個兒子的態度,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她見了長子寤生,就象見了仇人一樣,橫眉立眼、橫挑毛病豎挑毛病的。
而見了次子段,卻是如同心肝寶貝,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吹了,千依百順,嬌寵非常。
有一句話叫“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說得太絕對了,其實這天底下,有些人做父母,完全不夠格,有打孩子罵孩子把孩子當作非法工具甚至有賣孩子的,這些人能說“無不是”嗎?
實事求是的來說,武薑並非沒有母愛,可是她的母愛,都給了段,沒有半點到長子寤生的身上。
是,武薑很偏執,武薑很愚蠢,武薑很不稱職。可是對於武薑來說,愛與痛隻有自己知道。
古人結婚早,生孩子也早,以武薑一個嬌生慣養的小姑娘來說,生孩子難產那種差點死掉的慘痛經曆,還未來得及產生母愛的年紀,以當時的普遍的神巫鬼怪崇拜習慣也許甚至還會有什麼神巫對她說過母子相克之類的話……
總之,武薑對於自己的長子寤生感覺非常壞,甚至可以說是痛恨。
不幸在於,三年以後,當她的心理生理完全發育完整以後,又非常順利地生下了次子段。
所以,在武薑的心理,也許隻認為段才是她的兒子,而寤生,不過是她前世的什麼冤孽而已。
她既然有這樣的想法,當然想付諸行動,於是就要求丈夫鄭武公改立段為太子。鄭武公當然不能夠理解她這麼曲折的心理,廢長立幼,有違周禮的宗法製度,周幽王就是廢長立幼而丟了腦袋和江山,因此如果換太子的話,不但鄭武公不能通過,就算是鄭國的士大夫們也不能通過的。
武薑對自己的丈夫多少有點顧忌,也奈何不了丈夫。可是等鄭武公死後,鄭莊公為國君時,她就要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了。
鄭莊公從小不得母親的喜歡,對於孩子來說,他並不明白那些看上去應該有道理的大人們,有時候也會無理偏心的。孩子是很天真直接的,被大人寵壞了的孩子認為理所應當,不得寵的孩子為了得到關愛,會不由自主的極力討好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