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鄭莊公克段(2 / 2)

孩子是無辜的,但是父母卻是偏心的。他得等很久很久以後才明白,母親不喜歡他,他做什麼都是錯的。而在當時,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不足以對抗大人的心理強勢,他隻會反省,母親喜歡段而不喜歡他,肯定是他做得不如段那麼好,不如段那麼討人喜歡。

也許成長以後的武薑不會象年少時那麼任性,也許也會對兒子表示一點努力和改善。但是受寵的孩子和不受寵的孩子,在母親麵前的表現也不一樣。不受寵的孩子,受慣了冷眼,連神態都會變得畏畏縮縮,說一句話之前都要想很久,是不是說出來會被罵,眼神是飄忽的,肢體語言都呈現出驚恐害怕隨時撥腳就跑的樣子。而受寵的孩子,表情是活潑的,神態是親呢的,說話是毫無顧忌和隱瞞的,極為貼心的,整個人在母親的麵前是放鬆的、快樂的!

就算是十幾年以後認為自己是比較成熟理性了的武薑,麵對著兩個兒子時,也會不由地根據兩個兒子的表現下判斷:唉,還是段跟我貼心,寤生是怎麼養都養不親啊!我丈夫會看我親爹親哥的麵上善待我,等我老了親爹親哥都死了沒人倚仗的時候,誰會來孝順我?當然是段,不可能是寤生。

於是,她就要積極地為段登上國君之位而努力。

鄭莊公元年(前743年),長子剛繼位,武薑就提出要鄭莊公把製地作為段的封邑。

武薑這個母親,一直在鄭莊公麵前是說一不二的,而鄭莊公,是從出生以來沒有敢在武薑麵前說過一句不的。

唯有這次,他沒有答應下來,因為畢竟他不僅僅是武薑的兒子,也是鄭國的國君。雖然他在母親麵前那是一點份量地位也沒有,可是畢竟他是鄭武公作為繼承人培養的,他有著一國之君的能力素質。

製邑是啥地方呢,它在後世有另一個名字,叫虎牢。它是兵家要地,決勝因素,它見證著有多少戰爭在這裏發生,有多少故事在這裏狗血……

這個地方,鄭莊公當然是不可能給出去的,出於順從的慣性,他沒有直接拒絕武薑,而是委婉地說了理由:“製邑地勢非常險要,是軍事要地,關係著國家安危,先王說過不許給任何人的。如果把製地給段,我怕群臣們不答應。”

武薑轉而要求,就把京城給段。京城就是原來桓公寄孥的地方,經過鄭桓公鄭武公兩代人的經營,本來是打算為作鄭國的都城,後來雖然因為戰略原因都城遷移,可是京城作為中心城市,規模比都城還大,城垣比都城還高、人口比都城還多、更有物產豐富經濟繁榮,甚至連鄭國的宗廟都在那裏。

武薑這個要求,真是隻差□□裸地說,你把王位也給你弟弟吧!

大夫祭仲提出反對意見,說:“先王之製規定,封邑大的不超過國都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超過九分之一。京城各方麵都勝過都城,作為封臣之邑,不合法度。”

鄭莊公無奈地說:“這是母親的要求,就算對我有害,我也總得滿足她吧!”

祭仲說:“人心沒有滿足的時候,你要一退再退,人家就得寸進尺了!”

這時候鄭莊公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等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