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以退為進,以守為攻2(1 / 2)

第十一章以退為進,以守為攻2

3循循誘導:說服疑慮的人

善於答疑解惑也是口才表現的一個方麵,通過循循誘導,剖析問題,找出根源打開疑惑人的心結,畢竟讓對方相信自己是需要時間的。

你雖然有理,但對方對你心有疑惑,這時要想說服對方改變是很不容易的。

最好的辦法是:隻向對方說自己的看法,而由對方最後得出結論!

(1)說對方接受的說法

某家用電器公司的推銷員挨家挨戶推銷洗衣機,當他到一戶人家裏,看見這戶人家的太太正在用洗衣機洗衣服,就忙說:“唉呀!這台洗衣機太舊了,用舊洗衣機是很費時間的。太太,該換新的啦……”

結果,不等這位推銷員說完,這位太太馬上產生反感,駁斥道:“你在說什麼啊!這台洗衣機很耐用的,到現在都沒有出現過什麼故障,新的也不見得好到哪兒去,我才不換新的呢!”

過了幾天,又有一名推銷員來拜訪。他說:“這是台令人懷念的舊洗衣機,因為它很耐用,所以對您有很大的幫助。”

這位推銷員先站在太太的立場上說出她心裏想說的話,使得這位太太非常高興,她說:“是啊!這倒是真的!我家這台洗衣機確實已經用了很久,是太舊了點兒,我倒想換台新的洗衣機!”

於是推銷員馬上拿出洗衣機的宣傳小冊子,提供給她做參考。

這種推銷說服技巧,確實很有效,因為這位太太已被動搖而產生購買新洗衣機的決心。至於那位推銷員是否能說服成功,無疑是可以肯定的,隻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了。

由此可見,說服也不可盲目地誘導。在說服別人之前,要努力在雙方的經曆、誌趣等方麵尋找共同點,誘發共同語言,為交際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進而使對方接受你的意見。但這種“套近乎”的方法也要講求策略,否則,不看對象、時機而隨便“套近乎”,很可能越“套”越遠。

(2)讓對方充分了解說服的內容

有時,你在勸說別人時,對方可能並沒有完全了解說服的具體內容,就馬上把你否定了;另外還有一種情形是,對方不知你說什麼,卻已先采取拒絕的態度;或者對方目光短淺、自以為是。這時,你一定要耐心地一項項按順序加以說明。

對不能完全了解說服內容的人,你千萬不可意氣用事,而必須把自己所提建議中的重要性及其優點一一展開,讓他自己去權衡利弊。無論如何,你都不能一次說不通就打退堂鼓,因為要想徹底地說服別人也需要一個語言誘導的過程。

4態度果斷:說服猶豫的人

猶豫不決的人總是瞻前顧後,左思右想,還是拿不定主意,這樣的人最後什麼事也幹不了,什麼事也做不成。對待這種憂柔寡斷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態度果斷,以自己的堅定信心打消他的疑慮。

麵對猶豫躊躇的人,與他們溝通時,經常需要提出你的意見,甚至替他們做決定。此時,明確地說出答案可以當成說服的手段。

例如,在服飾店鏡子前比劃許久的女士,常為買這件或那件而傷腦筋時,銷售小姐如果能具體地提出意見:“長裙能表現出飄逸的美感,牛仔褲呈現瀟灑的帥氣。”往往能促使顧客做決定。倘若仍無法選擇時,不妨再告訴她:“你身材修長,穿牛仔褲更合適。”顧客一覺醒就會買下,這是高明的銷售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