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以退為進,以守為攻3(1 / 1)

第十一章以退為進,以守為攻3

6攻守兼備的說理藝術

孔子、山東和耶穌與耶路撒冷

1919年1月28日,美、英、法、日、意等五國在巴黎討論山東問題:日本代表牧野伸顯要求無條件繼承戰敗國在山東的權利。應邀列席的中國代表顧維鈞奮而作辭,謂孔子有如西方之耶穌,山東有如耶路撒冷,中國不能放棄山東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語畢,巴黎會議三巨頭——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保·喬治及法國總理克裏孟梭均上前握手道賀,顧維鈞遂博得“青年外交家”之譽。

列強瓜分中國,本應堅決反對。身為弱國的外交家,很可能隻有忍氣吞聲、任人宰割的份兒。在巴黎會議上顧維鈞作為列席代表,能夠應時而起,機智地維護中國山東的主權,不愧為“青年外交家”。在這種場合,中國代表根本不可能正麵反駁日本五條件繼承戰敗國在山東的權利的要求,因此,隻能用簡潔明快的類比來曉諭對方,由耶穌與耶路撒冷和孔子及其故鄉山東的共同之處作為前提進行推論。“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中國也不能放棄山東”,這是它們在各自文化中的重要性所決定的,一語千金,巴黎會議的三巨頭也不得不歎服。

“更珍貴的是右腿還是左腿?”

加裏寧是俄國布爾什維克一位傑出的宣傳鼓動家。一次,他向某省農民代表講解工農聯盟的重要性,盡管他作了詳盡和嚴謹的論證,聽眾始終茫茫然而不得要領。有人遞上一張紙條:“什麼對蘇維埃政權來說更珍貴?是工人還是農民?……”

加裏寧眼睛一亮,抓住機會反問:“那麼,對一個人來說,什麼更珍貴,是右腿還是左腿?”

全場靜默片刻,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農民代表們都笑了。

看來對農民做理論上詳盡而嚴謹的闡述,絲毫不起作用,不僅僅是枯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難以理解和接受。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這恐怕是受文化水平的限製。因此,一個恰當的類比卻可以起到十分強烈的征服作用:對蘇維埃政權來說,工人和農民都十分珍貴,不存在厚此薄彼的問題,怎樣才能說明這一點?理論的闡述恐怕不能盡如人意,加裏寧用人來作類比,“更珍貴的是右腿還是左腿?”這個提法本身就是荒謬的,因為它們同樣重要——這就有力地回答了農民代表的問題,加裏寧的確是一位敏銳而傑出的宣傳鼓動家。

7聲東擊西,說理有力

航海與睡床

有一天,一個水手準備出海,他的一位朋友問他:“你的祖父死在哪裏?”

“死在海裏。”水手回答。

“那你的父親呢?”

“也死在海洋的風暴中。”

“天哪!”朋友大聲說:“那你為什麼還要當水手去遠航呢?”

水手先淡淡一笑,然後問他:“你祖父死在哪裏?”

“死在床上。”朋友回答。

“那你的父親呢?”

“也死在床上。”

“朋友,”水手說,“那你為什麼晚上還要睡在床上呢?”

水手的朋友用歸納法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個結論暗寓在他的問話之中:“什麼地方出現死亡就不應當到什麼地方去。”水手沒有直接反駁,也用歸納法推出可供類比的另一個小前提和結論:既然航海出現死亡就不應當航海,那麼,睡在床上出現死亡就不應當睡在床上。這個結論顯然是荒謬的,由此上推,也就否定了其錯誤的觀點。不過,有必要指出的是,睡在床上的危險性與航海的危險性也不可同日而語,我們隻能說水手的朋友的勸說也許是出於好心,隻是說法過於簡單而已。

“亞曆山大的秘書是誰?”

拿破侖有個秘書叫布裏昂,有一次,拿破侖對他的秘書說:“布裏昂,你也將永垂不朽了。”布裏昂迷惑不解,拿破侖提示道:“你不是我的秘書嗎?”布裏昂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反駁道:“那麼請問,亞曆山大的秘書是誰?”拿破侖答不上來,便高聲喝彩:“問得好!”

拿破侖顯然十分得意於自己的偉大,他對秘書布裏昂所言:“你也將永垂不朽”,不無炫耀誇飾之意。然而,這句話中蘊含的大前提“名人的秘書同樣可以揚名後世”的觀點卻是荒謬的。布裏昂沒有直接予以反駁,而是向拿破侖請問亞曆山大大帝的秘書是誰,拿破侖卻答不上來。這一問答過程包含了這樣一個推理:既然亞曆山大的秘書是誰你拿破侖都不知道,那麼後人怎麼會記住拿破侖的秘書是誰呢?這一委婉而含蓄的反駁具有難以置辯的力度,迫使一向精明的拿破侖發出由衷的喝彩:“問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