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轉移暗換,智語言理5(1 / 2)

第十二章轉移暗換,智語言理5

8轉移視線,說理妙招

孔融智見李膺

東漢時在河南做官的李膺聲名很大,不輕易與人交結應酬。他給自家的管門人規定:如果不是當代名人和親戚朋友,都不準通報。

一天。李府大門外來了一個十來歲的小孩。這孩子眉清目秀,行為舉止落落大方。他走上前來,從容不迫地對管門人說:“我是李府君老朋友的兒子,煩您通報一聲。”管門人見他這樣說,進去報告李膺。當時,李膺正在和幾個朋友談話,聽說求見的孩子自稱是老朋友的兒子,就順口吩咐:“請他進來。”

這孩子從容地整理了一下衣服,昂首闊步地走上堂來,像老相識一樣向李膺施禮問安。李膺抬頭一看,不禁愣住了,“噫,這是誰家的孩子,我怎麼從來沒見過?”李膺在心裏嘀咕著,他試探地問孩子:“你這孩子是誰家的呀?你祖父和我是老相識嗎?”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是這樣的,我姓孔,叫孔融。府君姓李,八百年前,我的祖先孔子與您的祖先老子,道德同樣高,名聲同樣大,而且他們之間交誼深厚,情同師友。算起來,我家與您家才真是世世代代相傳的老朋友呢。”李膺聽孔融這麼一說,恍然大悟,打心眼裏欣賞孔融的大膽和機智,樂嗬嗬地說:“對,對對!好,好極了!我們的確是世交。”忙叫人給孔融安置座位。

原來孔融隨父親孔伯到京城不久,聽說李膺德高望重,一心想見見他;又聽說李膺的規矩,知道輕易見不著。這天,他靈機一動,就想出這麼個辦法。

過了一會兒,太中大夫陳煒到李家作客,有個客人把剛才發生的事告訴了他。陳煒不以為然地說:“人小時候有點小聰明,長大了未必有什麼過人之處。”陳煒的話剛說完,孔融就接過話頭,“聽您剛才說的話,您小時候肯定是一個‘有點小聰明’的人。”在坐客人聽了,哈哈大笑,陳煒鬧了個麵紅耳赤。李膺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

孔融與李膺之間的交往既是長幼之交。又是初交,孔融雖然是有備而來,但是他畢竟是冒然造訪,並且所麵對的交際對象是一位聲名很大、又很自負的人。因此,這是一次難度頗大的交往。孔融之所以能得到李膺的禮遇,是由於他的禮貌、儀態、膽量和機智征服了李膺。世交之說,足見其不同凡響;與陳煒的對話,更顯其機敏過人。

“吻的是中國”

老詩人嚴陣和青年女作家鐵凝等訪問美國。有一次這一老一少在街上散步,恰巧有兩位美國老人在一旁休息,看到中國人來,他們很高興地迎上來交談,說中國是他們非常喜歡的國度。其中一位老人為表達這種崇敬的感情,熱烈地擁抱鐵凝,並親吻了一下。鐵凝十分尷尬,不知所措。另一位老人也抱怨那位老人太感情用事。這位老人也窘迫地站在一旁。一個尷尬,一個窘迫,嚴陣看到這種情況,走上前去,用一句話打破了僵局。他笑著說:“嗬,尊敬的老先生,您剛才吻的不是鐵凝,而是中國,對吧?”那位老人馬上朗聲笑道:“對,對!我吻的是鐵凝,也是中國,兩種成分都有。”尷尬的氣氛在笑聲中煙消雲散。

東西方表達感情的方式有些完全不同,交流時不免會產生一些尷尬的情形。在美國街頭,一位美國老人為表達非常喜歡中國這種崇高的感情,熱烈地擁抱了青年女作家鐵凝,還親吻了一下。這對西方女士尤其是年輕姑娘來說恐怕是習以為常的了,然而,對這種禮節完全陌生且不習慣的東方女士鐵凝來說未免感到難堪且不知所措,雙方便陷入了窘困之中。處於這種情況下,再也不能讓事態發展甚至傷害雙方的感情了。於是,機智的老詩人嚴陣,變具體角色為抽象角色,說尊敬的老先生吻的不是鐵凝而是中國,從而打破了僵局,創造了一個讓美國老人抒發感情、表示讚美的機會,巧妙地消除了尷尬的氣氛。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