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言二(1 / 1)

欣聞李素傑的專著《走向生態人文主義——解碼馮內古特小說中的動物意象》即將出版,我很高興為她作序。

早在兩年多前李素傑就和我談起過她的論文選題,尋求我的建議。我當時認為,從動物意象入手研究馮內古特的小說視角非常新穎,但基於我對馮內古特的了解,動物意象並非他小說中的主角,單從這一角度出發恐怕難以支撐起一部十萬字的博士論文。

沒有想到,兩年以後,李素傑把一本厚厚的博士論文交到了我的手上,請我審閱並參加她的論文答辯。我被她論文裏呈現出的馮內古特小說中的動物世界驚呆了。我曾經以馮內古特為題撰寫我自己的博士論文,之後也發表過多篇學術文章,但是,直到我讀到李素傑的博士論文,我才意識到馮內古特的世界裏遊走著如此眾多的動物精靈,而且它們表達了作者如此深刻的人文主義思想。我不僅為她成功地完成學位論文而高興,而且自覺受益匪淺。現在,李素傑在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專著即將問世,我很想在這裏談一談我對她的研究的理解和評價。

在我看來,專著《走向生態人文主義——解碼馮內古特小說中的動物意象》有兩個重要創新點。第一、就是前文提到的動物意象的研究視角。雖然關於文學作品中的動物意象的討論久已有之,但是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把動物作為一種修辭手段,解讀它們關於人類世界的象征含義或隱喻意義,很少有人關注動物自身的生存狀況。李素傑的研究則不同。她基於自己對生態批評的前期積累,並主要結合新興領域——動物研究的理論視角和研究方法,把動物視為真實的、有血有肉、有感受苦痛能力的生命體,細致檢視了馮內古特小說中關於人與動物關係的描述,特別是人類的食肉習慣、人對寵物的依賴和虐待以及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物種歧視等方麵,從而深刻揭示了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和文化再現中對待動物的方式所蘊含的倫理、文化和政治意義。這不僅僅提出了馮內古特研究的一個全新視角,而且在當下生態危機嚴重,人與自然,特別是人與動物的關係不斷緊張的背景下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二、該專著有力地論證、建構了馮內古特作品所表現的生態人文主義思想。雖然從馮內古特作品中發現、整理出眾多的動物意象並發掘出它們的意義已屬不易,但是李素傑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文本細節堆砌和單純的動物意象的解讀,也沒有像很多動物權利保護主義者那樣僅僅看到動物的利益,而是把對動物的關懷與對人的關注有機地結合到一起,提出對馮內古特人文主義的新觀點,即生態人文主義。

該專著首先清晰地闡釋了生態人文主義的概念,認為生態人文主義既有對傳統人文主義中自鳴得意的人類優越論,特別是對理性的崇拜和科學主義至上思想的批判,同時也主張發揚傳統人文主義中的進步理念,例如解放、平等、正義等,並把這些理念拓展到非人類的動物世界,實現所有生命體的完全解放;生態人文主義還提倡重新定義人類在宇宙以及生態共同體中的身份,以體現從征服到關愛的轉變。以此為立論依據,專著將生態人文主義理論的探討與馮內古特小說文本的分析緊密結合,以科學的研究方法論證了如下觀點:馮內古特通過對人類食肉行為的描寫暴露人性中非人性的一麵;通過表現人類從寵物身上尋找人際親密關係的替代來表現後工業時代人類所忍受的孤獨、冷漠和主體安全感的缺失;通過將人“動物化”的描寫來批判物種歧視主義,強調人作為生物共同體成員的意識;通過描寫人回歸動物王國,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創造人在大自然中與其他成員共同享受的和平、滿足、和諧共存的生活。這些觀點和結論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有很大的創新性。

據我所知,李素傑的這部專著是國內第四部研究馮內古特的專著,但它是第一部從動物的角度研究馮內古特的專著,同時也是國內目前為數不多的以動物研究為理論依據的文學批評專著。因此,毫不誇張地說,該作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學術價值和重要的現實意義,起到了填補空白的作用。

此外,李素傑的語言功底非常深厚,文筆流暢自然,表述準確細膩優美,是近幾年來讀到的英語寫作水平較高的博士論文之一。

當然,該研究中還有一些不太成熟的地方,有些表述過於絕對,對文本的解讀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過,我仍然認為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的著作。而且我相信,假以時日,李素傑會有更成熟、更全麵、更深入的研究成果問世。

陳世丹

2013年7月於中國人民大學